“对了姐姐,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发小红花了,老师说了,今天第一天上学,有的同学不听话就先原谅他”小勇说道。
“姐姐相信你,明天肯定能得小红花”
“嗯,张洪祥也能得”看小勇的样子,好像他俩个已经得到了似的。
“好,那你们两个好朋友一起加油”陈秋也为他加油鼓劲“那明天姐姐就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好,我自己回家”小勇攥着小拳头,信誓旦旦。
太阳渐渐落山了,姐弟俩带着长长地影子,欢乐地往家走,洒下一路欢声笑语。
吃过饭,小勇认真地完成作业,姐姐陪她复习完功课,就躺下睡觉了,今天睡得格外快,看来上学也是不轻松的。
夜里容易着凉,陈秋起身想给他盖盖被子,呵!小家伙嘴笑还挂着笑呢,这是做美梦了。
陈秋给他盖好被子媳了灯,自己也躺下了,这日子算是走上正轨了,下一步应该想想再做点什么了,毕竟离着发家致富地目标还远着呢。
第35章 帮刘大叔卖了玉米
第二天陈秋趁送鸡蛋的空档,向杨师傅打听了一下“杨师傅,咱们食堂收不收玉米?”
“收,就是收的不多,玉米一放容易老,保存成本太高,基本就是当季吃,当季收”杨师傅答道。
“咱食堂有固定的人来送玉米吗?”陈秋接着问道。
杨师傅摇了摇头“我们的需求量不多,都是食堂的人自己去市场买”
陈秋一听,有戏!“那多贵啊杨师傅,怎么不找个人来送”
“哪有合适的人”杨师傅说道,其实就是食堂不想进,一放就老,损失太大,不合算。
陈秋笑着问道“那我要是有个合适的的人来送呢?”
“那敢情好”就知道这小丫头片子早就想好了“不过,真的要不多,一老没法吃”杨师傅再三强调。
“不到一牛车”陈秋估摸了一下。
“啥?要不了要不了,玉米要来基本就是跟宾馆职工吃,客人点的少”杨师傅摆摆手,这可使不得,两三袋子还行,一牛车万万要不得。
陈秋见杨师傅连连摆手赶紧解释“没有那么多,就是人骑车带不了,得用牛车拉一下”
“这样吧,你回去问一下大约多少斤,100来斤不超200斤我们就收了,多了不要。”杨师傅给了陈秋一个确切的数。
“好来,谢谢杨师傅”陈秋骑上车直接去了刘大娘家。
“刘大娘,你家苞米大约有多少斤?”陈秋问道,她记得刘大娘说不多。
“大约?估计300斤吧”刘大娘也不太确定“要不咱们过过秤?我都放麻袋里装好了”
陈秋跟刘大娘过完秤,307斤,多了。
“咋了?宾馆要吗?”刘大娘问道。
“要是要,就是要的不多,只要200斤”陈秋答道。
“哦,200斤也行,其他的咱可以晒干了喂鸡。”刘大娘倒是挺痛快,自己地里出的东西她也不心疼,本来也没指望这点苞米挣钱。
“喂鸡多浪费啊,能卖还是卖了好”陈秋说道。
“要不剩下的让你大叔去市场卖卖?”
“万一卖不了呢,玉米老得快,到时还得喂鸡”陈秋想了一下,有了!“刘大娘,我有个办法兴许能成”
“什么?”刘大娘也很好奇。
“我知道稍微老一点的玉米可以做出味道鲜美的玉米饭”以前她大学舍友老做给她吃,并且做法也很简单。
“咋做?”刘大娘问道。
“这个我先保密,等我成功了再回来告诉你”陈秋卖起了关子。
“咱什么时候进城?老牛头这两天随时有空”刘大娘一笑,没再追问。
陈秋想了想,就今天吃完午饭吧,那时候菜贩们再送菜,咱们去正好。
“好,中午小勇也不在家,你自己就别做了,来大娘家吃点现成的”刘大娘笑着邀请陈秋。
“行”陈秋也没客气,多个人吃饭总比一个人吃好,她从小菜园收了点菜拿着去刘大娘家吃了午饭。
还没吃完午饭呢,老牛头就等在门外了。
“牛大爷”陈秋打了声招呼上了车,刘大叔把苞米扔到车上也跳了上去。牛走得就是慢,好一会儿才到食堂后门,送菜的小贩都不剩几个了,杨师傅拿着笔纸在记着什么。
“杨师傅我们来了”陈秋跳下车跑到杨师傅面前。
杨师傅一笑“够快啊,早上刚说,中午就送来了。”
“越早越新鲜嘛”陈秋笑道,“来,刘大叔,打开麻袋让杨师傅看看苞米”
刘大叔赶紧从车上拖下一袋子玉米,打开,敞着口让杨师傅验收。
“这多少斤?”杨师傅拿起几棒看了看,个头挺大,扒开皮掐了掐,嫩。
“这有300斤吧”刘大叔说道。
“陈秋,我不是说要不了这么多吗?”杨师傅皱起了眉头。
陈秋把杨师傅拉到一边,小声说道“我有个做玉米的好法子告诉你,保你这一百斤只赚不赔。”
杨师傅半信半疑一个农村小丫头能有什么好法子,再厉害还能有他师父厉害。
陈秋读懂了杨师傅的疑虑“要不先听我说说?”
“行,你说吧”杨师傅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招。
“其实这个法子很简单,材料也是咱们平时吃的,就是人们不知道把他们放在一起。”
“别卖关子了,快说”杨师傅催促道。
陈秋趴在杨师傅耳边小声说道“鲜玉米打成茬,长豆角切成小块,小葱爆锅炒豆角,加水烧开放上玉米茬,出锅放香菜”
“这就成了?”杨师傅觉得陈秋是在开玩笑,这玩意儿能端上桌?
“能”陈秋一个劲地点头,“不信咱现在做做试试,并且这个玉米粥啊,对玉米要求没那么高,稍微老一点都不怕。”
“行,进去试试”杨师傅不敢冒险,他得确定真的好吃再收,职工饭也不能马虎。
陈秋拿了两棒玉米随杨师傅进了后厨的一个小间,照着陈秋的菜谱做了一遍,一尝,果然,鲜!杨师傅连连点头。
陈秋一看来了劲“是不是好吃?还不相信我”
“你小丫头片子哪里学的?”杨师傅说着又喝了几口。
“我们农村都这么做,城里如果有条件,切点小肉丁,拷干,更美味”陈秋认真地说道,反正杨师傅也不能去农村问问她们是不是经常这么做。
“行,那就收了”杨师傅随着陈秋出去,将300斤玉米收了过来。
刘大叔吐了点唾沫,数着钱,别提多高兴了,高档地方就是能卖上价,多亏了小秋。
点完钱拿出5毛给了老牛头,人家出车出牛地跟着自己跑,还帮忙搬苞米,怎么也能给人点辛苦费。
又拿出1块递给陈秋,要是没小丫头,这苞米八成都喂鸡了。
陈秋赶忙拒绝,举手之劳的事,自己不知受了刘大叔一家多少照顾,这些小事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做的。
刘大叔说什么也不肯,只道是小勇上学,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非让他收起来。
陈秋拗不过他,只得先收着,回去再塞给刘大娘。
三个人就这么坐着牛车,心满意足地回了村。
到家的时候,小勇放学点也快到了,陈秋想去接他,刚出家门又折了回来,还是不要去了,不能给小勇养成依赖她的习惯,他是男孩,得自立。
想到这,便在家里等,现在天凉了,炕上得烧火,不然晚上冰得睡不着觉,陈秋出门抱了一捆枯树枝进来,边烧火边等。
炕烧热了,小勇也刚好进门。手里举着一个大红花。
陈秋喜出望外“小勇真的得小红花了?”
“姐姐,这是大红花!”小勇给她纠正道。
“对,大红花,看来今天老师表扬你了”陈秋一把把他抱起,真沉!
“是,张洪祥也得了”小勇时刻不忘他的好朋友。
“好样的,跟姐姐说说,怎么得的?”陈秋放下小勇,替他把书包摘下来。
“今天我上课回答问题了,都回答对了,下课我还扫地来着,老师说我学习好,也爱劳动,给了我大~~红花”说着伸开双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张洪祥只回答了问题,没劳动,所以他得了小红花,不过他今天说他明天也要劳动……但是逄志勇就什么都没得,他上课不抬头,也没有本子……”小勇滔滔不绝,恨不得把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告诉姐姐,说得好像姐姐都认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