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宠婚:致富种田秀恩爱(118)

作者:二分之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付完了钱,陈秋从店里把拉鸡排的小推车拖出来,把600条手巾拖回了店里。

“小老板,你干啥?!这得多钱?”贾燕见这么多手巾,直接跳了起来。

春香见状,放下手里的笔便跑过来帮陈秋的忙,“小老板,你咋买这么些手巾?咱店里用点抹布就行了,用这么好的手巾太浪费。”春香不解,这么多手巾估计一辈子也用不完吧。

陈秋在地上铺上一层纸盒,又铺了一层塑料纸,然后把手巾卸下来放在塑料纸上,最上面再搭上一层纸壳盖起来。

“好了,一会儿我就拿50条先去城西。”陈秋拍拍手说道。

“小老板,你去城西卖手巾?”春香问道,店里鸡排生意这么好,还需要出去卖手巾吗?

陈秋笑道:“当然不是去卖”她拿起一摞调查表接着说道:“我去城西做调查去,凡是好好参与调查的同志,每人免费发一条。这样可以保证咱们调查表所填信息的正确性。”

“啥?小老板,这些手巾白送啊。”贾燕听了陈秋的话,惊奇地问道。

“小老板,我先给你填一张,你送我一条吧。”贾燕接着说道。

陈秋鄙视地看了她一眼,说道:“去,家里缺就拿几根,别瞎填表。”说完便拿着部分调查表跟手巾出门了。

陈秋从供销社去城西一路都是下坡,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她把自行车停好,拿出调查表跟笔,在大街上做起问卷调查来。

“大哥您好,大姐您好,这位同志您好,请问您知道咱们店吗?”

“只是听说过还是去消费过?”

“消费过几次?知道店里的套餐跟积分卡活动吗?”

“您认为口感怎么样,您觉得需要在城西开店吗?”

“好的,谢谢您参与回答,手巾免费送给您,祝您生活愉快。”

陈秋一个一个地问,一个一个地跟他们谈着自己的店,她发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消费人群老年人最少,青年人跟孩子最多,问着问着,带的调查表都用完了,毛巾也送完了,陈秋满意地把调查表装进店子里,等着晚上回去统计好。

“贾燕,小老板呢?”这边陈秋还没等回去,陆少峰已经去了店里,见陈秋不在,便问了贾燕一声。

贾燕叹了口气指着店里的调查表跟后面用纸壳盖着的一大堆手巾对陆少峰说道:“小老板带着调查表跟手巾去城西了,说是只要认真填表的就送手巾,您说这得费多少钱,这不等于全城人民每人送一条手巾嘛。”

陆少峰一听,心里一阵狐疑,什么调查表?他停下自行车走进店里,拿起一张看了看,瞬间就明白了,陈秋这是要打算开分店呀。

“她走多少时间了?”陆少峰又问道。

贾燕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好一阵了,估计快回来了。”

城西到供销社就一条路,中间有个大坡,去得时候下坡,很容易,回来的时候上坡,基本都是推车走,陆少峰担心陈秋带的东西多,回来吃累,便没再跟贾燕说话,骑上车去迎她了。

“贾燕,这是谁?”春香来了之后还没见过陆少峰呢,她看着这位一身正气,个子高长得还不赖的青年远走的背影问贾燕道。

贾燕砸了下嘴,想了一阵才犹豫着说:“这是谁呢?反正我知道他是造船厂的部长。”

春香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贾燕,说道:“我问他是咱老板什么人?”脸上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嗨,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现在真的不好说,兴许以后会是咱小老板的对象。”贾燕说道,她来这么时间不短了,在她眼里小老板跟陆部长那就是没捅破窗户纸的情侣,陆部长对小老板的意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在不好说的就是小老板,她心思好像不在找对象上。

春香若有所懂地点了点头。

陆少峰从店里出来之后,一路直奔城西,果然在即将要下坡的地方遇见了正好爬上坡来的陈秋。

他本以后陈秋会前面一堆调查表,后面再带着一筐手巾,没想到的是陈秋就在前车筐里放了一个红色袋子。

“你去城西做调查了?”陆少峰上下左右打量着陈秋问道,好像他多看陈秋几眼就能看出东西来似的。

陈秋看他的眼神有些好笑,便回道:“是啊,怎么了?看外星人似的看着我?”

“结果呢?”陆少峰又问道,心想可千万别告诉我就在这个袋子里。

事实还真是如陆少峰所料,陈秋拍了拍前车筐说道:“在这里。”

“不是带了很多手巾吗?都分完了?”陆少峰记得贾燕跟他说小老板带着不少手巾走的。

陈秋一笑,“分完了,我没带多少,今天临时出来,什么准备都没做,就在街头调查了几十位群众而已。”

第132章 一刻都不能等

“你打算开分店了?”陆少峰不动声色地问道。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陈秋很肯定地点了点,答道:“是的,城北跟城西的人来店里不方便,不少顾客跟我们反应,要求去那边开店,我认真考虑了,决定深入调查一下,有需要我们就去开。”

“现在店里的情况怎么样?”陆少峰开春工作特别忙,他只知道自打在报纸上投入了广告之后,每天都排队,至于店里的细节问题,他也不是太清楚。

陈秋说道:“店里现在一切稳定,利润也不少,一天的营业额在50左右。”

陆少峰听了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客观的数目,可他不想让陈秋太辛苦,一个店就够忙的了,再开分店,他真怕陈秋身体吃不消,虽说开店挣钱是大事,可身体不比钱重要多了?

“陈秋,先不忙开分店吧,先把这个店经营好。”陆少峰意味深长地劝道。

陈秋却不以为然,“这个店已经步入正轨了,现在店里四个人,两人负责前台,两人负责后厨,一切都有条不紊,我可以抽身了。加之现在店里利润可观,现在计划开分店正是好时机。”

陆少峰叹了口气,这个店走上正轨是多么的不容易,他心里清楚,再开新店,又得从头开始了。

“听我的,先不忙,你可以抽身了更好,好好休息休息,做个甩手掌柜也挺好。”陆少峰不放弃,又劝道。

“我也想当甩手掌柜啊,可真不行,现在时机这么好,市场正需要呢,不把握好这个时机,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了。”陈秋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可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就要占主导了,做买卖也得迎合市场需要,哪里需要去哪里。

陆少峰不无担心地说道:“万一那边开店不成功呢?”他不是没见过陈秋受打击的样子。

“不会的,只要把调查做好,一定会成功的,再说了,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呀,兴许以后那边好了,这边生意萧条了呢。”陈秋说道,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

陆少峰惊讶地看着她,心里算是服了她,还知道用鸡蛋不能都放进一个篮子里来打比方,最终,他放弃对她的劝说了。

“行吧,你要干咱就干,但这几天你先歇着,别到处跑了,周末我跟你一起去,你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要调查到哪年哪月。”陆少峰连续好几个休息时间不固定了,他打算回去就提前安排一下工作,把这个周末的时间空出来。

没想到陈秋一口回绝了他:“那可不行,一刻都不能等。我有办法,也有人。”她很肯定地说道。

陆少峰一想便知道,她说的人肯定是刘浩跟大田,他们俩每天早上都来送鸡蛋,友谊宾馆又离着城北比较近。

没错,陈秋就是要找他们俩。

第二天,陈秋第一个去了店里,带了不少的调查表跟手巾,直奔友谊宾馆。

她到宾馆的时候,刘浩跟大田也刚到,杨师傅正在给鸡蛋过称,见陈秋去了,还大包小包的,皱着眉头不解地问道:“陈秋,你又要干什么去?”说着杨师傅走到陈秋后座上扒拉了一下,竟然全是手巾。

“你带这么多手巾干啥去?”杨师傅更诧异了。

不仅是杨师傅,就连刘浩跟大田也愣住了,“小秋姐,出啥事了?”大田拧着眉头问道。

刘浩没说话,但是眼神里都是担忧,不是听说小秋妹子的店火爆的要命吗,怎么又贩上手巾了?

“别奇怪,我这不是卖手巾去,我来找刘浩哥跟大田帮我去城北做市场调查。”陈秋把调查送手巾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