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忧+番外(66)

作者:齐雨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57章 盖泥屋

纵然再忧心,再担心,但与家里紧密相关的两个男人确实都上了战场了,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有满心的无可奈何。

眼看着城池已经被攻占了两座,好不容易回去的百姓们如今再度窜逃至各地,锦州作为距离战场不远,但仍隔着好几座城池的地方,涌进了不少的难民,这些难免携带家眷和银钱,干脆在各个小村子里扎根下来,在里正那儿立了户,花了银子买了地方,都开始搭建起自己的小屋子来。

李家村不大,但离镇上近,倒也有些生人前来,想要落户此地。

落户不难办,尤其是此时正是战争时候,只要交一定的银子即可。

如今田地里的庄稼快要到了收成的时候,但叶宁却不怎么忙,原因无它,家里没什么田地,而战争的爆发,使大兴的商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处于一种奇怪的停滞状态,所以镇上也没有什么活计儿可做,叶平也就不怎么去镇上了。

原本想着今年盖屋子的叶家,到底还是打消了念头,现在战场的情况不太好,也不知道西凉的军队会不会打到锦州来,而且如今粮食不断的涨价,他们家田地又不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得缓缓,如今还是留着银子和粮食更妥当一些。

一家子难得闲下来,但还是要努力为生计奔波,还是不能白白耗费了这些时间。

因为有难民涌入在各个村子里落户,都急着要盖房子,让那些泥瓦匠有些忙不过来。农家人素来多才多艺,基本的泥瓦工,成年男子大多都会一些,一般家里有哪里漏水或怎么样,也不会特意花银子请人来帮忙,都是自己去摆弄的。

叶平不去镇上,家里的收入便少了许多,而且也是闲不住,一闲就心慌,干脆也跟别人一起去给人盖屋去了。难的就不说了,像镇上那些漂亮的大屋子,还是得有些本事才建的起来,但简单的、纯劳力的还是干得来的。农家人什么都缺,就是力气不缺。

叶平本来就是老实憨厚的人,也学不会偷懒耍滑那一套,因此别人也愿意请他帮忙,这些日子还是接了不少活儿。

逃难出来的,又都是平民百姓,身上也没什么银子,落户此地,已经花费了一些银钱的,他们又没有田地,粮食什么都要买,如今粮食又贵,还是得省着用。基本就是盖个简单的茅屋或者盖个泥砖屋,请一两个汉子帮忙,自己也下手做,也好省些钱。

叶平正在帮人盖泥砖屋,叶宁没什么事儿干,就想去瞧瞧。

这一户人家姓萧,搭建茅屋很快,人手足够,只要一天功夫就行了,如今萧家人正是暂住在搭建好的茅草屋里,想来这萧家人还是有些银钱的,否则也不会特意费心去该泥屋。

“叶丫头!你可来的正好,快来给婶子打打下手,一会儿就在婶子这儿吃了再回去。”

临时搭起的灶台很简陋,用起来也不顺手,但没办法,总比借别人家的灶房用要好得多。今日家里没有粮食了,萧家婶子就和儿子一起去了镇上买粮食,回来的有些晚了,这家里好几个人要吃饭呢,儿子又是个除了烧火就帮不上忙的,正好瞧见叶宁,也是欣喜,连忙把人喊住了。

“婶子。”

“我那儿子太没用了,一叫他帮忙就跑得没影儿了。这不,有好几个人都等着吃饭呢,时候也不早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婶子一把,回头就在婶子家里吃了饭再回去。”

叶宁觉得,她爹娘肯定是很乐意的,能省一点儿粮食是一点儿。反正也没什么事儿,也就答应了。她不爱主动与人结交来往,但别人抛出来的橄榄枝,递过来的好意,还是没必要拒绝,人是社群动物,不可能完全独立生活,太过冷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只会让自己陷入困窘之中。

“婶子这么说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谁不知道婶子家的饭菜香,油水足。”

好话人人爱听,这种无关紧要的闲谈,也算不得谄媚或巴结,只能说是释放了亲近之意吧。

“唉,瞧你这话儿说的,这嘴上像抹了蜜一样,不像我家那个笨小子,一整天结结巴巴的连话都说不好。所以说啊,还是养个闺女好。”

萧家这一辈没有女孩子,生了三个儿子,有两个都上了战场,但战场现在有些紧绷,而且西凉可能派了细作混入大兴,所以消息是递不出来的,谁也不知道战场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那上了战场的家人,如今是死是活。

这些,怕是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得到准确的消息了。

叶宁见过明亮宽敞的青砖大屋,跟现代的房子看起来材料很相像,不过刷灰什么的倒是比较稀缺,也贵,也就那权贵人家才能住的起那样漂亮的大屋子,平常人能盖上几间青砖瓦房,已经是非常了不得,家底雄厚了。

村子里只有两三家是盖的青砖瓦房,其他人多半都睡泥砖屋或者茅草屋,叶宁见过泥砖屋,也挺好奇的,这泥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看起来就是黄泥巴,但又十分牢固,抠当然还是能把它抠破抠坏,刻意毁坏的话也不是很难,但泥砖这玩意儿,为什么盖屋子会这么稳固呢?也不怕被雨水冲刷或压垮,实在令人有些费解。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她总是怀抱着好奇和热情的,也愿意去学,而且还算机灵,学的很快,否则也不会那么容易融入这里的生活。

古代没有没有混凝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泥,但不管是盖屋子的材料还是盖屋的技艺,仿佛都很神奇。在大兴,没有建立起长城那样令人难以想象的雄伟建筑,但一样有着众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哪怕是茅草屋也一样。

真的很难想象,茅草这玩意儿,不管怎么想象,都觉得是一种很脆弱的一种东西,尤其是干枯之后的茅草,十分柔软,感觉就是承受不起任何重量的,但事实上,在早前的那阵暴雨中,也不曾倒塌,只是有些渗水漏雨罢了,待天晴之后,一番修补,似乎又是那个模样了。

她其实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什么都不懂,如果她知道一些基础的东西,又有了这么好的研究环境,无论如何也不会是看的懵懵懂懂。

也许,一个人的改变,跟她所处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就像是在团队比较紧密,竞争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人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潜能是可以被激发的,而处于一个相对单纯安逸的环境中,人也会慢慢适应这种步调,丧失争取和竞争的意识。

曾经的洛景瑜成了叶宁之后,也慢慢的融入了这里的环境,但她骨子里仍是个现代人,对着自己所不熟悉了解的领域,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在其他人都觉的很寻常的一些东西,在叶宁眼里则是满满的惊叹,让她深感自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瞧着什么都觉着新鲜。

不过,这也是事实,她能融入这里的生活,但这里的文化和传统工艺,还有待学习和挖掘。

只可惜古代人看重技艺,一般都不外传,即使收徒弟也是有规矩的,也不会像现代学校一样批量生产,只挑几个合眼缘的,将技艺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也因此,叶宁再是好奇也没办法,但多走走看看揣摩揣摩还是可以的。

这阵子田地里没什么活计,就连她爹待在家里的时间也长了,因为镇上也找不到活儿,也就这几日又开始帮人干起活儿来,工钱不算很多,但管饭,遇着大方的,每顿有肉有菜是有米粮,就算品质不是顶好,肉也不是挺多,但在农家人看来这样可口的饭菜实属难得。

叶宁帮着萧家婶子打下手,洗洗切切,擦桌装盘烧火,也是个实在的,没有偷懒耍滑,勤勤恳恳的干着。也就是知道叶家人都是老实本分的,萧家来了村子里才这么快和他们有了来往。

萧家婶子倒是看叶宁哪哪儿都顺眼,干活儿也利落,虽然比起那些强健的小媳妇儿还是差了些,可为人做事认真又踏实,也不爱吹牛皮,瞧着就是个可心的。

他们这些外乡人,来了此地落户,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谣传的他们很有钱,就让当地的村民觊觎了起来,那一张张热情含笑的脸,大多都是别有所图。

萧家人初来时,连茅草屋都来不及盖,只能借住,在村长家中住了不到两日,便受不了,那些个都当他们是财神爷,也欺负他们还未在此地生根,竟夸口漫天要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