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邦还建议他们跟检验局那边先打好关系,到时候主动将产品进行定期送检,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产在相关部门眼中的诚信度。
刘春燕现在就急着找人,然后办理各种证件,她丈夫则去了南边原厂的地方进行迁厂操作。
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刘春艳十分积极的配合调查,而且最后责任确认落实在了刘健民老婆的表兄身上。虽然最后没有让对方承担经济赔偿,而是由刘春燕这边全额赔付,但是在相关人员的眼中,刘春燕是单纯被本地的行业老手给坑了。
现在人家不愿意留在这里和本地人进行恶性竞争,他们也没有办法强行将人家留下。但是这件事发生之后,当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严禁再出现这种专门给外地投资商人下套的事情。虽然说这种事情在后来也屡禁不止,但是像这样离谱的也没再发生过。
刘春燕找的那个职业经理人,是让雷邦帮忙牵线搭桥找到的。对方在当地的食品厂担任生产副厂长很多年,后来食品厂破产,他本可以调去当地的政府机关当个闲职人员。但是因为对方在厂里做了十几二十年,有点不太适应机关的办事风格,所以在雷邦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来管理这个食品加工厂的时候,对方只考虑了很短的时间就同意了。
但是在来之前,对方也跟刘春燕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因为他也想知道刘春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板,如果是那种吹毛求疵不懂装懂的人,对方也是不会愿意在这样的人手下干事的。
跟刘春燕聊了几句,车就到站了。陈馨下车之后就先去了医院探望李大爷。找到病房的时候,护工说李大爷已经吃过药睡下了。陈馨没有打扰李大爷休息,转身出了医院,在附近找了一家宾馆过夜。
正在办入住的时候,周昊打来电话,问她为什么这么晚都还没有回家。
陈馨很奇怪地问他怎么知道她还没有回家的,对方答道:“我现在就在你家门口,但是你家里好像没有人在。”
“我今天去了古镇那边办点事儿,现在在县城赶不回来了。我已经跟春燕姐说好,拜托她去接张璋放学。”
周昊好像很担心陈馨一个人在县城的安全,就问她愿不愿意让自己去接她回来。陈馨说她还有点事情需要处理,明天早上处理完之后就直接赶车回去,让周昊不用这么麻烦的跑来跑去,她那么大的人了,难道还能跑丢?
周昊轻轻的叹了口气,有点气闷的捏捏鼻梁,不知道陈馨是知道他的心思而不肯答应呢,还是真的完全没想到他是在追求她。
这边陈馨挂掉电话也在发愁,她现在完全没有谈恋爱的心情,太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而且自己身边还有个张璋,就算她跟周昊在一起了,对方能不能接受抚养张璋还是个问题。
第81章 一档节目
“李大爷,听人说你有一手无人能比的做肥肠血旺的手艺,本来我是打算去找大爷你取取经的,没想到刚好遇到大爷生病,不巧也是巧。”
陈馨拿了个橘子剥皮,慢慢的去了软皮和籽,将干净的果肉放在小碗里,最后才拿了小木勺,一点一点的舀给大爷吃。
跟钱大爷的严肃不同,李大爷看上去就是十分和善的老人。
他大病一回,虽然经过医生用药已经舒缓了不少,但是说话还是没有什么力气,只带着笑听陈馨絮叨。
“李大爷,如果,我是说如果,政府出面牵头,让相关机构建立一个养老院,专门供你们这样的老兵养老,你愿意去吗?”
如果搁以前李大爷还真不愿意去,但是现在病这么一回,他也想明白了,于是点头。
“不能远,我要陪着他们。”
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但陈馨很容易就听明白了。
之前就说过李大爷经常去后山无名墓地,陪着家人的坟墓一去就是大半天,他的意思是养老院不能离家太远,不然不方便他去陪妻子孩子。
这事儿陈馨也只是一个隐隐的念头,还没想好具体要怎么做。
陪着李大爷待了一会儿,陈馨跟大爷约好,等他恢复了身体出院后,再去古镇跟他聊以前的事,包括他的妻子孩子。李大爷乐呵的点头,有些不舍的看着陈馨离开。
到了门外,陈馨掏出几百块钱给护工胡叔,让他每天给大爷买点牛奶鸡蛋之类的食物。
“行嘞姑娘,我晓得罗。你放心,我肯定把大爷照顾好,他是老革命,我晓得滴。”胡叔很认真的拿出随身的小本子,把收到的钱记上去,“你看哈,这是昨天给我的,我每天打了饭菜用的钱都要记上去的,到时候政府的人来了我就给他们看。”
陈馨朝胡叔道谢,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胡叔,让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给自己打电话。
没吃午饭陈馨就坐车回家去了,到了之后顾不得其他,先去找了程洁,把自己记录的钱大爷的故事交给了她,并说了下自己的打算。
“我想做一个节目。”陈馨一来就语出惊人,让程洁吓了一跳,“一个关于家乡和家乡味道的节目。”
陈馨知道后世很多美食节目都火得一塌糊涂,但是现在还没有这类的节目。电视台都是走的主旋律综艺。
如果要做,肯定去水果台所在更好,但是陈馨不乐意为了这个千里迢迢去异地打拼,她觉得其实本地的电视台也有一颗改革的心,但是毕竟是因为身处内地接触外界的太少,有时候步子不敢迈开,等到后来敢迈了已经晚了,市场差不多被瓜分掉,只能捡人家剩下的玩。
但是陈馨自觉自己不是个做节目的料,她想做这一款节目也是受到国台的启发,将单纯的寻亲节目跟美食相结合,既能煽情,又能吸引不需要寻亲的家庭主妇们。
“我们国家的人对于饮食一道有天生的热爱,地大物博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疆域太大,所以南北口味差异也大,但是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旧社会交通不便捷,南方的极少去北方,北方也很少来南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火车一响,千里奔忙。加上之前支援三线建设一类的国家级行动,现在南北交融的情况很普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将日常的美食以综艺的形式呈现出来,再请来嘉宾点评。从营养角度,色香味的角度,甚至是乡情的角度来评价一款美食,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吸引各个年龄层次和需求的观众。”
听陈馨诉说的不仅是程洁,还有吕沂蒙和宋轶。
程洁是做文字编辑的,吕沂蒙是电视台的,而宋轶有留学背景,长得帅又会营造气氛,加上小家碧玉型的陈馨,她就不信这档节目起不来。
“最好是能请一位明星当主持。不需要有太大的名气,那样的明星人家也看不上这档小节目,我们需要找一个看上去就很有亲和力,善言辞的主持人,最好是男性。”
吕沂蒙听得很认真,还做了笔记,甚至把陈馨说的那几档国外流行的综艺节目名字都记了下来,打算回去之后都看一遍。
程洁那里还不觉得,吕沂蒙在电视台就能清晰的感觉到现在日子难过多了,台里也焦头烂额的,找不到好的节目企划,又没有足够充裕的资金购买好片,观众流失吓人,现在连她们做幕后的都觉得压力好大。
陈馨这档节目看上去太接地气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是她提出的建议也让吕沂蒙感觉有种想要去拼一把的冲动。
“这个企划我回去跟组里的人商量一下,如果可以,我会再跟你细谈。不过你说让你们的人上我觉得可能有点不太现实,台里的主持人空闲的也很多,如果真的上一档节目,不可能不用自己人。”
“到时候再说这个问题好了。”陈馨也知道现在的电视台不跟以后可以比的,还是国家制度铁饭碗,她一个在读大学生去抢这碗饭,估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到时宋轶很有兴趣,拉着吕沂蒙问东问西。
等到吕沂蒙离开后,宋轶突然转头问陈馨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个节目,如果这边不能做,她愿不愿意跟他去他老家那边做。
“你家哪儿的啊?”陈馨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会就这么一时冲动的跟他走,又不是私奔。
宋轶说了个地名,陈馨的脸顿时古怪起来。
她能说什么?原以为宋轶就是个普通人,家里有点小钱可以由着他造,哪里知道人家根本就是家里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