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风云录(3)

作者:晨曦飞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过了一会儿,二人相视一看,先后悄无声息离开樟树,来到稍远一处空院。查看四处无人,来人对夜行人说道:“安歌,你好糊涂,你在王爷面前毛遂自荐,自告奋勇来此监视严嵩,大师兄就感觉不对,可王爷已经同意,不好再说什么,就对你再三叮嘱,不可意气用事,你是明白事理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你也当着我们师兄弟做过保证,怎么还能冲动,若违背王命,谁担得起这天大责任?以后又怎么向师父交代?大师兄放心不下,让我来看看你,果然是对的。”语气全是责怪,但神情之中带着一丝歉意。

叫安歌的夜行人苦笑一声:“王爷世袭边城,素不与京官往来,此次派我来监视老贼,实际是有暗中保护老贼的意思,让人难以明白,我也不想违背王命,更不敢违背师命,我和老贼不共戴天,三师哥你是知道的,不趁这个机会杀了老贼,我枉在世上为人!”

来人摇摇头:“师弟的事我当然知道,你血气方刚,快意恩仇,方是大好男儿所为,我秦烟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是非曲直还是懂的,你执意杀了严嵩,怎么向王爷交代呢?”来人原来叫做秦烟。

安歌看着秦烟问道:“三师哥,现在严党倒了,徐大人执掌朝纲,太子非裕王莫属,东南沿海戚将军和俞大侠也把倭寇打的七零八落,北方有李成梁将军坐镇,鞑靼难越雷池半步,王爷为什么还如此关心老贼严嵩呢?”安歌所说的俞大侠指的俞大猷将军,俞大猷师出少林,武功高强,无人能敌,江湖上赫赫威名,后从军抗倭,现在是朝廷将军,江湖中人还是称呼他为俞大侠,和戚继光、李成梁等人都和现在的内阁首辅徐阶关系密切,明眼人都清楚现在的裕王和徐阶可谓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就算严嵩是内阁首辅时也不敢轻视。

秦烟摇摇头道:“王爷自然有王爷的安排,严党的势力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更何况严嵩只是惹了皇上不高兴,如果皇上哪天改变主意了,那他还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严大人。”秦烟说的句句在理,嘉靖虽然沉迷修道,毕竟是皇帝,任何人的兴衰沉浮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安歌振声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趁着现在的大好机会除了老贼,以绝后患?”

秦烟又摇摇头:“王爷天潢贵胄,但豪情狭义不逊江湖任何人,平素极其痛恨严嵩,责怪当今圣上用人不贤,现在却对严嵩非常重要,其中我也想不明白,老贼恶贯满盈,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不急于这一时吧?王命难违,暂且让他多活几日吧。”

说道报仇,安歌难掩悲愤道:“我自小父母死亡,一个人流落,走投无路时候遇到被奸人陷害贬到狄道的杨公收留,其实,杨公收留的孤儿何止我一人。他不仅救了我们许多人,还教我们读书明理,我们感激杨公,都尊称他老人家为杨父。因杨公性格耿直,直言上书弹劾老贼,却被老贼诬陷,百般折磨,惨死狱中。我为报杨公大恩,立志为他报仇雪恨,遂苦练武功,只等有一天手刃老贼,今日得此良机,不为杨公报仇,何为男儿?也枉杨公教诲。”说到心痛处,强忍泪水,又吟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秦烟知道这首诗是安歌口中杨公的绝命诗,杨公就是当年冒死弹劾严嵩“十罪五奸”的当朝谏臣——杨继盛。

第三章杀贼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他的名字注定会光耀史册。

杨继盛命运多舛,少年寒窗苦读,后一举高中,进士及第。做官后因为本性刚烈,屡屡被人排挤,却始终没有怨言。他的为官之道只有一条:报效国家、体恤百姓。“庚戌之变”后,大将军仇鸾假借和鞑靼开通“马市”以谋取边境和平,实则为了私利,杨继盛当即站出来,愤然上书,揭露马市真相,仇鸾大怒,诬陷杨继盛居心叵测诋毁朝廷,被关进诏狱,后贬到偏远的甘肃狄道。

狄道荒凉,少数民族杂居,民风彪悍,不识诗书,多有闹事。杨继盛没有消沉,他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的房子,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收养孤儿,教他们识字读书。解决纷争,不收一文不取一物,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连蛮夷之地的乡民也被他感化,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称他为“杨父”。等到他离开时,数千乡民送他到百里之外。安歌就是杨继盛收养的孤儿之一。

杨继盛被贬后,鞑靼依然扰边,马市黑幕大白天下。嘉靖知杨继盛蒙冤,再度起用。严嵩也想拉拢杨继盛,升他做兵部武选司的肥缺。杨继盛嫉恶如仇,大公无私,亲眼看到严党作恶多端,搞得民不聊生,厌恶至极,怎么可能与其同流合污。杨继盛上任刚一个月,就要为民请命,草拟奏章,斋戒三日,在元旦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朝野震动。

严嵩抓住书中牵连裕王景王,犯嘉靖皇帝大忌,又被关入诏狱,廷杖一百。诏狱的廷杖可不是闹着玩, 就算不死也得阴间走一遭。有同僚实在不忍,托人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然而杨继盛表现出了他的无畏与勇气:“我杨椒山自已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得罪的是严嵩,一般来说廷杖一百必死无疑。可让人惊叹的是,杨继盛挨了一百杖,虽说皮开肉绽,伤筋动骨,竟然没有死。也可能是行刑的锦衣卫手下留情吧。

在阴森恐怖散发着恶臭的诏狱,打折的腿骨上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肮脏阴冷的空气中,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在一个深夜,杨继盛被腿上的剧痛唤醒,他看了看自己的残腿和碎肉,手中拿起一片破碎碗片,仔细刮着腿骨上已经腐烂的筋肉。为他持灯的狱卒颤抖欲坠,杨继盛却意气自如,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朝审时,观看杨继盛的人堵塞了道路,都非常叹息,甚至为他哭泣。杨继盛的好友王世贞等人为他四处奔走求救,一些正直官员也想救下杨继盛,相继被严党报复。杨妻上书愿意以代夫诛,以命换命,让人动容。但最终在严党操纵下残害身亡。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凭借着信念和勇气,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临刑前,他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人们相互涕泣传颂此诗。杨妻不久后便殉夫自缢。京城百姓念他大义,以杨继盛的故宅改为庙以奉祀,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这件事天下无人不知,必定流芳百世。

秦烟与安歌同门学艺,在一起又最多,常常谈及此事,无不气愤填膺。安歌平素耿直又不失沉稳,现在神情激动,知道他报仇心切,秦烟叹道:“奸臣误国忠烈死,杨公为民舍生取义,令人钦佩,又有大恩与师弟,我理解你的心情,感同身受,但为恩公报仇的事情还得缓一缓,你我知道,现在严府周围出现许多神秘人物,个个都身手不凡,敌我难料,更何况严嵩一辈子高官显贵,又小心谨慎,身边岂能没有高手保护?师弟冒然出手,只怕杀贼不成,自己遭人暗算啊。”

安歌平复一下心情,神情坚毅道:“三师哥,我也不是莽撞的人,这几天我仔细观察,老贼身边人手不少,大多泛泛之辈,前段时间又走了几个好手,现在老贼身边只有一个黑衣女我看不出她的来路,一个女流之辈,倒也不足为虑,周边的人管他是敌是友,我速战速决,取得老贼首级,马上离开,谁人能拦得住我?”

秦烟道:“江湖卧虎藏龙,奇人异士层出不穷,洞庭六蛟和贺兰群寇都投身严府,万万不可大意,还有那个黑衣女片刻不离严嵩左右,自是深的严嵩信任,我看不出她的来路,见她走路步法怪异,功力修为极深,绝非善茬,你一个人很难是她敌手,咱们刚入江湖不久,还是请教师父看看她是何来历,再做决定的好。”

安歌知道师哥不会同意自己去杀严嵩,顿时满脸悲怆,泣声道:“我日夜苦思冥想要杀老贼为杨公报仇,今日近在咫尺,如不能杀了老贼,枉为人子,古人为报恩结草衔环,生死不渝,韩信得漂母一饭之恩,千金回报,永世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杨公对我恩同再造,纵然我舍去性命不要,安歌绝不偷生。”

上一篇:林家有女初长成下一篇:侯门荣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