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番外(247)

“怎么,小沈有亲戚想进厂?”刘科长心里更明镜儿似的,他家也有亲戚进厂,也不是啥不能说的事。

“嗯,昨儿回家,和家里说过,我妈明天就上班,瞒不住。

家里有两个表哥,刚好比我大一两岁,老人想让他们来试试,看看有没有那好运气能进咱厂做临时工。不挑活,卖力气也行。”

不知道为啥,刘科长很好说话,“他们俩读过书没有?”

“读过高小,成绩马虎,但人实诚,我去公安局转户口时,交代他们俩在厂里等我。回来时,看到那俩哥哥居然在工地上干活。

您说,多实诚的人。”

“真的呀?”刘科长倒是有点没想到。

“嗯,不信我指给您看。”沈清和又不是骗人,底气十足。巴不得刘科长去瞧瞧,看看那俩傻小子是不是在卖力干活。

“行,瞧瞧。”

刘科长来了兴趣,沈清和顺手从背篓里面拿出来两只用旧袋子装的野鸡。

“刘科长,昨儿我回家以后,上山随手打了几只野鸡,您带回去两只给大爷大娘家里人改善改善生活。”

没成事前先送,交个朋友,成事后再拿出来,有点不太好,给人有种交易的感觉。

“这,咋好意思。”刘科长不用接过手掂掂,也知道两只野鸡不小。

“有啥不好意思的,我也不是买来的,没花钱,算不上啥。”

“那就却之不恭,多谢了。”刘科长没有过多矫情,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打交道,他愿意出去看看,也是看在周厂长的面子上。并不是因为沈清和这位刚进厂的新同志。

“谢啥,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装憨傻的沈清和连忙摆手。

站在临时办公室外面,就能看到在做事的哥俩,真是卖力。看到那真在做事的哥俩,刘科长露出一点笑容。

在心里给了一个评价:还行,是实诚人。

临时工的名额,还是能给出去的,现在是临时工,只要后面做事不错,等正式开工时,估计就能转正。

看了一会儿,拿出来两张表,“小沈啊,让你两位哥哥来填表。”

“哎,谢谢刘科长。我这就去叫他们。”

沈清和满脸喜色,一溜烟的跑出去,找到哥俩,随便找了个水龙头,让哥俩就着冷水洗洗脸洗洗手,掸掸身上的灰。

第175章 五十年代渣男(06)

沈清和满脸喜色, 一溜烟的跑出去,找到哥俩, 随便找了个水龙头, 让哥俩就着冷水洗洗脸洗洗手,掸掸身上的灰。

“喜子哥,福子哥, 等会儿帮你们填表的是人事科刘科长,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只要你俩好好的干,正式开工前能转正。”

“石头, 谢谢你。等俺上班发工资以后请你和大姑吃白面。”

喜子已经知道进拖拉机厂真心不容易, 要城里户口,农村户口也是有指标的, 一般人那轻易能有指标。

他们村,包括石头以前的村都不在拖拉机厂周围,更是没有名额。

临时工也是抢手的很,一起干活的几人, 也说了,那是靠运气才能进的。

“吃啥白面,咱快去填表,给刘科长一个好印象。”

“好。”

兄弟俩用冻的红彤彤的手,颤抖着把衣服摸了一遍,身上的灰尘也抹的干干净净,就是帽子上的灰尘也用湿手抹过。

填表的过程很快, 两人都识字,只是水平不高,填个表还是没有问题的。

给兄弟俩分配了宿舍,是集体大宿舍,也是后天上班,回家准备一天。

填好表,沈清和给已经饿极了的兄弟俩,一人四个大包子,他自己去到周江的办公室。

刚好周厂长吃着饭,看着文件,沈清和在门外敲敲敞开的门,“请进。”

“周厂长好。”

“小沈啊,坐,是进城转户口来的吧?”

“嗯,已经转好。顺便送点东西。昨儿我回家以后去后山打猎,给我妈补补身体。

刚好多打了几只野鸡,这不家里有多的,就给您带两只,给家里的婶子带回去,展示展示手艺。”

已经用破旧袋子装好,沈清和放在门后,不关门也看不见。

天寒地冻的,野鸡早就冻的冰冰的,就是再放好些天,也不会坏。

周厂长没有推迟,笑着接纳,他不是贪两只野鸡,是因为他想让沈清和母子以后安心的上班,别有什么负担。

他招他们俩进来,也没有违反纪律。

本来建厂时,每个厂都有机动名额,更别说他们厂占地广,还占用了农村的地,虽然是荒坡,但也是郊区农村的范围。

红星拖拉机厂的范围大,有一半属于城里的范围有一半属于农村的范围。

所以给了当地几个村招工的指标,占地的范围不属于哪个村,很笼统,是几个村的公共范围内。

既然给招工指标,那就有机动名额,这是惯例。他本人手中就有三个机动名额,他家也没有附近农村的亲戚,他家在京城。

别人能拿名额换钱,可他和书记都不能这么干,给人情可以,换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刚好小舅子要两个名额,给人,他也就给了。妻子娘家的亲戚关系好的,该进厂的都进厂了,也不需要他帮手。其余的,都是关系一般的,给谁也不好,弄不好还惹得一身腥。

以后麻烦事更多,给沈家母子,也是小舅子发善心。是可怜人,能帮就帮一把。

兄弟三个,高兴的回家,如来时一样,喜子,福子兄弟俩轮流帮忙背着背篓。

一路劲头十足,嘴咧的像两个大傻子。怎么看怎么傻。

回到家,乔大根一直在亲弟家里等着,陪着的还有乔长海,乔长江兄弟俩。

背篓上东西盖着,回到家,喜子轻轻的把背篓放下来。

沈清和与长辈们打完招呼,拎着背篓进了房间。留下兄弟俩唧唧喳喳的报告情况,说石头多有本事。

乔大根看的很明白,侄外孙出去的时候带的几只野鸡全不见了,他猜想,肯定送给了什么人。

孙子两人说的刘科长肯定也是被送的人之一,想到自家俩蠢孙子,他脑仁疼,跟着一起进的城,怎么他俩就没有想到,简直是,唉,不提也罢。

老实有老实的好处 ,以后让他们俩跟着大外孙学个眉眼高低,即使学不会,和他姑,弟弟石头在一个厂,他也能放心。

坐了一个多小时,乔大根带着儿子孙子回家,今天就要给孙子们把行李收拾好,明天跟着侄女一起就去厂里,宿舍要铺好,其余的也要熟悉熟悉,后天安心上班。

晚上,钢厂的几位,回到家里,都听家里人说,有位瘦瘦的少年,给家里送来了野鸡,说是自己早就付过钱,托他买来送到家里的。

吴书记,林厂长,唐主席三人听家里的老人说起少年的相貌后,都知道是沈清和送来的。

都没有想到,有心人啊。知道感恩,动作还很快。也知道注意影响。对沈清和的印象就更好了,特别是吴书记,他是发了善心,也是见母子俩可怜,小沈比农村的穷孩子还瘦。

一点也不像是亲爸在城里上班的正式工人。虽说身体有病,可也瘦的不成样,稍微补补,也不会瘦成那样。

还有就是小沈也许以后是个有出息的,算是他提前结个善缘吧。

谁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是个啥样 ,需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许他以后就需要小沈帮助,也说不定。

因为有人跟着妈一起去上班,沈清和没有早起,睡到自然醒才起床。

刚起床,姥爷姥姥欢喜的帮忙去大锅里把温着的早饭端来炕桌上。

“石头,吃,不够锅里还有。”乔老太太才两天功夫,已经被老头子一劝,反而高兴闺女离婚,离了婚闺女和孙子不用受沈家的老虔婆磋磨。还能吃饱饭,还遇到贵人也有了份工作。

老太太如今看着大孙子就喜欢的见牙不见眼,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看着大孙子。

看看才两天功夫,大孙子的身体好像比在沈家好了不少,至少走路不需要不停的大喘气,人也精神很多。

在沈家身体就没有好过,沈家的那些吸血虫,肯定没有给自家大孙子吃饱过一次,要不身体咋那样瘦,一点肉也没有。全身都是骨头,比她一个老婆子都瘦,真是造孽啊。

“奶,够吃,我之前饿恨了,伤到了胃,不能一下子吃很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