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番外(128)

作者:与归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檀九章低笑,微微扬起了眉毛。

【自然可以。左右到大婚之日,被翻红浪,“本宫”在上,陛下在下。……陛下,我可想你很久了。】

“艹。”

夏翊咬牙切齿地从齿缝蹦出一个字,半晌说不出话。

倘若有旁人在,便能看到他们英明神武的大将军,蜜色的脸上,略略染上了理应与这一一名英雄绝缘的可口绯色。

十五万边军反了。

在辅国大将军顾翊的带领下,以皇帝“暴虐恣睢,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为由,高举义旗,挟滚滚之势,自西北边境嘉安关,向京中进发!

某日天色高爽,日头很大。

皇帝和大臣们正在上朝。

一位老御史洋洋洒洒读着自己的奏折,充满了鸡零狗碎的意见。

皇帝半眯着眼睛呆在御座上,模样与其说是认真听,不如说是打瞌睡。

大殿里静得充满了乏味的气息。

传讯官便是在此时连滚带爬地从门口冲进大殿,被外头的守卫一把拦住。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那传讯官被拦在门口,声音嘶哑难听。

皇帝怫然,脸一下子拉下来:

“外头亲卫怎么随意放他进来?”

从最外头到殿前,应该是一层一层的卫官把守,这人却撞到了殿前来。

远处有个羽林卫战战兢兢跑过来:“禀陛下,他带来的是边关急报……八百里加急。”

皇帝心里咯噔了一声,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

“呈上来。”

大太监从传讯官手里接过火漆封印的急报,验看过密封性之后呈给皇帝。

皇帝动作有些粗鲁地接过来,看了一眼,很快,从手指到大臂,整个人都颤抖起来,活像是生了羊癫疯。

离御座近的是文武大臣之首,还有几位皇子,都是察言观色的一把好手。

他们感到了诡异。

“顾翊!——顾翊?!……顾翊!!!”

皇帝终于有了颤抖以外的其他反应。

他用力地把奏折摔到下面,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重复着一个名字,额角的青筋一根根蹦出。他的脸色猛地涨红,而后发青,青筋不受控制地乱跳。

他发出嘶哑难听的大吼,然后一息之后,伴随着他收回手臂结束了扔奏折的动作,高踞在御座上的尊贵皇帝忽然一头栽了下去,在众目睽睽和所有人的惊叫当中——

晕了过去。

顾翊反了。

——因为皇帝被“气晕”,这个消息自然也没瞒住。

当然皇帝也没准备瞒就是了。

七皇子捡起被扔在地上奏折看了一眼,脸色登时变了。

与其说这是奏折,不如说是守城将领惊恐万分语无伦次的求援。

写下的人是吴起关的守将。

他奏祈皇帝派兵救援,但看语气却很绝望——

写下这封求援信的时候,城门已经将要破了。

信里他说,叛军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火器,而且上百年未如何用过、还是大宿开国时频繁使用的火炮也出现在了城门下。

开战前,守城的将领自然要喊话,怒斥顾翊深负皇恩、竟然做了乱臣贼子。

回应他的,是叛军派人在城下念的一篇檄文,辞藻不如何华美,却宛如声声泣血,控诉朝廷无视边关将领的辛苦。边军在风沙苦寒之地守卫家国,朝中却总是克扣粮草。将士若是一朝马革裹尸,家小也无人照管。

而皇帝这次问罪顾翊的事儿,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檄文中质问,一个忠臣,父亲便是名将,一朝得胜被雪藏废弛二十年,遇到战争贸然启用,身死之后还要背上办事不利的骂名,让儿子顶上。

儿子,长子死在了边关。

幼子带着残兵创造了奇迹。

结果,是家小成为皇帝的人质。

如今老母寡嫂幼侄生死不明,自己明明带着人杀死了大津的王,创下奇功,得到的却只有怀疑和问罪。

这样一篇檄文下来,没有大喊什么仁义礼智,也没有制造什么君权神授的玄幻假象,不说什么顾翊“出生之时有神异之景”的鬼话,只是声声控诉,却听得吴起城上守军泪流满面。

都是边军,哪怕比嘉安靠近关中腴美之地些许,到底也是边关。

风沙满面的边关。

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前些日子津王死了的消息传来,大伙还难得吃了一次肉庆贺。转天就有朝中问罪顾将军的消息。

一盆冷水,泼在滚烫的心口。

都是同袍啊,顾翊尚且是屡立奇功的名将、国之盔甲,被怀疑,被警惕,被克扣,被欺辱……

他们呢?

他们的家小,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妻儿兄嫂呢?

守军们手里的兵刃慢慢放下。

而边军还在呐喊:

“放下武器!大家都是弟兄!我们不想对你们兵戈相向!昏君无道!我们一起反了他!”

反了他?

反了他!

守城将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兵士们的想法如何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场仗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他能做的,不过是草草写下求援信,让传讯兵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而他自己,回手将兵刃插进了胸口——

和顾翊一样。他的家眷在京中。

顾翊的家眷消失了,所以反了。但他的家人还在京城。他守不住城,所以只能死。以免家人被治罪。

——皇帝接到的信里,潦草的笔迹,处处都是绝望。而这,甚至还没有提到,城破,原本的守军拿起兵刃,与叛军融为一体。

守城的将领没能看到。

所以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也没提到。

晕过去的皇帝尚不知道。吴起已破,而叛军甚至又一次壮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这两天在外面玩~嘿嘿。尽量争取按时更。

如果请假的话之后有空肯定会补上的

第82章 第四个世界(12)

夏翊带兵占领了吴起。

城破当日, 他与士兵们约法三章:

“我们是为了争一个公平,为了我们的妻儿, 为了我们的尊严。但别忘了, 我们到底是守护边关的军队, 我们的敌人是津人,是无道昏君, 是奢靡的官员,不是边关百姓。破了城, 谁敢杀人放火,杀无赦!淫人妻女,杀无赦!肆意搜刮,杀无赦!”

“是!”

叛军们涌入了吴起城。

百姓们锁紧门窗, 惊惶地从门缝里往外张望。

大军脚步在黄沙滚滚的路面踏出沉闷的声响。

叛军们接管了衙门, 将什么乡老村正暂且“请”到厢房里待着,吃喝不愁,性命无忧, 只是不能出入,也不能叫人带出一句话一片纸去。

夏翊叫了柱子带些会数算的兵,并城里拎来的两个账房查账。自己则带人去收拢吴起城的守军。

守城将已领自尽而亡。

夏翊吩咐人好好收殓,他找了其副手。

一番商讨, 对方对夏翊这个声名远扬的将军也是敬重有加,再加上城中守军大多心都倒向了叛军, 没费多少力气,吴起的两万余守军便被叛军收编。

夏翊叫人开了城中粮仓, 让大军整肃休息,过一日再上路。

入夜。

毕竟是初战告捷,夏翊也没太拘着手下的兵,叫战战兢兢的府衙下仆带人整治一桌好菜,犒赏大军。

说是好菜,大多兵丁也不过能多分一碗带些肉末的汤。

吴起和嘉安一样,没什么财富。

倒是那些去查账那些,翻出不少漏洞来,一番比对,确认这苦寒之地,竟也能养出这些硕鼠。

柱子抹着汗来报:

“……这城里,官都是朝廷派的,但‘吏’早被三姓四门的大家把持。城西许,城东张,城南城北两大王。就说张家的老太爷,往下数,儿子辈孙子辈,竟然二十多个人待在衙门里头……清水衙门清水衙门,只账上是清水,口袋里都是油水!”

夏翊嗤笑,头也不抬:“抄。”

柱子脸上露出点喜色,应着就要走:“哎!”

“等等。”

“将军?”

“你带人看着,不许私藏一粒米——这库里都是民脂民膏,也不知道是搜刮吴起的百姓几辈人刮下来的。”

柱子脸垮了:“是。”

夏翊听着音儿沮丧,抬头瞪了他一眼:“没说都不能动。不能动我抄他干什么?一半充军需,一半封在库里头,找精兵守着,到时候缓缓给民众分了。但现在不行,秩序没重新立起来,这会儿分东西,容易生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