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琦在公社工作出色,已经得到提拔,如今是革委会办公室的正式干事。之前他只是办事员,并没有完全脱产,一个月只有十来块的工资。现在转成正式干事,完全脱产,一个月24块钱工资,另外还有公社内部发行的粮票、肉票、副食品票等福利。
这在乡下已经是非常出息,所以陆老头觉得他光宗耀祖,陆老太觉得扬眉吐气。陆正琦说要哥哥们回家过年的时候,陆老太答应了,保管不闹腾,一家子好好过个年。
陆正琦和陆二哥从小年那天就轮流去找陆正霆说这事儿,陆正霆说一切林菀做主,而林菀表示到时候再说。
今儿就是大年三十,陆正琦就和陆二哥一起来请他们家去过年。
林菀也没难为他们,爽快同意了,还拎上一条一斤的腊肉,抱上一棵白菜,拎上几斤土豆,再端上两斤面。
陆正琦:“你不用拿东西,家里够吃的。”
他现在是公社干事,有钱有粮票,直接从粮管所买了返销粮,价格便宜,这也算给公社干部的福利。
林菀淡淡道:“一起过年就是一个形式,吃饭我们自然不占你们的便宜,免得有人说嘴一年。”
陆正琦顿时有些尴尬,“不会的。娘和心莲现在知道轻重。”
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她们也不能闹事,毕竟三哥和林菀现在都算干部呢。
陆大哥倒是回来了,可惜他也不能给陆老太和陆心莲撑腰,因为陆正琦说如果他再打大嫂,就不认他这个大哥,也不许他再接近娘和妹妹,免得教坏她们。他态度坚定,老两口听他的,陆大哥和陆心莲自然也不敢折腾什么。
而陆大哥一个秋收被带出去,被磋磨得也不轻,这会儿就跟老了几岁似的,还真没了从前的气焰。
豆花又被调理了,陆明善不管事儿却也不惹事,所以陆大嫂这会儿日子过得还算顺心。
陆二嫂现在不做重活,就在家里做做饭,身体恢复得不错。
目前这个家,除了陆老太、陆心莲,大家都过得还算舒服,也算平静。
年夜饭依然是陆大嫂和二嫂一起做的,她们对陆老太和小姑有意见,对陆正琦却没偏见。尤其陆大嫂,嫁过来的时候陆正琦不大,所以一直真心把他当弟弟,陆正琦对她也尊重,平时也颇多维护。现在陆正琦有正经工作,张罗一家人吃年夜饭,陆大嫂自然支持。
看到林菀和陆正霆带着俩孩子过来,陆大嫂笑着迎出来,拉着林菀和俩孩子去了二嫂家屋里。她悄悄道:“我给你们留了好吃的。”
年夜饭除了包饺子,陆正琦还让炖了一锅土豆蘑菇鸡块,一锅白菜猪骨粉条。比起前些年,这一顿年夜饭算非常丰盛的。
陆大嫂拿了一条鸡腿出来劈开,把大的那半儿给小明光,小的那一半给陆明良,“吃吧。”
小明光没接,却拿眼看林菀。
林菀:“大嫂,这鸡是老四家的吧。”
陆大嫂:“那咋地,好吃的留点给最小的孩子也是应该的,谁也没话说。不都是这样吗,他四叔知道的。”她看林菀有顾虑,就道:“弟妹你不要多想,既然一起吃年夜饭,你带了肉菜和面,并没有白吃谁的,难道给孩子吃半个鸡腿还不行?”
林菀笑了笑,“大嫂做的那就吃吧。”
陆大嫂叹了口气,三弟妹也太小心翼翼了,简直就把婆婆和小姑当成了病菌一般。
陆二嫂也过来拿糖给陆明良和小明光吃,然后让挂儿领他们去玩儿,妯娌三个说说话。
这时候王芳芳探头道:“大嫂二嫂林大夫,可以摆饭了。”
江映月和李金玲回家过年了,王芳芳家庭条件最差,没钱买车票,而且回家也没有她的口粮,所以她就不回家。大队安排了两间屋子,给不回家过年的男女知青住,免得过年大家不方便。王芳芳却不想去,央求陆正琦还是住在这里,陆正琦看她可怜就同意了。
饭摆在正屋,炕上一桌,炕前一桌,陆老头老太太和陆心莲在炕上不动,王芳芳在下面跑腿帮着陆正琦忙里忙外。
她热情地招呼林菀,“林大夫,坐。”
陆大哥和陆二哥已经上了炕,想让陆正霆也去,他却在林菀身边坐下。
陆正霆道:“我听不见,自己能吃饱,你们都不必管我。”
陆正琦也不上炕就在他旁边坐下陪他。王芳芳则很自然地在他身边坐下。
老陆家屋子不大,炕占了大半,炕前就不多宽敞。六七个大人孩子根本坐不下,所以孩子挤在一起,大人也紧挨着。
林菀瞥了王芳芳一眼,她一副怕挤着挂儿和明瑞的样子,大半个身子倒是挤着陆正琦。而陆正琦似乎一无所觉,只管和小明光、陆正霆说话。
“咱们可好些日子没一起吃饭了!”陆心莲提高声音,得意地瞅了林菀一眼,“我四哥有正经工作,现在可是公社干事。咱们家,以后就越来越好啦。”
她一边说话,一边扯着脖子上的新纱巾。这条红色的纱巾是陆正琦送给她的新年礼物,表扬她这段时间乖乖的。她特别得意,几次大声说话想引起林菀注意让她看看。可惜,她喊破喉咙林菀对她也没那个意思,不就是戴条红色纱巾么,谩说大晚上灯光昏暗看不清,就是白天你带条彩虹她也没感觉啊。
林菀的注意力都在王芳芳身上,女人是有直觉的,一点不对劲就能感觉出来。王芳芳算她的徒弟,吃饭的话按理说应该坐在自己旁边,再不济挨着陆大嫂也行。可她,非要挤在陆正琦身边,这就有些说不过去,陆正琦怎么也是她室友的对象,她不知道避嫌的么?
她本来对王芳芳印象不错,吃苦耐劳,学东西认真扎实,在医务室也任劳任怨,不像李金玲那么能挑剔、拈轻怕重。林菀是想好好培养她当助手的,不太明白她为什么突然对着陆正琦使劲了。
难不成除了自己改变剧情,其他人还是奔着狗血小言的套路去的?
客观来说,陆正琦有资本,长得英俊有型,对外敢冲敢闯,对身边人亲切温和,如果不是被迫回乡,他在外面会有发展前途的。
女知青不会随便嫁给乡下人,但是男知青或者陆正琦这样的,还是很有可能的。
她问王芳芳,“李金玲和江知青都回家过年了?”
王芳芳左边胳膊一直都挤在陆正琦身上,心里突突直跳,饭都没心思吃。听见林菀问她,她立刻抬起头来,“是的林大夫。”随即她面色一片低落,垂眼戳着碗里的一块白菜,喏喏道:“我、其实我也应该回去的,出来这么久,也、想家的。只是……路费太贵了,而且家里也、也没有我的口粮。”
她这样说着眼圈都红了,几乎要落下泪来。
陆正琦道:“下乡的知青基本都困难,回去和不回去的也对半,没什么好难过的。争取明年回去也一样。”
王芳芳点点头,飞快地抬手擦了擦眼睛,然后低头吃饭,不敢看林菀,倒是悄悄地离陆正琦远了一点。
林菀淡淡道:“辛苦了。我听说以后下乡的学生更多,还会成为政策,中学毕业就要下乡。到时候知青多了会盖知青点,你们也就不会孤单。”
一开始大队觉得知青来住个一年半载的就要回去,而知青们也觉得三个月半年的就能回城,都没有长居的打算。
过了年,下乡成为常态,他们就得适应了。
王芳芳一听脸色都白了,这和她打听来的消息如出一辙,看来扎根农村是板上钉钉的,不是随口说说的。
陆心莲看她不理睬自己,就给陆老太太嘟嘴。
陆老太太咳嗽了一声,道:“心莲也老大不小了,你们当哥哥嫂子的,是不是得给她安排个工作?”
林菀只当没听见,并不理睬,陆大嫂二嫂没那个本事,知道不是说给自己听,更不接腔。
陆正琦道:“娘,现在大队不缺老师,公社也不缺,心莲得先在家里呆两年。等她大一些,我也稳定,到时候给她看看。”
现在陆心莲还小,他又刚转正,没那个本事给她安排。再者,他答应要先把江映月安排到公社去的。
陆心莲立刻不乐意了,自从四哥心里偏向江映月,她就气得要命,把江映月视为了眼中刺,已经取代林菀最讨厌人的地位了。
可惜江映月比她有脑子,既能让陆正琦站在她那边,还能让陆正琦觉得她为老太太和陆心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