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番外(182)

作者:浴火小熊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本来大家都猜到这次征选一定又是采用匿名票选,那没理由不投给自己人啊!结果,皇帝说所有画放在一起展览,嘿,这还搞什么?搞出争议,皇帝兴致一来再跑来一看,哦,你们给我选的最好的五幅画怎么还不如没入选的?难道说,这就是你们的审美?那你就打包袱回家吧。

大周皇家画院是穆宗大圣皇帝晚年亲自创立。作为个人,他当然有自己的审美,但作为画院的实质领袖,他极力反对所有画师朝一个方向努力,想要发展出百家争鸣,百花竟放的大周画坛。所以,他认为每个皇帝都应该有意识地不显露自己的审美偏好,以防画师们为投所好刻意迎逢。

因此,对于大周历史上许多举止乖张,行为怪诞的画师,画院显示出了极高的包容。

但唯有一条是不行的。你一个画师,要是没搞艺术的心思,光想搞政治,搞党派,嘿嘿,那你就回家吃自己吧!连我朝文臣们都不敢结党,你一个画师还挺嚣张哈。

众位拥有投票权的画师一听这三十二幅画都会被放在一起公开展览,就明白了,皇帝这次征选的思路,完全秉承了穆宗大圣皇帝建画院的方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定程度的公平。

于是谁也不敢搞怪,默默取了选票,再认认真真默然在心中评品取舍,填好自己选中作品的编号,陆续将选票投入小太监抱着的木箱中。

不一时,投票结束,不少画师仍留在堂中评品。

小太监请画院首座黄太昌、四品供奉李秀邦和一位宗室中人一同验票,当众唱票,宣布了哪五幅画得票最多,命人取下包好,送去宫中。

瑶光对于画院中的这番争斗毫不知情。

她自信满满,有种当初艺考交卷的感觉,好放松好开森啊!

考完了当然得放松放松犒劳自己啊。交上画作后,她跑去碧水江汀二楼跟刚回山上的女冠们织着毛线吃着蛋糕唠嗑听曲儿了。

女冠们陆续回到山上后,碧水江汀再度热闹起来,二楼一度都坐不下了。

瑶光干脆规定,今后每月的朔望两日和每一旬的第一日,只招待女客,男宾勿扰。

男道士们一听这新政策立刻纷纷喊不平,聒噪不已。还有人气得放狠话,再也不来了!难道梨溪山上再找不到第二个听书喝茶吃点心的地儿了嘛!男宾们在楼下聒噪的时候,楼上的女宾们冷嘲热讽道:看看,看看,就只是一个月有五天不接待男宾,你们就跳脚成这个样子,大喊不平,我们女人不能科考不能做官,连独力成户都难得很,我们有说什么吗?哦对了,前朝还让女子缠足呢!天足给折断,终生成了残废,也没见你们出声啊!真是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不觉得痛。

男宾们没法反驳,但是气啊!当即有人号召男宾们联合起来抵制碧水江汀。

瑶光也不理会,大笑道:“好啊!你们不来,往后男宾们还不用拿牌子排队了呢!”

过了几日,每到男宾开放日时,帮工们还是得提前发牌入场。

于是,号召男道士们群起抵制碧水江汀的几个人,过了几天,又灰溜溜跑回来,又去排队拿牌子了。瑶光也不刻意羞辱他们。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转眼到了二月十五这一日,瑶光正在灵慧祠打卡每日工作呢,清芷急匆匆跑来,一脸喜色,“师叔!大喜!宫中来了特使,你画的圣像被皇上选中了!”

瑶光虽然自信膨胀,但真听到自己拔得头筹时还是愣了半天,薛娘子等人拽着她给安慈太后灵位拜了拜,“大喜!大喜!多谢太后在天之灵庇佑!”

瑶光像个木偶似的懵懵然被众人簇拥着到了堂前,见来的不仅有崔旺,还有两个留着长胡子的官儿,老郡主说是画院的供奉,那位黑黑瘦瘦的姓李,另一位白胖子姓楚,都是当世丹青大师。

瑶光忙和这两位画师见了礼。

那姓楚的胖子很是客气,姓李的那位倒有些倨傲。不过,待崔旺满面堆欢跟瑶光说话后,他也就对瑶光很客气了。

崔旺一向口齿伶俐,言谈活泼,他一会儿说太妃想念瑶光,只盼雪化了她能去王府玩,一会儿说皇上见到她所画的安慈太后圣像后几欲落泪,当即命人取了香烛供奉,说得老郡主觉得与有荣焉,指着崔旺笑道,“这个小活狲,这张嘴是不是吃了蜜蜂屎了?”笑着便叫清芷拿些好东西赏他。

老郡主让侍女们上了细点香茶,请众人到她的起居室坐了,大家又谈论一回这回选画的事情。

因在座众人都有品阶,崔旺不敢坐,推辞了几次,最后只用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坐了。他笑眯眯听两位画院供奉和老郡主、瑶光说话,一句不插嘴,只在众人说到这次在画院办画展的事时才道:“皇上已命人选了日子,就是这个月二十日,不知韩道长届时会不会去画院?”

两位画师互视了一眼,都有诧异之色,然后,李画师才笑道:“对呀,还请韩道长赏脸。您若不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楚胖子还说:“我们画院中不少人都盼着能和您探讨呢。”

李画师笑得勉强,还是附和道:“是呀,是呀!”

瑶光还未接话,老郡主呵呵一笑,“自然是要去的。不知你们到时候,是只让画院的人来看啊,还是……我们宗室中人也能去啊?这样吧,我跟皇上说说,干脆叫六品以上的官员命妇、宗室公侯都能进去看吧!”

李楚两人唯有干笑而已,崔旺忙道,“老祖宗,您这主意好,我回去跟圣上一说,准成。”

送走了这几人,老郡主叫瑶光把象征荣誉的旌表收好,又一起大略看了看赏赐之物,除了金玉玩物还有许多难得的颜料,泥金,胶漆等作画用的东西,其中有一套四个旧窑水盂,颜色形状各不相同,难得至极。

老郡主是个识货的,拿起其中一个紫灰色的水盂道:“这是虞朝蜀王旧窑烧的。全天底下统共也没几个了。”

瑶光一听我去,了不得!三四百年前的古董!“天哪,这我哪敢用啊!”

老郡主笑道:“宝剑配英雄。除了你,这世上哪个善丹青的人还配用。”

瑶光犹自沉浸在巨大成功带来的意外和欣喜中,有点蒙圈,“皇帝陛下这次赏得也太重了些。”

老郡主笑,“重什么?他是看在安慈太后面上赏你的。应该的!”

第117章 论战

翌日崔旺果然又来了灵慧祠,说皇上觉得老郡主这主意极好并且还在老郡主的提议上又开了特例自本月二十五日起,每月逢五之日无论士庶,均可进画院展厅参观,此事着画院首座等去办。

让“首座等商议着办”的意思就是叫他们订个票价之类的章程,自己定价那些在开放日负责讲解或是单纯看场子的人有了钱拿免生怨气。

瑶光暗道这皇帝真的深谙不能光让牛耕田不给牛吃草的道理。看之前皇帝叫停李静微她爹把扫黄搞大的事就知道,这位景和帝,是个懂得经济学的皇帝。要么就是身边某位宠臣是个经济学家。

丰荣公主、广泰公主、清河公主等也得了瑶光拔得头筹还要到画院接受奖状表彰的消息,纷纷派人到灵慧祠送贺礼都说要等二十日那天到画院给瑶光捧场增光。

老郡主对信使们笑道“增光是肯定的,到时怕还要咱们压压场子呢。我瞧那帮画院的无能之辈似乎对我徒儿还挺不服气的呢!”

瑶光在一旁急得向公主们派来的人摆手“姐姐们,回去可不敢这么说!”

要是真按老郡主的话头这么一说,火上浇油,怕几位公主到时候不是去捧场而是去砸场子的。

老郡主冷哼,“你瞧着看好了。”

到了十九日瑶光拜辞了老郡主,带着薛娘子、竹叶、沈婆子等人,先去京城拜见太妃。

太妃见了瑶光喜得几乎没掉出泪,问了老郡主安好后,便搂着她抱怨起来:“你说说,这六郎怎么回事?哦,全天下就剩他一个能干的了?渤海平叛我也就不说了,是得有个宗室里的人看着,可陇西那雪灾哪用得着他呢?他这辈子哪遇见过这种事呢!他也不想想我多大年纪了?还能陪着我过几个年?去年不在,今年又不在!”

瑶光很自觉,端王跑去陇西这事和她跟十七郎的“奸情”脱不了关系,但只得安慰太妃说,“赈灾救命,一如行兵打仗,必得有个有远见有威望的人方能震慑统筹。且不说那些地方官员乡绅,单是那些大商会的人怕就不好相与。听我师父说当年陕南雪灾时,犹有许多奸商巨贾大发天灾钱,哄抬物价,害得许多人为了一床棉被或是一锅热粥卖儿女或是自卖自身的,是为人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