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太阳升起[无限流](19)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们显然非常熟,不时斗口,又要灌酒。席间聊起闲话,什么酒吧有人下跪求婚,女方拒绝,男生很没面子;有人买股票,行情不好,亏了百分之三十;有人计划带家人出游,暂定青岛。八卦也很丰富,同一别墅区的某某巨星开着劳斯莱斯,地产老板买两栋相邻别墅分给小三小四....

倒像闲来热闹的哥们,和黑暗中涂满淤泥、握紧武器的众人可沾不上边。叶霈暗自嘀咕,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饭后运动依然是打牌,这次换成麻将。正礼貌称赞瑶瑶“羊排真香”的叶霈见骆镔放下茶杯招手,便跟着过去:正经事来了。

走廊尽头是间视听室,长桌两侧摆满椅子,茶杯还在,像刚开完会的模样。随便找张椅子坐,两分钟后一张方方正正的古代城市俯瞰图赫然占据整张屏幕。

城墙是青绿色的,一座巍峨宫殿立在城市中央,西侧矗立一座高塔;四条宽敞大路从宫殿四方延伸出去,径直通往城墙边缘的四座城门,也把整座城市大致分为四个正方形区域。每个区域又被稍细些的道路贯穿分割,越是靠近城墙,道路越细如蛛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房屋庭院分布其中。

所谓的封印之地,倒像一面纵横交错的黑白棋盘。

“4月19号之前背下来。”骆镔用笔点点笔记本屏幕,加一句,“不用照相,一会儿都给你。”

“咱们在哪里?”叶霈把手机放回衣袋。

地图被切换成另一张,皇宫、房屋全部略去,只剩深绿蛛网般细密纵横的道路;四大干道和中央区域宽阔些的道路两侧标志着小小红点,显然便是熊熊燃烧、不时噼里啪啦作响的火盆。

就像北京城,四环以内修建路灯,四环以外和郊区就只能靠月光了--倒霉,还是个红月亮。

骆镔指指地图左下角也就是城市西南方,相对靠近城墙的某处庭院,“这儿呢。”又指指一处比前者更靠近城市干道的位置,“跟这儿遇到你。”

如果把城市西南角为起点朝王宫画一条连线,众人落脚庭院在四分之一处了。“元宵节那天,我应该在....”她用笔往靠近城墙一寸的位置点点,获得他的首肯。

“叶霈,你命好,有人上来就落在蔓藤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他感慨着,匆匆浏览文件夹,又点开一张图:“阴历十二月。”

整座古代城市被红褐云朵覆盖着,令人心里烦闷;唯有中央皇宫一小块区域依然青绿如初,犹如沙漠绿洲,又像一块稀世绿宝石。

如果整座城市的那迦、四臂那迦没朝着那里聚集就好了。

这念头并不美好。必须尽快弄清楚“闯宫”怎么个闯法、“一线天”怎么个过法、“封印之地”到底多大、为什么所有人躲在黑暗建筑物,而不是随便找间房屋钻进去--叶霈记得元宵节初次打量房屋的情景。墙壁并列几扇窗户,大门紧阖,几根红褐藤蔓顺着屋檐挂下来轻轻飘荡。院落角落深井黑洞洞,不知道通到哪里,地底下?还是....阴间?窗户像怪兽眼睛,盯着她时不时眨呀眨。

“骆镔,阴历十二月会怎么样?”她想起前晚对方的欲言又止,身体前倾紧紧盯住他眼睛,“除了那迦还有什么怪物?你们怎么过来的?”

有那么一瞬间,面前这个铁打的男人满脸畏惧神情,夹杂着绝望、后怕和胆战心惊,霍然站起身;他像是想离开,双脚却没动地方,半天才简单地答:“长虫。”

长虫?巨蛇?到底有多大?呆呆望着骆镔的叶霈满脑子都是《新白娘子传奇》,每年暑假都跟着外婆重温,张口就是“西湖美景”

“叶霈,你要是听我的,就先甭琢磨这些。”他声音恢复平静,“六月份闯宫,七月份一线天,你算算还几天?要是过不去,就得等明年了。”

脚步踢踢踏踏,有人大摇大摆进来坐下,正是大鹏。“叶霈,多大了?有男朋友没有?”

她假装没听到,骆镔大概想活跃活跃气氛,故作轻松地说:“对了,你还上着班呢吧?赶紧把活儿辞了,咱们这儿管发工资。”

还不等她回答,大鹏抢先道:“姑娘,听我一句劝:有男朋友的话好好和人家聚聚;没有的话赶紧踅摸一个。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再不享受享受可就来不及了。”

第16章

2019年4月4日

脸庞仿佛红苹果,黑黝黝的大眼睛明亮有神,白白瘦瘦像是又长高了--还没通过出票口,人流中的叶霈便远远看见巴着栏杆朝这边张望的小琬,高兴地挥舞手臂。

“师姐。”小琬疾步扑过来,下巴靠在叶霈左肩;仿佛分别不是三个月而是整整三年似的。

要是我死了,妈妈还有弟弟和继父,可就没人关照小琬了。叶霈眼圈一热,也紧紧搂着师妹不放,半天才安慰着拍拍她背脊。“回去说,很多东西给你看。”

尽管话是这么说,电话也沟通过很多次,小琬依然耐不住好奇,刚上出租车便小声询问:“北京那些人服不服?有没有人挑场子?我帮你压阵。”

叶霈心里热乎乎,左手虚劈一下,“安啦,搞的定。”

每次回到师傅家中,叶霈亲切之余,总有一种时光逆转的恍惚感。庭院树木冠盖如伞,地下竖着两套梅花桩,十数个真人大小的假人分列其中,要害穴道都有深深印痕;沙袋、木制兵器倚在墙壁,真家伙则藏在室里。门前拴着一只大黄狗,见到小琬摇头摆尾亲热极了,叶霈嘛也算熟人,扔个肯德基鸡腿过去便友好多了。

往日回来叶霈总要热热身,和师妹对对拳脚,今天却早早把后者拉进大门。“你快看,小琬。”她急匆匆解开衣裳,露出背脊:“我背上。”

很久得不到答复,叶霈心里打鼓,只好从镜子里回望:小琬正紧紧盯着自己背脊,脸庞都快贴上来了,神情又是困惑又是沉重。

“师姐,不行。”几分钟之后,她沮丧地答,松开抚摸叶霈背脊的手掌,像是生怕惊到什么似的--在叶霈眼中,黑蛇金鸟明明都在她掌下。“我什么也看不见。”

叶霈一颗心渐渐凉了。有咖啡厅老板做先例,别人看不到也不足为奇;可小琬跟随师父一十四年,得了师门衣钵真传,比自己二次拜师的可强得多了--在她心中,小琬若是不行,恐怕真完蛋了。

“算了。”她沮丧地拉起衣裳,有点束手无策,半天才说:“看看师傅去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带着暖意的春风从叶霈脸侧拂过,既舒适又惬意,用力把自行车蹬得更加快了;身侧骑行的小琬看上去没费力气,却总能轻轻松松跟在她身旁。

长眠之地是师傅亲自挑的。几年前师傅带着小琬在市里走了个遍,选中一处靠近山林的温泉陵园,倒令叶霈有点惊讶:落叶归根的师傅原打算埋骨深山,与苍松翠柏为友,还是自己外婆念叨“两个孩子惦记”,这才慢慢改了主意。

墓地清净一隅,望着面前简简单单刻着师傅和师公名讳的墓碑,叶霈把背包放在旁边,和小琬忙碌着擦净尘土又用清水冲洗,这才开始摆吃的。带来的苹果提子,稻香村萨其马桂花糕和牛舌饼,师傅爱吃的蛋卷腊肠,再沏好热茶、酒水。

初次见到师傅那年,叶霈七岁。彼时父亲听说师门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前辈踏足本地,按礼数跟随长辈拜见。传言那位前辈性格古怪,辈分又高,早就不太见人了,想不到那次心情极佳,居然首肯。各位后辈都带着门人子弟,父亲也带着平日看他练功的叶霈过去,打算长长见识。

不知什么狗屎运,叶霈居然被前辈看中了。当时她老人家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清早来到家中,先摸摸叶霈筋脉骨骼,在墙壁高处画条直线让她全力跳起去摸,又用最快速度奔跑百米。数种小测试之后,前辈见了母亲一面,这才问叶霈:“你可愿拜我为师?”

不等小叶霈反应过来,大喜过望的父亲便忙不迭应了,又推女儿磕头,自己也伏地行大礼:“拜,拜!”

叶霈懵懵懂懂,只知道面前这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是位了不得的大人物,磕了三个响头,喊声“师傅。”

师傅慈祥地摸摸她脑瓜,递来一把颇有年头的小木剑,“好孩子。”

是把剑!跟着奶奶把各版本《射雕》《天龙八部》看了又看的小叶霈兴奋地紧紧攥在手里,“师傅师傅,你有多厉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