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71)

作者:狐珠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面就由白晨超负责。

今年秋收的时候,老家那边的县城领导还特地跑来省城感谢兰芝和沈寄言,据说是因为他们带过去的优良稻种和玉米种子,让那边的县城大货丰收,粮食产量几乎翻了两倍,大家心里都非常感激。

刘二娘赚了不少钱,在省城这边买了一套大房子,准备回去接刘家的几个老人到城里来住。不过可能刘太爷等人是从那个特定的年代过来的,他们不愿意到城里来,生怕丢了乡下的地。在庄家人的眼里,就算再有钱,也不能丢了土地,只有土地才是农民立足的根本。

刘二娘没有办法,又只好一个人回到城里,毕竟城里这边的饭店还要人照应。好在几个老人答应等入了冬,土里的农活没那么多的时候,他们愿意到城里来小住一段日子。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兰芝也到了分娩期,生小孩果然就像从鬼门关走一趟一样,生了她和沈寄言的小孩之后,兰芝今后再也不想生孩子了,这种罪果然不是人能承受的。

她也不知道原主是怎么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生了三个小孩,兰芝感觉自己生一个都快要了她的命。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无痛生产,兰芝在产房痛了一天才把孩子生下来。

月色幽幽,照在青砖黛瓦的四合院,庭院一角的腊梅悄然绽放。

梅树下的人怅然伫立许久,沈寄言刚哄完小孩睡觉之后,慢慢朝树下的人走过去,牵起树下的人,“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不要站在这外面,小心感染了风寒。”

“我已经穿的够多了,不会那么轻易感冒。”兰芝回过头,淡淡的看了沈寄言一眼。

掌心的手还算温热,沈寄言便放下心来,看兰芝还愁眉不展,沈寄言便道:“还在为老家来的信烦恼?”

“没有。”

“还说没有,都在这里站了半天了。明天我陪你一起回去把事情处理了吧,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可别为这种事情纠结。”沈寄言劝慰道。

今天刘兰芝的兄弟突然给他们来信说刘兰芝的母亲病重,那兰芝回去看一看。

对于刘兰芝的娘家人,兰芝心中也非常复杂,在原主的记忆里,其实刘家的人对原主并不好。在这种物质缺乏的年代,大部分女性在家里的地位都不高,而亲缘关系也显得特别的薄弱。

所以,当原主让娘家人求助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原主当成自家人。

然而她现在占用了刘兰芝的身份,与刘家那些人到底还是有血缘上的关系,这是她推卸不掉的责任。

“嗯,那我们明天回去吧!就算我和他们没有相处之情,但我这副身体到底是他们生下来的,怀胎十月可不容易。”兰芝释然地笑了笑。

她现在也是亲自怀胎十月生小孩当母亲的人,知道其中的苦楚。

在原著中,刘兰芝的母亲确实也活不久了,不知道现在会不会有什么改变。在小说里,刘兰芝母亲的丧事作者也曾有交代,因为在这场丧事上,刘兰芝也应该分摊一些丧葬费,可惜书中的刘兰芝拿不出钱,因此还被兄弟姐妹羞辱了一番,所以兰芝接到他们的信件,才会这么踌躇。

有时候兰芝觉得这个时代的人和思想非常的可笑,很多人迂腐迷信,然而他们还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就拿丧葬这种事来说吧,人都已经死了

,还把丧事办得那么豪华,花重金买棺材做法事,仿佛搞得越隆重,就越彰显自己的孝心。

第二天早上,兰芝和沈寄言跟小梅说了要回到乡下一段日子,这几天沈莉会过来和他们一起住。

小梅小英现在也长大了,越来越懂事,在这些方面倒用不着兰芝和沈寄言操心。兰芝和沈寄言就带着三个月大的沈无瑕一起回了乡下,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回去也是麻烦一堆,路上还要带许多换洗衣服和尿布。

这还是兰芝第一次去刘兰芝的娘家,说起来刘兰芝的娘家比金沟村还要落后一些,这边靠近大山,一到冬天就白雪皑皑,因为光照不足,水稻的产量也不是很高。

兰芝和沈寄言一路问着找到路到了刘家湾,这边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刘姓,听说刘兰芝现在赚了钱,在省城里当着大老板,刘长国到处都去吹嘘,现在兰芝一回来,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

刘长国看着沈寄言开着车到他们这边的山脚,一场热情的跑去迎接,路上又不免找兰芝诉苦。

“兰芝,我知道以前我们对不起你,但是你妈没有多少时间可活了,现在连床都下不了,家里为了医治她,钱都花光了,连买药的钱也没有。当初我就说让老大老二跟着你一起去城里,在你手下找点事做,说不定现在还能有点结余……”

“医生说了她是什么病吗?”兰芝不想听刘长国那些没用的牢骚,直接问道。

“我们这边的医生压根检查不出来,听说你妈这种病叫癌症,是没有办法医治的,我们也只希望她剩下这些时间少受点罪。”刘长国说着,不免又叹了一口气,看得出来这老两口的感情还是有的。这次再见刘长国,刘长国明显都沧桑了几分,兰芝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她平时嘴巴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她也是个可怜人,这一辈子都是苦过来的。她生病这段日子一直都在念叨着你,你到底是她生下来的,母女之间哪里有什么隔夜仇。兰芝,现在你妈也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你一会儿进去见着她,就好好陪陪她,多和她说点好话,你以前的性子也该收敛一点……”

兰芝:“我知道。”

到了刘家之后,沈寄言带着孩子在外和刘家几兄弟寒暄,兰芝则和刘长国一起进屋去看刘母。

第62章

原主的记忆有些模糊,眼前这处低矮的房子和留在兰芝记忆里的娘家还是有不少出入。在原主的记忆里,刘家虽然低矮拥挤,但是也很热闹。

不过兰芝跨过低矮的门楣走进去的时候,这里的房屋到处都是漆黑一片,房间里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照顾躺在床上的人。

这个小女孩儿是刘老二的大女儿刘若梅,因为没有人照顾刘母,刘若梅只好辍学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着家里减轻负担。

说起来这个年代的女性确实很惨,重男轻女的观念害了不少女性,尤其在这种落后的地方情况更加严重。按理来说,刘若梅肯定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因为家里穷,又觉得女孩读书没有用,只好被迫辍学。

“三姑,你来了。”刘若梅见着兰芝,羞怯的招呼了一声。

兰芝对她点点头,“是你一直照顾奶奶?”

“嗯,爸和大伯他们去外面做事了,妈和爷爷他们还要做山头上的事。”刘若梅小声解释道。

床上的人听到声音睁开眼,“是老三回来了呀!”

许久不见,刘母全然没有了上次在金沟村时的健朗,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一张老脸布满了皱纹,看上去非常虚弱。

兰芝走过去,对着床上的人一时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说了一句:“你好好休息!”

“我整天都在床上躺着休息,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现在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还以为你还在生我的气,不肯回来看我最后一眼。”刘母说道。

眼前这一份亲情是真是假,兰芝也分辨不出来,“你不要想太多,明天早上我和寄言带你去城里看一看,乡下的医疗条件不够,检查不出所以然来。”

“哪里敢去县城看病,你的两个兄弟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手上哪里有那么多钱?就在这乡镇上拿一点药,他们都已经负担不起了。”刘母叹气说。

“不用他们负担,他们出力就行了,钱的事情我和寄言想办法,你就安心休息吧。”兰芝道。

刘家这两兄弟是不是真的没有钱很难断定,老二这一房可能穷些,但老大那一房手上却是有些钱的,刘大嫂的娘家那边是大户,刘老大也有一些技术活,在乡下也能挣一点钱。

只不过要让他们花大价钱医治刘母,他们愿不愿意就很难说了。

兰芝现在倒不担心钱的问题,只是想着她和刘家的关系以及原主在刘家曾经承受过的那些委屈,心中多少有些不痛快而已。

家庭伦理始终是一出无解的难题。

刘母听说兰芝肯出钱给自己医治,脸上立马浮现出一丝笑意来,“我这一身老骨头迟早都是要进黄土的,何必花那些个冤枉钱,你今天肯来看我,我就可以走得心安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