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番外(118)

刘太医的孙子今天也过来贺寿,顺便把给小七和王嬷嬷配的药也一并带来,因身边的小厮都派去帮忙搬寿礼,李楚只好自己先拿过来。

小七交代芳绢把药拿回去,两口子一道返回东府,就在这个过程,夫妻俩碰到了一个熟人——梅婉玉,已经成了魏家妾侍的梅婉玉。

场面谈不上尴尬,却十分冷场。

在魏家那位主母的“诉说”下,如今京城内眷中,谁人不知这个被李家送出去,三次改嫁到魏家的小妾梅氏?

李楚大约是故事里头最冤枉的一个,连根手指都没碰她,媳妇还差点被害得一尸两命,如今竟要被编排到这种闲话里,再看到她,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准确的说是连看都没看她一眼,拂袖而去。

在李楚经过时,梅婉玉微微屈膝行礼。

李楚一走,只剩下小七和梅婉玉面对面。

小七对她改嫁的事原本只有感概,回京听说了很多流言蜚语后,又有点生气,外头流传的那些荤话实在不堪入耳,什么李、魏两家几十年王不见王,如今终于成了“姻亲”。

无端成了别人嘴里的谈资,莫说一本正经的李楚,就是一向想得开的小七都觉得憋屈。

因此她不想理会这个女人,更不愿跟她同时出现在公众场合,转身想往樊姨娘处先坐坐——樊姨娘有孕在身,黑氏没让她出来招待客人。

“夫人这是惧了外头的流言?”见小七转身要走,梅婉玉拿话挡了她的去路。

小七顿一下后,缓缓转过头,看向那个女人,上下打量她一眼,早已不见了昔日一直素白的装扮,取而代之的是一身锦绣,满头珠翠,大约是她如今的夫君喜欢这种装扮吧?“你到不嫌累。”一语双关。

“与夫人比,我的确算是清闲的。”能从妾侍成为西府的当家主母,恐怕她比她更累,“因为夫人一席话,梅家落得如此境地,想必夫人应该解气了吧?”梅家的落败就是从那年恒哥儿丢失的事开始的,她一招栽赃陷害,让梅家失去了李宅的信任,不但解决了她和大堂姐,还葬送了整个梅家,的确是好手段。

小七勾唇笑笑,看来她这次回来是“复仇”的,“倒因为果,你们梅家在邪说歪理这方面果然是独树一帜。”放她回梅家,不追究她对她做得事,原本是为了息事宁人,结果人家不但不感激,反而还觉得自己没错,看来她这好人是白当了。

匆匆一面,短短两句对白,忽然让小七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是同情不得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蔓糖霜笙 22瓶;WEI、悠贤 10瓶;28314659 6瓶;飞雪、213、26306640 5瓶;哎呀呀~ 2瓶;倚楼风、石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七十三 绯闻

梅婉玉的男人叫魏贺楠,魏贺楠是魏寮的堂叔,魏寮跟李楚是太学的同窗,二人同年入学,同年入仕,同是各自家族栽培的对象之一,属于那种惺惺相惜的竞争关系。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魏贺楠要比李楚长一辈。年纪倒也不算大,四十一二岁,膝下二子三女,皆是发妻刘氏所生,原本家中还有一妾,后因他长期在军中任职,妾侍便被妻子打发了出去。

梅婉玉委身于他,据说是梅家一个堂兄做得媒,当时是因为魏贺楠酒后吐真言,嫌家里的妻子实在管得太严,原本那个小妾,入门三年,他连见都没能见上几面,平时伺候他的也都是些婆子,稍微年轻点的媳妇都没有。在家里时,偶尔让丫头帮忙倒个水,妻子都得打那倒水的丫头一顿,天长日久,不但他觉得没意思,下边人也得吓得不敢靠近他。

梅家那位堂兄就趁机撺掇了几句,既如此,何不娶一房外室?反正他也是常年不在家,外头总要有个人伺候起居,正巧他有一个远房堂妹,因受不住丈夫的常年打骂,在娘家的支持下和离了,年纪在二十出头,为人温柔可人,样貌才学都上佳。

在酒精的催化,以及长年憋屈不得发的心理下,魏贺楠便应了这个馊主意。

酒醒之后,他应该也是后悔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出军营,也没去见那个外室,直到某个雨夜,因躲雨回去了一趟……

从此之后,梅婉玉便成了魏贺楠的外室。

不知是梅婉玉的美貌折服了他,还是她解语花般的温柔性情温暖了他,亦或长期被妻子管得太严造成的逆反心理,总之这个人到中年、魏家响当当的汉子是再难离开这个外室了,调任后一直将她带在身边,甚至最后还将她带回了家里。

妻子的反对不可为不坚决,甚至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但魏贺楠顶住了,用他钢铁般的意志为柔弱的梅婉玉撑起了一片小天地,此后的日子也一直住在她屋里。

刘氏几次三番闹上门去,动辄一顿毒打。

最后的结果就是魏贺楠给梅婉玉单独分派了一方院子,并单独安排下人管理,不与大房来往。

刘氏去找婆婆做主,婆婆也教训了魏贺楠,然而一方面刘氏强名在外,梅婉玉也的确找不到错处,另一方面,儿大不由娘,到了魏贺楠这个年纪,又有官位在身,对于母亲的话早已只是听听而已。至于魏家主宅,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空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更别提儿女了,哪个儿女有胆敢去指摘父亲?!

要强了半辈子的刘氏终于无力的发现,除了谴责,她对那只狐狸精一点法子也没有。唯一能让自己舒服的途径就是诉苦,没完没了地向所有人诉苦。

结果就是,魏贺楠调职后,以最快的速度在京城”声名鹊起”。

不但如此,还牵连了李楚,据说这梅婉玉曾是李宅的妾侍,随着李楚从嘉州归来,各种“秘闻”也随之甚嚣尘上。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易,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幸福些,只能用别人的不如意来衬托,如此才会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个说法。

以上就是吴少君为小七收集的梅婉玉在魏家的崛起过程,有些事是听别人传的,有些是正面听刘氏自己说得——有两次茶话会她没躲开,被刘氏捉了个正着,知道她是李宅主母的堂姐,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什么私密话都敢跟她说。吓得吴少君每回出席这种场合都得先打听刘氏会不会去。

未免小七被人看笑话,吴少君再三叮嘱,以后尽量躲开那个魏刘氏,省的让外头人看笑话。

可很多时候,躲解决不了问题。

******

腊月里,莫宅因袭爵一事大宴宾客,特意下了帖子给李家,请李老太爷亲往赴宴,因老爷子身体欠佳,便让儿子带着几个孙子前往祝贺。

女眷这边,梅氏在秦川“养病”,黑氏便带着赵氏和小七前去赴宴。

很不幸,小七在宴会上被魏刘氏给逮到,众目睽睽之下,人家过来打招呼,没理由不应答,最终,二人寻了个僻静的亭子坐到一块儿。

魏刘氏四十出头的年纪,眉目稍锐,脸颊微削,样貌算得上清秀,衣着与她的年纪比,稍显艳丽。小七着重看了一眼她头上的发饰,点翠步摇、镶珠点翠钿儿,发髻侧首还簪着两朵金累丝的牡丹花。这让小七联想到了前日见梅婉玉时,她的打扮——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同是一种打扮,那男人的审美可见一斑。

听说那魏贺楠是妾室所生,自小养在乡野,至十四五岁时才得以认祖归宗,所受的教养肯定比不上其他同宗子弟,也就难怪喜好会这么不同。

一个从小受苦,好不容易得志的中年男人,其要抒发的不平和愤怒会比年轻人更加澎湃。

这一次,梅家倒是选对了人。

就在小七打量、思索的时候,魏刘氏也在打量她。

只见这李宅的西府主母,上身着缕金牡丹的月白缎窄袄,下身着宝蓝折裙,头上饰物不多,只一支凤头钗,并一只蓝宝石发扣,眉目如画,笑容可掬。无论模样还是身段,都比梅家那个狐狸精受看,难怪能挤掉那只狐狸精被扶正。

二人寒暄几句后,魏刘氏很快将话题带到了梅婉玉身上,开头很委婉,越到后头越收不住情绪,连一些闺房的私密话都说了出来。

小七起先还能维持着端庄的笑容,后头渐渐收拢了笑容,端起一旁的茶碗饮茶,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