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39)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传荣和张传福知道不能让张传华开口,便由张传福替他说道:“大人呐,我们张家和韩夫子一商量,觉得王栓儿十来岁的娃儿,他一个人哪能做得成这样的事儿呢?镇上肯定有人给他出点子呀!为了咱一村的乡亲着想,一定得把这昧着良心犯法的人揪出来!所以二哥他就跟着王栓儿进了赌坊,果然……”

张传福把手一指王祯:“这恶人和王栓儿搭伙,骗着我二哥赢了两把,就开始让他输钱,待那钱输光了,这什么王祯就写了张字据,要借给我二哥一百两银子……”

“大人!”王祯不顾彭知县不让他

随便开口的命令,忍不住出声辩解道:“小人想起来了,这张传华确实借了小人一百两银子,可他说是去做买卖的,和赌博无关呐大人!”

“哦?字据呢?”彭知县直接一伸手,对张传福道。

“字据在此!”张传荣双手把一张薄纸递了上去,道:“知县大人,此字据既能证明我二弟不曾向他借钱,又能证明这是在赌坊里立的,您一看便知。”

彭知县拿过纸来,略扫一眼,愤然将身旁桌案一拍,高声喝道:“王祯!你一个读书人,不知道好好做文章,光宗耀祖,却竟然做出如此危害乡里的事,你自己看罢!”

说罢,他将那纸递给差役,差役又拿到王祯面前,张皓文从前头一瞧,心里忍不住暗笑了几声,原来那一张纸是借据不假,可是本该张传华按手印的地方,却是鲜红的一个骰子印儿。

王祯方才就觉得有些不妙,心里一惊,方才记起,当时写罢借据之后,张传华一直犹豫不决,在场里头溜达,忽然张家兄弟就出来把他们几个拉到外面去了,恐怕就是在那时候,这张老大拿场里的骰子盖上戳了!

王祯颓然倒在地上,心里在止不住的骂娘,他原本也不是这大明朝的“原住民”,而是现代社会里的一个小混混,好在,他为人机灵,懂得左右逢源,捧高踩低,这些年已经越混越好,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坏事做得太多,竟然一天晚上出来喝酒的时候喝的醉醺醺的一下子被车撞飞了,等他醒来,就成了这个半死不活的王壮——王祯——王永祥。

眼下,他虽然嘴上还在不停的狡辩,气势却全都没了,在旁人听来,只是瘫在地上胡嚷嚷而已。

他瞟了一眼身旁的王栓儿、王老三,一群拖后腿的没用的家伙!都是他们害的!王祯喊累了,气的干脆趴在地上装起可怜来。

彭县令可不吃这一套,当即宣布道:“都给我听着,《大明律》规定,‘凡赌博财物者,杖八十!摊场钱物入官!’你等不仅自己赌博,还诱骗乡民入赌坊,罪加一等,杖一百!王祯童生名分革除,永世不得为官!”

这一句话刚一落地,王祯翻着白眼彻底昏死过去了。王栓儿先是一愣,随即杀猪般哀嚎起来:“爹呀!不能打我呀,一百棍子会把我屁股打烂的呀,爹!大伯……”

王老大见此局势,赶紧把王老三一拉,哆哆嗦嗦上前跪下,道:“大人呐,小人兄弟确实是让栓儿去找他堂哥学手艺的,咋……咋能给弄到赌坊去了呢?!大人明察,小人觉得,要论骗娃儿们赌钱,肯定是镇上这王祯的主意呀!栓儿他,他也是被骗的,他才十五,一百杖会打死他呀!”

反正王祯已经昏过去了,况且他爹是入赘镇上,把啥事儿都往他身上栽就对了,这样才能保住天赐村整个王家名声不受损害,娃儿们的前途不受影响啊!

“是是是!”王老三如梦初醒,如捣蒜一般砰砰砰不停磕起头来:“大老爷明察,大老爷明察……”

彭知县倒是不相信他俩的鬼话,但看着外头黑压压一片赶来的王家族人,他不得不思量着做出了决定:“你二人言之有理,这王栓儿想来也是受害者,只是他助纣为虐,本官不得不惩戒一二,以儆效尤!就罚你们带回自家祠堂,打二十板子,然后再好好管教,至于王祯,你们几个将他带回县衙发落!”

衙役们把昏死的王祯拖了下去,王家也把王栓儿连拉带抬的弄走了,只剩下张家几人行礼之后,也跟在众人后面离去,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平静。

张传华步履蹒跚的被张传荣和张传福架在中间,可见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不过经此一事,张皓文觉得,他和刘氏肯定恨透了王氏,而且再也不会随便上当受骗了。

“唉!”彭知县干脆遣散了

那些学童,和韩景春一起坐在斋房里聊了起来,韩景春只留了张皓文一个在旁边替他们端茶倒水,至于张皓言和张皓方,早就心不在焉飞也似跑回家看张传华去了。

“我这为官数载,也算是兢兢业业,谁知道治下竟然也有人私设赌坊,真是……”彭知县叹了口气,随后,目光又落在了仍然跟随韩景春身边的张皓文身上,张皓文方才的表现已经彻底让他忘记了这个孩子的年龄,彭知县又想起方才他在斋房里、院子中的表现,话音一转,对韩景春道:“……不过,正因如此,方才让本官对你这位小弟子更加另眼相看了啊!”

韩景春心中一喜,赶紧作揖道:“知县大人,别人我不敢妄言,但是张皓文,在学生教过的所有人中是最出众的……自从他四岁入了我这天赐学堂,半年就熟读蒙学的三百千千,如今四经中已经熟读了前三本,足以见他聪慧过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刻苦向学,早起晚睡,从来没有半分懈怠,大人呐,学生也觉得收了这么一个弟子,是学生的荣幸呀!”

彭知县呵呵一笑,转身问张皓文道:“张皓文啊,本县去年已经点了一位十岁的神童入县学读书,你想不想和他一样,随本官去文城镇上,让县里的教谕指点你的学问呢?”

第34章 家法

彭知县满以为张皓文会欢欣雀跃的叩头感谢, 谁知道这孩子却躬身一拜,说道:“多谢县尊大人的好意, 只是小人觉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些事情是不可以走捷径的。学生打算再随韩先生好好学一学四书五经,两年后的县试,若是小人的文章能入得了大老爷的眼, 大老爷再送学生入县学不迟!”

“哎呀呀……”彭知县又吃了一惊,韩景春应该已经对张皓文说过被举为神童的好处了吧?没错, 他年纪是小了些,读的书也不够多,把他选做神童,更多是为了村子、县里的名声着想,对他自己确实不一定是件好事。说不定, 张皓文已经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弊, 既然他一个小小的孩子主意这么正, 自己还是遵从他的意思吧!

于是彭知县点了点头, 答道:“好!本官等着,到时候在科场上读一读你做的八股, 看看你是不是真如你的夫子说的那么聪明、有才!”

三人正说着,外面差役忽然来报:“大人,村中里正办置了酒席,想请县尊大人您去用些便饭, 不知您的意思是……。”

彭知县虽然打心眼里不想去这些庄稼人家里吃什么饭,但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他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道:“哎呀,各位乡亲父老盛情款待,我彭尚德也不便推却啊,你告诉他们,我这就过去!”

晚上,李氏和皓春、皓夏三个人在屋里忙忙碌碌收拾着村民们交上来的布匹。张皓文读了一会儿书,在床上盘腿而坐,好像是在闭目养神的样子。

实际上,他正在他那近来极少有机会涉足的空间里探索呢!随着他长大,手上那个白玉戒指的轮廓越来越明显,李氏和张传荣都曾经注意到过,但他们也没有过多追问,这个孩子身上有太多出乎他们意料的地方,反而使得他们对张皓文的反常之处都不再去细细深究了。

李氏看见张皓文半天没有动静,过来道:“宝儿啊,累了就早点睡下吧。”

张皓文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中却掩藏着一丝失望——为什么他始终没办法拨开山后的薄雾,看看空间的下一个区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自己的能力还没达到,还是缺少了什么东西呢?

张皓文顺从着李氏的意思躺了下来,却在张传荣走进来之后,听到了他和李氏之间的对话。

“阿慧,听说,今个宝儿颇得知县大老爷看重,老爷还要送他去县学读书呢!”张传荣开了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