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18)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先生?张皓文对着张传荣一笑:“爹,看来明天咱们得去找梁管家啦!”

紧接着,他伸出了两只壮实的小胳膊:“爹爹,爹爹,咱们在龙楼镇上都没来得及给娘还有姐姐买东西呢,什么时候你带着宝儿去给她们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吧!”

李思听了张皓文的话乐了起来:“这孩子倒是孝顺。明天,阿舅和你爹就带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去!”

第二天,张传荣和张皓文早早起来,先去了梁管家下榻的客栈,梁管家听后,笑着道:“我家老爷真没有看错人呐,你们不求财,不求地,竟然是要为村里筹办社学,好,这个忙我帮定了,你们就回家等着听信吧!”

紧接着,李思就带着张传荣和张皓文来到了谭牛村的集市上,这一回,他们直接绕过在外面摆摊的那些小贩,走到一家看上去颇为讲究的铺子跟前。

张皓文抬头一瞧,牌匾上写着“嘉湖细点”四个大字,想来应该是买点心的了。眼看李思进了铺子,那伙计招呼道:“李账房呀,您怎么今天得了闲?”

李思笑着道:“青安的姑父和表弟来了,带他们买点东西带回村里尝尝。”张传荣从没买过一次这么精巧的点心,他先前打完短工回家,最多也就是狠心花两个钱买点云片糕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嚼两片新鲜新鲜。这会儿看着一排排糕点,这个直爽的庄稼汉子露出了不知所措的神情。

张皓文知道自己的爹不舍得花钱,于是便伸出手指着台子上道:“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叫什么名儿,一样来几块儿。”

那小伙计眉开眼笑:“糖糕、枣子糕、杏仁饼……还有这种果子外头包了糖的,叫松仁缠、还有里面是核桃的……还有这八珍糕,这可是好东西,里头有山楂、茯苓、还有山药、麦芽,哪个娃儿积食不爱吃东西的,吃两块这八珍糕保准管用!”

张皓文一想每天张皓言和张皓方抢杂粮饭抢的不亦乐乎的场面,就觉得这种糕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于是就让小伙计把其余的一样包了几块,一共花了四钱银子,张传荣付了钱,小心翼翼的拎着纸包出了那“嘉湖细点”铺子的门。

买了吃的,穿的用的自然也不能少。没卖沉香片的时候张传荣买的那两匹潮蓝布,现在张皓文已经看不上眼了,李思带着他们找了家成衣店,张皓文给两个姐姐一人挑了一套细棉布裙袄,又给李氏挑了一套靛蓝的衣裤。

三钱多的平机布,以前他们张家是想也不敢想,摸也不敢摸的,这回张皓文做主买了几匹,回家让李氏和几个婶子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衣服,这几个娃儿都长得快,就算买了成衣,很快就又短了小了,另外吴老太太和几个婶子一人一身新衣,男人们则是青布袄和裤子,最后一算,一共五两多,伙计笑逐颜开,颠颠的跑到后面为他们打包衣服和布去了。

一开始张传荣花着钱还有点肉疼,这会儿他已经想开了,回头办置了田产,待会儿还要去买牛,家里人个个有手有脚,难道还要指着这几百两吃一辈子吗?

况且,看看宝儿穿上新衣服多高兴?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的大丫和二丫到时候把这崭新的袄子穿在身上,应该也是高兴的吧。

想到这里,他溜达到旁边卖珠花的摊子前,给大丫和二丫一人挑了一套珠花,二丫从来就爱美,大丫再过几年就出嫁了,她们都应该好好打扮打扮。

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继续往前走着,前面一间店面忽然吸引了张皓文的目光,一本本书整齐的摆在铺子前的案台上,几个穿着长衫的书生手拿书卷一边翻看,一边议论。

见张皓文感兴趣,李思便带着他们走了进去,这几年张皓文并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书本,只是在李思房里瞟过一眼,如今看见这一本本竖排的古书摆在眼前,他心里觉得新鲜,但同时,尽快开始读书科考的想法更坚定了。

李思时常到这里来给李青安买几本程文,也就是科举范文选编,所以掌柜的与他还算熟识,两人寒暄几句,掌柜的就拿出几本新印好的程文让李思挑选。张传荣四处看着,也开口问道:“如今这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多少钱了?”

掌柜的指着案上摞成一堆的雪白的宣纸,道:“这是皮纸,一两银子一百张……”

见张传荣有些惊讶,他微微一笑,又指着角落里一堆黄色的纸,道:“这些便宜,是竹纸,就是粗糙了些。一两银子能买三百张……”

张传荣认真听着,最后狠了狠心,皮纸和竹纸各买了一百张,又添了三钱银子买了一支中等价格的毛笔、砚台、和五两好墨。笔倒是便宜,一支才一分银子,可墨和砚台却要二两多银子。不过,在如今的张传荣心里,再贵也得买,因为宝儿要读书了,这是谁也不能阻止的事儿!

第17章 咱回家喽

就这么在镇子上住了三日,又办置了些男人和女眷们用的东西,还花八两五分银子买了一头耕地的黄牛和一套全套的铁具,张传荣这才带着张皓文告别李思赶往天赐村。

有了黄牛拉着车,两人不用再走夜路了。过了晌午,炎热的大太阳当空照着,张皓文透过让人目眩的阳光,沿着土路看去,已经看到了天赐村村头那两棵大榕树鲜绿的丛丛树叶。

回家啦!张传荣举起鞭子催促着老黄牛加快步伐走向了那一排竹篾搭成的围墙。

还没到家门口,就被蹲在树下捉蛐蛐的张皓言和张皓方两个瞅见了,他俩扯着嗓子喊了起来:“爷、奶,大伯回来啦!”

中午头实在太热,张成才熬不住,回来在主屋里喘了口气,一听见动静,他急慌慌下床就往院门处跑来,映入眼帘的是一脸笑容的大儿子张传荣,手里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黄牛。而牛车上张皓文满心的喜悦已经被晒的只剩了一半,他窝在后面车板上探出个头来,蔫蔫的喊了声:“爷。”

张成才这时才发现自己连双草鞋都忘了穿,看着安然无恙的张传荣和张皓文,还有甩着尾巴的牛和牛车上的东西,张成才眼中有释然也有惊喜:“传荣呐,怎么还买了牛了?宝儿,在你舅家可还好吗?”

张皓文和张传荣父子两人达成一致,打算不告诉其他人张皓文也上了铜鼓岭的事儿。张传荣含含糊糊的道:“都好,都好,爹,家里还好吧!”

这会儿,吴氏才拄着个拐杖,皮笑肉不笑的从屋里走了出来:“哟,传荣回来啦。”再一看见那头大黄牛和牛车上拉的粮食,她的目光先是一亮,然后却又暗了下去:“传荣呐,看来你这一趟没白跑呀。”

张传荣抱起张皓文平静的一笑,道:“爹,娘,托您二老的福,这回我确实运气不错!”

说话间,家里其他人也都出来看个究竟。村子前也凑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张传荣抱着张皓文进了院子,张皓文望着小院,心里感慨不小。三年来,他以为他已经习惯了这个窄小破旧,充满鸡屎味儿的院子,这回出去一瞧他才发现,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嘛!

不过,当李氏带着二丫张皓夏从东头那间竹篾房里跑出来的时候,李氏脸上那激动的泪水顿时让他心里一暖——镇上的房子再好,没有抚养了他三年的娘亲李氏和天天陪他玩耍的姐姐二丫,那也不能称之为家呀!

张传荣向李氏和女儿投去了一道抚慰的目光,两人渐渐安静下来,李氏走上前紧紧抱住张皓文,在他头顶轻轻亲了几下,低声说道:“宝儿呀,想死娘了。”

二丫也蹦跳着道:“爹爹,我好想你呀,你给二丫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吗?!”

张传荣把牛在门口的榕树上拴好,然后叫上李氏和周氏,把牛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吴老太太瘪着嘴小声嘟囔:“出去一趟,学会撒钱了哟。”

张传荣假装没听见,把院门一关,对张老爹张成才道:“爹,这次我上铜锣岭,运气好,挖着了两块香,赚了不少银子,走,咱们进屋好好商量商量。”

一听这话,张成才一愣,吴老太太还在蠕动的嘴马上停住了,整个人就好像冻住了一样,定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半晌见张有才和张传荣前后脚进了主屋,她像一阵风一样抓起拐杖就向屋里跑去。

往地上搬东西的周氏和李氏两个人也呆呆望着对方,过了半晌,两人把手上的布匹放下,周氏这才问了一句:“哎呀,大哥买这么些布做啥?咦,还有粮食呐,咱用不了吃不了这么多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