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姜秾和夏五斤俩,把用段木栽种香菇的事情,说给了两家大人知道。
夏五斤栽种香菇的事情,夏婶自然是知道的,但改进方法使香菇增产,她还不知道。
用腐朽树段栽种香菇,只需挖坑点种,中途看情况喷洒一次培养液,就不用再去管它们了。
直接扔在树林子里,让它们自个儿长菇就是了,省时省力又省事!
“这跟白得,也没两样了吧?!在菇房里栽培蘑菇,还得有个人时常照看养护着,可如今这放在露天野林里,竟然就可以有收成?!”周翠娘惊得一双眼睁圆。
庄稼人嘛,就算做其他营生的收成,能抵得上种庄稼的,也依旧不会扔下田地不管,一心扑到那门营生上去。还是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田地里。
尤其是像温宁村的村民,经历过大逃荒的,把粮食看得格外重要,同等价值的粮食和银钱摆在面前(甚至银钱还稍多些),毫无疑问,他们都会选择粮食!
夏家母子两是没得办法,无力种田,这才一颗心扑在栽培蘑菇上面。
这也是为何两家人,没有立即大肆增加菌包的原因。
姜家夫妻两坚定不移地遵循的原则是,不耽搁农活。菌包增加的上限,是在此原则上,能够照看得过来的数量。
如今,有了段木栽种香菇这省时省力又省事的大好事,两家人都高兴惨了!
周翠娘:“孩他爹!麦子已经种下去了,最近也没甚紧要活儿,后面的五六天,你就去树林子里砍树,再给弄成一段一段的。
风吹日晒放个半年一年的,等到枯朽了,就能够挖坑点种、栽种香菇了!到那时,都不需费什么事,每年就能采摘他个千八百斤的香菇! ”
姜夏两家,就姜双五一个壮劳力,也只有他有那力气与耐力,连着去砍五六天树了。“嗯嗯,好的,我明儿就到村长家去,借一把斧子后去砍树。”
栽种香菇的段木,不是所有品种的树木都能用的,姜秾给姜双五指出了合适的几种树木,树木粗细也做了规定。
不是进了一片树林子,就扬起斧子‘欻欻’一路砍过去,得挑选了合适的才能砍,因此远远不至于会危害到森林生态。
之后的五天时间里,在周翠娘的帮助下,姜双五砍了碗口粗的柞木、桦木和椴木,合计不到三十棵。
近三十棵碗口粗的树,截成树段之后,有一百来段,堆放到夏五斤原先找的那处凹地里,等开始朽烂了,就去接种香菇。可能两年多或三年之后,就能有收成了。
到那时,一年大概能采收两三百斤的鲜蘑,约莫可以卖得十至十五两银子。两家四六分成,姜家一年能分得四五两银子。
周翠娘:“只要一想到两三年后,每年就能再多出来四五两银子的进项,哪怕那银子还没亲眼看见,没拿到手里,我也觉得开心!”
“是呢!”夏婶笑意满满地附和。
到时姜家每年或许能多出来四五两银子,而他们家分的是六成,每年就能多出来六七两银子。到时银钱就能有富余了,那时五斤也差不多要说亲了,刚好能用来给他娶媳妇。
周翠娘盘算着,日子竟是陡然就好过了!
眼前近处的,现在每月都能有约莫半两银子的进项。夏秋两税只能交粮便不说,但户税、代役银以及之后没有定数的杂捐杂税,有这进项银子,应该是够了的,不必还去卖粮筹钱。
日后远处的,段木栽培的香菇,将在两三年后,每年为家里增添四五两银子。
大吃大喝穿金戴银,还远远不能,但饿肚子的日子肯定会少很多,若是精打细算地过,或许每顿都能吃饱饭了!
一次准备晚饭时,姜秾照常帮忙架柴烧火,不经意间抬起头时,就看见站在灶后掩在蒸汽升腾间的周翠娘,竟然像是红了眼在流泪?
姜秾有些不确定,周翠娘这样干练泼辣的人,会站着默默流泪?很难想象。记忆中倒是有她和人起了是非,吵架时唱念做打着流眼泪的场景。
于是姜秾盯着周翠娘看,就盯得久了些,让对方给察觉了。
“看甚么看!我眼睛被热气烫到了,又熏又烫的,你以为好受了?做饭也不是什么容易事,你以后也要好好学的!”周翠娘极快地抹了一把眼睛,声音响亮地对姜秾说教道。
姜秾心想,她果然是眼花看错了。“哦。”
换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夏五斤,或是其他哪个稍微知晓世情的,就能看出周翠娘的欲盖弥彰,以及何谓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第21章 八卦是非(入V了!)
种下的小麦开始萌芽出苗时, 又采收了一次近二十斤的平菇,提去了县城的袁屋杂货卖得一千零八十文钱, 每家分得了五百四十文。
加上每家之前一共分得的九百七十五文, 每家总共就赚了有一千五百一十五文钱了!
这样一来, 姜家半两银子的‘户税银’, 姜双五一两银子的‘代役银’, 共计一两半银子(一贯半铜钱)的银钱缺口, 在没有变卖一斤粮食的情况下,竟然就全部凑齐了!还多出来了一十五文钱。
多出来的那一十五文钱,周翠娘拿去买了半斤肉。
这时养的肉猪,不是后世才引进的白猪, 而是由山猪驯化而来的黑猪, 瘦肉多且口感干柴, 腥膻味也较明显。
周翠娘买回来半斤猪肉,当天晚饭就做了出来——鲜菇水煮肉, 没有香味浓厚的香辛料调味遮掩,仅仅是与新鲜平菇一起滚煮, 加了盐调味,鲜是很鲜, 腥膻味也同样明显。
不算上煮加餐麦粉糊糊的经历的话,姜秾下厨做饭的次数一双手都能数尽, 她很少做饭也不善做饭,吃的却从来不差,哪怕是外卖, 味道也是上佳的!所获专利证书,几乎能摆满一排整墙落地书架的农学大佬,即使她不追求口腹之欲,吃的也不会多差。
可是常吃味道上佳饭菜的姜秾,却被这一盆带有腥膻味的鲜菇水煮肉,给征服了!
其实真不是姜秾的口味降级了,而是她已经半年没沾过荤腥!
身体有它自己的主意,对脂肪肉类本能地喜爱,哪怕味道腥膻且寡淡,也吃得停不下嘴!况且,她这具身体上次吃肉还是在大年初一过年的时候,不止有半年时间没吃过肉了,而是十个多月。
瘦多肥少的五花水煮肉片,真的好下饭!把馒头掰开夹三片肉进去,再夹两筷子吸饱肉汁的鲜菇,然后就像肉夹馍一样拿着吃,几口下去一个馒头就没了!
吸溜~真香!
不止姜秾一人这样,姜家其余三个也一样馋肉,意思意思地谦让过,然后就都埋头狂吃了!
没多久一盆鲜菇水煮肉被吃完,连盆底的汤都被姜双五用馒头擦得一滴不剩,一篮子馒头也是一个不剩,这一顿饱足的晚饭吃罢,一家人坐在屋檐下歇食,这才有闲情来唠上两句家常。
小豆丁吃得嘴边一圈油汪汪的,他也不用手或帕子去擦,而是伸舌头去舔,慢慢回味,“好吃!肉好吃,阿娘,明天也吃肉!”
“解馋了就行了啊,明早还吃肉,你想的倒美呢!”周翠娘没理姜金,说起买肉吃的前因后果来。
“我与你们阿爹原先是这样打算的,存够一两银子的代役银以后啊,再有多的银钱,就扯几尺布给你姐弟两做一身新衣裳。又或者是把钱存起来,等缺粮时拿去买粮。今儿去县城时的路上,我又想着不如把户税银子也凑上,若有剩下的再作打算。
结果户税银子也凑上后,竟然还多出来一十五文钱!恰巧这时一个卖肉的货郎从我身边走过,我心中一动:家里都好久没吃肉了,不如买一绺肉回去,和新鲜嫩滑的平菇一起滚煮了,肯定会很好吃!
于是,我就叫住了卖肉的货郎……”
饭饱肚圆之后的傍晚,一家人搬了姜双五闲时做小板凳,听周翠娘细细碎碎地说买肉的前因后果……
西天之上的红霞,印照在餍足的一家人的脸上,让人白里透红,为气色增添些健康……
……
温宁村全村二十三户人家,大致呈同心圆状聚集而居,都聚在那一块大平地上,各家各户又能隔得有多远呢?
倒是不至于家家户户紧挨着,更甚至两家共用一堵墙,这时不是人
口剧烈膨胀的后世,远不至于如此。大约就是后世住宅小区里,一般的独栋别墅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