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疆(26)

连舟的歪了歪头,露出一个漫不经心的笑容。“是北魏。”

邢庄微微一愣。

“北魏要南进了,那个人之前亲口告诉我的,听说如今北境天气较之前好了许多,想必就是最合适的时候。”

邢庄的视线定格在她的脸上,很久之后才道:“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你又如何保证你的消息是真的呢?”

“有一有二,就不怕有三有四,我的消息真不真,邢将军不是早就知道了吗?”连舟的脸上有了几分得意,随后被阴郁所代替。“在北边,有一个我在意的孩子。就像邢将军会格外关注温国公的孩子一样。”

邢庄沉默了一阵子,道:“明白了。”他转身离开,背影被雨幕所掩盖。

“那个时候,好像是因为慧公主和亲,所以才停战的……”陈仲试探着问道。

真说起来,按照伙长的年纪,倒是经历过这事。

“慧公主?”李弘有些奇怪:“那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

伙长答道:“是大王的妹妹,听说是个标致的美人,德才兼备,邢将军亲自送去了北魏,不过没几年就……可惜了……”

“真可怜……大王的心真狠……再说了,我们干嘛害怕那些蛮子?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干一仗。”

伙长赶紧伸手捂住他的嘴,瞪了他一眼,道:“去去去!大王的决断我们能胡说吗!傻子都知道打仗不好!于国有害!”

“建功立业有什么不好的?我听老兵们说了,要是邢将军生在越帝时,定然要与那四大名将比肩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邢将军手里的血……可不只是北魏人的。”伙长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

人人都记得二十一年前国都那场腥风血雨。

众人一时间都沉默下来,此时此刻,就有一种声音变得清晰起来。

“伙长,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李弘忽然问道。

“什么声音啊……你别吓人!”陈仲打了个颤,用力推了他一把,恶狠狠地说道。

伙长微微一愣,依稀听到了什么响声,他举起手示意两人不要说话,随后站了起来,就着城头向下看,忽地,寒光一闪,他不由惊愕地瞪大了眼睛,随后,眼神开始不断涣散,失去了一切光彩。

“伙长?”陈仲见伙长趴在城墙头上一动不动,有些奇怪,起身走了过去,拍了拍伙长的肩膀。

顷刻之间,伙长的头颅脱离了脖颈,滚动了一下,自墙头上摔了下去,砸进积雪之中。

陈仲瞪大了眼睛,终于看到伙长手边的石砖上牢牢挂着的钩子——打磨精细,在北境苍白的日光之下熠熠生辉。

“快跑!!”他大喊道。

一白影跃上墙头,伸手斩下人头,速度快到李弘只能看到一道白光。

阴冷的视线扫向李弘,里面包含着毫不掩盖的杀气。

李弘听伙长说过,北魏人喜着白衣,像是镜连大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象征着圣洁。但此刻,他没有感受到圣洁,唯一不断蔓延的便是血腥和恐惧。

跑!

这是李弘第一次像一支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奔跑在积雪堆满的城头之上,他开始痛恨刚才喝了烈酒,酒劲上来,脚步开始变得歪斜,速度也会下降。

他迎着寒风抬起头,终于看到他的终点了。

那是一座黄铜钟,覆盖着白雪与尘土,北境的每一个士兵在入伍时,都会有人教导他们,内容有详有略,却总不会忘记告诉他们这座钟的作用:

“一旦有了敌人,立刻敲响这座钟,十方之内,友军必援!”

这钟立于越帝十七年,十方军为首的四人站在大雪飘飞的临都城墙之上,架起了这座钟。

——“将来,无论是谁敲响这座钟,我们其余三人都会立刻赶来帮你,无论有多么遥远。”

李弘深吸一口气,用出最后的力气,两手抓紧钟杵,狠狠地撞在铜钟之上,厚重悠长的声音不断回响在临都城内,撕裂了原本的宁静。

“有敌——”他的话语被长刀截断。

浓稠的血撒在了雪地上。

李弘倚着黄钟,迎上对方的视线,不由露出一个笑容:“你们输了。”他勉强坐起来,一头撞在了钟上,血花四溅。

他的终点到了。

身为士卒,为国而死,足矣。

白衣人冷笑一声,提着刀转过身,任由钟声作响,只是面朝北方,带着最为敬畏的神情,将右手按在左胸之上,深深一拜。

这是第一战,从此开始,将摇摇欲坠的大晋拖入战争的漩涡!

“冬雷震震……小沈经常见吧。”

雨势转小,三人便回了红莲殿,周映晚和沈一戈已经换了一身干净衣服,遣散宫女,坐在廊下看雨,影也被周映晚抓着换了一身银红纱裙,一个人默默拧着披散的湿漉漉的头发。

沈一戈抿了一口热气腾腾的姜茶,点点头。“看样子,要下很久。”

“这样啊……”周映晚盯着天边那朵乌云发呆。“要是我也能像小沈一样,跟在邢将军身边习武就好了。”

“算不上习武。将军与父亲是旧识,对我分外照顾而已,偶尔能前往军营观看大家演练,也是我的幸运。”沈一戈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

周映晚撇撇嘴,又忍不住问道:“你说的是真的?真的有那样的友谊?‘只要你敲响这座钟,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友谊。”

“当然了。这,是发生在鲜血之中的真实的故事呀。”沈一戈道:“正因为如此,才值得我们羡慕。”

周映晚一手撑着脸,嘟囔道:“要是也有人这样对我就好了,只要我喊,就来帮助我。”

影的手忽然停下来了,她的视线扫向周映晚和沈一戈,带了一丝暖意。

她想,我就是啊。

“这条疤就是在十方军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爷爷,我看到征兵的帖子了。”过了很久,苏洛川低声道:“我想从军。”

老人静静地看着他,神色之中充满了悲悯,他伸出手,用带着老茧的干巴巴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道:“为什么呢?”

苏洛川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注视着老人浑浊的眸子,坚定地说道:“这是我朋友的梦想,我要完成他的梦想。”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结束,嗯,真的结束了。

修改和谐的地方!!

第21章 章一

“咚!咚!”

雷鸣般的鼓声回响在大兴城内,原本还在交谈的百姓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去细细分辨这个声音,就连凤凰花街的游人的说笑声也逐渐消失了,人们纷纷望向北方。

在诡异的沉默中,终于有人明白了这个声音的意义。

——有紧急军情。

易国的大兴城内有一钟一鼓,铜钟名为云钟,每日朝会时便会敲响云钟,召集群臣,若有臣子急需面见大王,也会敲响那座钟,不过是是仿照帝京的“青云钟”所制,颇有推崇之意;至于那面鼓,称之为“雷鼓”,其实也不过是一面夔鼓罢了,若有紧急军情,王上便会让人敲响那面鼓,召重臣入宫商讨事宜。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会敲响这面尘封了近十五年的夔鼓?

周渭眉头紧锁,挥挥手让转达军情的内侍立于一旁,这才看向阶下身着朝服的邢庄。

绛色的朝服整齐服帖地穿在身上,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收敛了以往玩世不恭的笑容,沉静的面容更多几分从容不迫,今日的邢庄,怎么看都像是换了一个人。

“看你这副样子,倒像是早就知道了北魏南进一样。”

这话听起来像是君臣之间的打趣,实际上,周渭的语气中一丝笑意都没有,更像是在确定一件事情。

“是,臣确实早就知道,北魏的每一次骚动,都在臣的意料之中。”

周渭定定地注视着邢庄,话中多了几分冷意,却仍旧是平静语调:“哦?如何知道的?知道了又为何不告诉孤?”

人们常常背后议论周渭喜怒无常,可邢庄知道,他是个善于隐藏自己怒气的人,平静往往代表着怒极。

邢庄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道:“如果当初臣上表陈清军情,王上会听吗?”

周渭的食指叩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响声。

邢庄接着说道:“倘若是当初的十五公子,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周渭的手停了动作,他右臂撑着扶手,右手食指指节扶着太阳穴,黑色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邢庄。

上一篇:皇家小娇妻下一篇:宫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