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女县令是全村的希望(41)

作者:钱小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是,保证做到。那是不是第一关就过了?”宥宁喜滋滋爬起来,给二老倒茶。

“美得你。再观察观察,宁儿啊,凡事多留个心眼。”周文启又叮嘱了一番。

宥宁出了北屋,脚步越发的轻快,明天一早就把这事跟他说了。

这边消停了,丁怀远那边事又来了。

“主子......”来人一身黑色夜行衣跪在丁怀远眼前。少威站在他右手下方。

“起来说话。”丁怀远坐得四平八稳,威严十足,让人不敢直视。

“是,主子。”来人躬身上前一步,“这是我们探听到的所有消息。”

纸上空无一字。

少威拿过烛台,放低,丁怀远展开书信对着火光,字迹一一显示出来。

丁怀远脸色铁青。

“主子......”少威轻唤了一句。

丁怀远将手中的信扔给了少威,少威匆匆看完,勃然大怒:“主子,这已经不能再等了。”

少威这话说出去像被消了音似的,久得他以为站在那儿的不是丁怀远,而是一尊木刻的菩萨。

“再等等,这还不到时候。”若他们再细心一点,定能发现丁怀远双目刺红。

“主子......”少威刚出声,就被丁怀远摇手阻止了。

屋里屋外的一夜未眠。

天将亮未亮之时,丁怀远屋里传来动静:“准备吧。”

黑衣人领命而去。第二封信就是催命符,丁怀远没有理由在等了。

丁怀远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猛然将整张脸埋在水里。

“主子......”少威有些担心。

良久,丁怀远才将头抬了起来,扬起一阵水花,继而开始收拾自己。

“主子,您这是去哪?”少威看着他这身打扮,心知不妥,只道他要去的地方很是重要。

“周府。”此刻的丁怀远像换了个人似的,果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爷,眼下万不可节外生枝,周府的事日后也来不及,不急这一时。”少威不肯松口。

“虱子多了,不怕痒。”丁怀远笑得有些恐怖,“我量他周文启也没有这个胆子。你不是查过了么?他周文启可有疑点?”

“回爷的话,周文启确实没有问题,可万一他隐藏得深那怎么办?”少威自认为主子身份越少人知道越好。

“他周文启若真有这本事,我倒宁愿逼他一逼,让他早早露出马脚。少威啊,你应该听过此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安逸这么多年了,是老虎也该打盹了。”丁怀远佩戴好玉佩,回头看了少威一点,“我有分寸。”

少威点了点头,替他开了门。

今天是个好天气。

今天宥宁很高兴,石河子一大早送来好消息:怡红楼不但夺了花魁,还包揽了前三,这在以前可是从未出现过的。另外,天大的好消息就是宫里那位娘娘看中了,特吩咐下来,以后她的衣裳就“云裳阁”做了。

云裳阁,是杨老板的布庄。

杨老板的信写得情真意切,夸赞之词洋洋洒洒,末了附上购置清单,宥宁划算了一下,这是她们一年的出货量。

陈德正也将这一月的账本送了过来,让宥宁审查。

账目自是清楚没问题,宥宁很满意。陈德正这样的本份人太难得。

衙门的事忙活得差不多,宥宁带了方晋他们去看北山的果园、竹园。

这两处占地面积极大。北山平地位置基本上占尽了,果树它不是一天能长大的,需要时间。

北山的野果树最多,适合栽种,果树分区域种植,竹园在后头。

不同的树品相隔数丈之远,路都修得平整铺上了青石,相同树品之中的小路用河石铺好,光修路、定植坑、基肥这些都忙得人仰马翻。

培育树苗就更是难了,成活这一批已数不易,好在现在已经都长稳了。

宥宁看着一排排的苗子跟小兵似的,心里特美。

定期要浇水、施肥、打药就按先按村里的土方法来。

自从布庄生意火了后,村民没抢到那股的,这种植股也就不愁人加入了。

只是这种果树需要时间,而宥宁的心也绝非就是卖卖果子。

看完了果园,她们又去了养殖地。

这个在西山。下风口,地势开阔平坦,水草方便。

宥宁在这儿养牛和养猪。

分山头而养,猪牛都是放养的,晚上是要赶回圈里的。

这圈都是新修起来的。没人都有人负责打扫清理。

野外的猪粪牛粪也要有人去清理。

西山大量种植红薯和玉米。

有村民开玩笑:猪圈牛圈干净得可以住人了。

管事的都是衙门的人,宥宁还特意在附近盖了房子,供他们住。

布庄赚的银子,差不多用去了一半。

转了一圈回来,宥宁发现不但丁怀远没来,连少威也没来,不过她倒没往心里去。她现在正在愁银两的事。

虽说这果树,猪牛还没长大,可老百姓的工钱每月得支付呢。

得想个短平快赚钱的法子。

还有村里的排污沟也要着手挖。不然走到哪里都是臭气熏天的。

可这都得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边宥宁愁钱,她爹娘愁的可是她们眼前这个人。

丁怀远亲自登门去了周府。

这身衣服一立在周文启眼前,周文启吓得连忙跪地叩首行大礼,头都不敢抬,吓得一旁的丫鬟茶盘都打翻在地,哆哆嗦嗦楞在那儿。

胸前四爪团龙,绛紫色,当朝百姓可没谁有胆子敢穿。

腰间那块“云”字雕龙玉佩,更是应证了这点。

皇族云字辈。

她心里一团浆糊,老爷是县令大人的爹,他见了面都要跪的人,这个人到底官有多大?他不是周大人的手下么?

“你先出去。”周文启出声吩咐,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今天的事你就当没有看见。”

丫鬟浑浑噩噩退了出去,被外头的太阳一晒,人清明过来,复吓出一身冷汗,这事打死都不能说。

没几天,这丫鬟就从周府辞了工,回了乡下。

“周老爷请起。今天我不是以端王身份来拜见。”

丁怀远手轻轻一抬,周文启就起来了,根本就跪不下去。

这手功夫,院里那几个人是打不过的。

“草民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王爷莫怪。”周文启亲自斟了茶,敛手静立在一旁。

脑子是清明的。他这傻女儿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个什么人物啊。

这端王不但是当今圣上第三子,还是镇远大将军。此人骁勇善战、心狠手辣,武功谋略皆是上等,在军营是出了名的魔王。

听闻,他亲兄弟,就是六王爷的儿子送去军营历练,因违反军纪,被他斩首示众,事后才写了信禀告当今圣上。

此事朝中哗然,有人连天上书:端王为一己私欲,残害兄弟骨肉,是为不仁;杀侄儿,不告知爹娘,是为不孝;残害皇子皇孙,党同伐异,是为不忠,此人不可留。

当今圣上每遇此事都以各种病痛加以推脱,六王爷一连病了数月,卧病在床,药石无效,王妃和侧妃夫人们整日以泪洗面。

皇后也是端王的亲生母亲,劝解皇上一定要严加处罚。

倒是莲贵妃极力称赞:皇子犯法该与庶民同罪,不能让三王爷失了威信,失了军心。

后来六王爷日渐康复,又禀告皇上,去了江南某地,得了封地,做了个闲散王爷。

这事倒是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端王心狠手辣,农妇吓唬调皮孩子都会说一句:“你要再哭,我便让那端王把你抓了去,挖心摘肺煮了吃。”

谣言越传越盛,到后来这端王成了头上有犄角,眼大如铃,口大如盆,身高三丈的怪物。

但不管谣言怎么假,这端王心狠手辣是坐实了的。

想起这些,周文启头大如斗,心思乱如麻,且是边听边化解,盼着能求神拜佛把这尊大神好好送出门。

“我此次前来,主要是为周家小女而来,我俩已是私定终身,望周老爷成全。”丁怀远言辞斯文,态度谦和,样貌出众。

实在是没办法跟那个大恶魔对应得起来。可周文启知道,这人好,也不过是好在表面,一旦初犯他逆鳞,他保证一口咬死你。

“王爷您太客气。我家大女儿小女儿均以订了亲事,许是王爷认错了?”周文启只想着能推一步是一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