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34)

“主子,马就在山林外,随时就可以出发。”说话的人二十来岁,颇为沉稳。长相太过普通,普通到看过就忘。郑青鸾在心里感叹,还真是会挑人。

萧云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郑青鸾忙道:“那就走吧。”她推了推萧云峰,“路上小心。”

萧云峰上前把小姑娘搂在怀里,轻轻的拍着她的背,在耳边轻声道:“我会给你消息。我会尽快回来,正大光明的上门看你。”

郑青鸾蹭了蹭宽厚结实的胸膛,点点头,“京里的情况究竟如何,你得多看看。别急于一时,毕竟之前都是咱们的推断,做不得准。反正十年都等了,再多等些时候也无碍。一切已稳妥为上。”

“知道了。”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郑青鸾推开他,“走吧!我等你!”

萧云峰深深看了她一眼,对背过身,表示‘非礼勿视’的两人道:“出发。”

三人转眼就没了踪影。这样的功夫很是让郑青鸾垂涎。

一个人孤零零的站了好一会,带着几分怅然回到山洞里。把萧云峰住过的痕迹全部抹掉。才收拾好心情,把各色菜都摘了一些,才往家走。

一出密道口,就能看见自家新宅子的后门。从后门到密道口的山壁,借着山势栽了几圈荆棘丛,对外说防野兽的。

看着新建好的房子上升起的青烟,知道只是在烘房子。她也没停留,直接往家走,,估计这几天就要搬家了。

钱氏在拾掇箱笼,看到郑青鸾回来,“还没忙完呀?这都多少天了?”

“忙完了!今天开始就不出去了。”见家里只有钱氏,“其他人呢?连小八都不在。”

“烘房子去了。你爹顺道去看看家具打好了没?”钱氏手里正叠着旧衣。

郑青鸾看看,都是补丁打补丁的样子,就一把抢过来,“快别折腾这些破烂了!布都浆洗烂了。”说着,随手一扯,就从中间劈开了,“看看,做鞋底子都不成,不耐磨了!”

钱氏气不打一处来,“你着败家的死丫头!”立马站起来想找趁手的东西捶她几下。

“搬过去我就去给你拉一车布回来,这里里外外,床单被面,窗帘门帘,都换!”郑青鸾一边说,一边抱着那堆东西往厨房跑,直接塞到灶膛里,一把火就烧了干净。

钱氏撵出来的时候,差不多都化成灰了。狠狠的在小闺女背上锤了两下,才解了气,“我怎么生下你这么个孽障!”

郑青鸾无赖的嘻嘻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家好好的新房子新家具,娘把这些破衣烂衫往里一塞?它也不合适呀!别不舍得,家里又不是艰难的过不下去。咱不用多好的,就选结实耐用的,也就十来两银子就置办齐全了。大姐许了人,大姐夫家条件可不错,太寒酸让人看不起。况且哥哥们都要进学,要是在家里招待个同窗好友,那些东西也实在不像样。”

“就你歪理多!”钱氏瞪了郑青鸾一眼,到底没多说什么,边往房间走,边道:“我这里不敢用你!你去新宅子看看,该添什么早早的置办。”

“知道了!”郑青鸾应了一声,就往外跑。远远的还能听见钱氏的叮咛,“大姑娘了!别疯跑!”

村尾靠山的位置,远远看见漆黑的大门。一圈围墙围出好几亩大的院子。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规规整整的立在院子最深处。大门两侧是两间门房,都是一明两暗的格局,郑青鸾进去看了看,心里琢磨着,一间当门房,一间招待来往客人的下人随从。看着也宽敞明亮。进了大门,一条三米宽的青石板路直通四合院。路两边准备当地种,所以比较空旷,她正琢磨这这几十米的路两侧种上葡萄,搭上葡萄架的可行性,就见院子的西南角竟然出力着一个不大的亭子。

郑青鸾走近一看,原来是水塘子边建了个赏景亭,塘子里的泉眼也被清理出来,周围砌上青石,水清澈干净,亭子上的飞檐刚好为泉眼挡住雨水,溢出的水流进池塘,估计与地下水相连,所以池水并不见涨。这个亭子十几个平米大小,要是放上石桌石凳,邀上三五友人,品茗赏景倒是不错。

第29章 准备搬家

第二十八章准备搬家

郑青鸾围着池塘转了一圈,大概能估摸出水塘的大小,应该有一亩多点,比原来扩大了一倍有余,但水位不减。这肯定是与地下水相连的活水,要是能将水引出来绕着院子转一圈再流回去,那就太好了。在西北这样的地界,想要小桥流水是不大可能,但至少算得上背山临水,用风水学来说,是极好的格局。何况水流动起来还兼顾灌溉的作用,省不少劳力,何乐而不为呢?

郑青鸾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确实花不了几两银子,就打算和老爹商量商量,在搬过来之前,把院子休整休整,随便把水引出来。

往里走了五六十米远,就是小四合院。朱红的大门,一侧是一排抱厦,分割成六个不大的房间,里面都盘着炕,这是早早准备好的下人房。另一侧是个花墙建起的拱门,这是个小院子,和另一侧的抱厦并排,也是一溜厦房,只不过是三个大房间,正中是待客之所,一间是外书房,另一件是客房。还有一间小小的更衣室。这应该是充当外外院的只能了。郑青鸾满意的点点头。再往前是刻着“五福临门”的影壁,绕过影壁。就是垂花门,垂花门两侧是抄手游廊,通向东西两厢。对着正门的是正房,正房正厅和东西两屋连带东西两个耳房。东西厢和角房相接之处,各留出一个小拱门,通往后院,后院一排后罩房,厨房,杂物房,柴房就设在这里,房前是不大的一块菜地,最东边的位置,就是家里的后门。后门外就是密道口了。

见郑青鸾转回来,五郎得意的一挑眉,笑道:“还不错吧!”

“嗯!还行。”郑青鸾回以一笑。

几人站在院中的天井处,细细规划。

“正中间放个大瓮。”三郎指指几人的脚下,地面是用青石板隔出的小路,其他地方留作种花栽树的小园子。“好方便用水,也能当防火的作用。”

“也不要种什么花了,一经种长青的树,树下种防蚊草。咱们家的位置又是山又是水的,夏天蚊虫肯定特别多。”郑青鸾皱着眉,她最讨厌蚊子,身上的包没十天半月都下不去,“就是大院子里,我也打算大路小路边都种上,尤其是池塘边的亭子周围。”她一副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的模样。

郑老三笑道:“行啊!墙角边窗台下,只要能种你都种吧。”

郑青鸾就把想把池塘的水引出来的事和大家商量,“就是起水渠的作用,下面铺上小石子,做成小溪的样子。”

“这倒不费事。反正院子要整理的,顺手而已,也确实方便呀!”郑老三点点头,“你们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出来吧。”

“我要一个人住一间。”小八第一个跳出来,他一直跟两个哥哥挤,现在最渴望一个人住。

“东西两厢各三间,你们自己挑。余下那间当书房。”郑老三笑道:“家具都打好了,下午请人搬过来。”

郑青桔从屋里出来,满头大汗,“不用再添柴了,都已经干的差不多了。那个火墙呀,真是不错,瞧瞧把我热的。”用帕子擦了汗,又道:“这边不用管了,咱回吧。这两天就搬过来,这家里要按你们的意思来收拾,再过一个月,也搬不成的。咱先收拾两三间房子出来,就搬吧,剩下的慢慢置办吧。”

几分便往外走,边谋划。三郎道:“就是离大门远了些,要是没有看大门的,来客叫门咱都听不见。”

“要不开个侧门?咱这东墙外,就知去镇上的小路,一并修起来?”五郎想了想,建议道。

“行啊!”郑老三点点头,“还是得买两个人才行。屋子多了,院子大了,光洒扫就让人吃不消。”

这样忙忙碌碌两天,才拾掇好。

----------------------------------------------------------------------------------------------------------------

郑家正院

郑老爷子坐在炕上,吸着旱烟,火光明明灭灭,映着人的脸,看不分明。老太太隔着炕桌,盘腿坐在对面,用手背抹着眼角的泪。不管怎么偏心,老三老四总归是自个身上掉下的肉,往日里搁在眼皮底下,还显不出来,如今眨眼就搬出去了,竟生出几分难言的酸涩来。就如同长大的雀儿,真的就这么离巢飞了。

林木儿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