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吴家儿郎!
鲁国公心里恨恨的想,但不敢说出来,这个吴家儿郎和儿子就是孽缘,难道上辈子是冤家?
啊呸呸!
鲁国公夫人对国公爷说道:“这事你就别出面了,我去给公主赔礼,给高家送礼我去。”
“娘,还是我去高家好了,我惹出来的事我去。”
鲁国公没吱声,高家什么人家,还值得夫人走一趟,儿子要去让他去好了。
高兆带着弟弟妹妹进了院,他首先低声说道:“今天的事儿千万不要在家里说出来,放心,爹不会说的,记住,以后有什么事情都不要给娘和大姑说。”
高兴荣哥俩和巧云都点点头,明白大姐的意思,怕把娘给吓着了。
高兆说完两手向上,像指挥音乐的一样,“笑一个,都笑起来。”
除了巧云,高兴哥俩都耸鼻子眯眼一脸堆笑。
进了母亲屋里,高兆笑眯眯道:“娘,我们回来啦。”
四人一起进屋,江氏看到儿女回来,才算放下心。
“饿不饿?你大姑还留有菜,说回来给你们当宵夜吃。”
“那让高兴哥俩去前陪祖父吃,我和巧云陪娘吃点。”
高兆是要把两个弟弟打发到前面,怕他俩露馅儿,巧云没事,她能沉住气。
江氏点头,过节让儿子去陪陪公爹,就是老爷还没回来。
高兆给母亲说街上的热闹,花灯漂亮,街上有很多小娘子,贾西贝带着玉青瓦和她嫂子也去了。
说到玉青瓦,江氏想起来老爷说的事,问道:“兆儿,玉家又有姨娘了?”
高兆不解,江氏就说了玉家有喜的事。
说是喝了果酒有喜,高兆也笑个不停,还问母亲是否也是喝了大姨送来的果酒才……
江氏看眼巧云,高兆吐下舌头没继续说,就给母亲解释是玉姨娘有喜。
给前院安排好饭菜的高翠进屋,刚好听到这,急忙问道:“是小丸子她姨娘?”
“大姑,饿了,先吃饭。”
高翠这会儿才明白,巧云在哪,不能当她面说,“好,你们先吃饭,吃了巧云也该困了。”
巧云:就知道是这样,又是大姐说的小儿不宜,我都是大娘子了,不是小儿,还背着我说事情,哼!
等安排巧云去睡了之后,高翠一脸八卦的凑到高兆跟前。
“兆儿快说,小丸子她姨娘不是生不了了吗?”
高兆摊手,“那谁知道?或许送子娘娘想起来了吧,反正小丸子她们家高兴的很,小丸子也很高兴,说要当个好姐姐。”
“哎呀,这才是好人有好报,小丸子她姨娘把他们兄妹当亲生一样的养大,所以老天爷就给了她一个亲生的。”
江氏和高兆都不接话,因为高翠没有亲生子女,所以有关这方面她们都不发表议论。
高翠自己抒发了情感,她是对能有自己亲骨肉这方面很是向往,但从来不带入自己。
“兆儿,给小丸子说,让她来咱家,大姑给她做烧排骨,这可是喜事,大喜事,小丸子是个好孩子,欢喜就对了,她这个姨娘不同别人,那是她亲姨,又为了他们兄妹两个才给他爹做姨娘,所以她姨娘生的,就和亲妹妹一样。”
高翠下意识的就想生个闺女是最好了,不管咋说也是庶出。
高兆说道:“西贝说了,玉姨娘生的记在小丸子母亲名下,一样是她嫡亲的弟妹。”
高翠没出声,那是人家一家的事情,其实按照她的想法,己在小丸子母亲名下反而不好,庶出变嫡出,万一是个儿郎,到时影响小丸子哥哥。
江氏明白玉大人的意思,那就是不让家里有庶出的,一样是嫡子嫡女,将来也好娶亲嫁人。
不过玉家的情况和普通人家纳妾生庶出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人家的情况来论。
总归有孕是喜事,江氏说准备些礼物到时让女儿送过去。
高兆是想到表姐珊瑚这个月二十嫁人,她给表姐说了要给她添妆送她出嫁,之前也给母亲说过要回梁各庄,父母也都同意。
“娘,你说我回梁各庄带不带妹妹?路有点远,天气也凉了,怕来回带着妹妹路上受凉。”
江氏没打算让小女儿回去,大女儿当代表就可以,“你自己回去就行,你外祖外祖母会理解。”
高兆知道,这里的医疗条件太差,任何防疫针都没有,受凉感冒不赶紧治就会咳嗽,咳嗽时间长小病成大病,风寒变伤寒更加完蛋。
“师兄说陪我一起回去,回去后在贾宅住着。”
有女婿跟着江氏更加放心,女儿不靠谱,可女婿办事仔细,江氏老早也发现了。
第534章 534 难为情
第二天,鲁国公夫人去了公主府,带了厚礼,一顿给平武公主赔礼道歉。
平武公主始终不笑,一副案板脸从头到尾,鲁国公夫人是从头到尾赔笑。
她也没法,用换位思考法安慰自己,如果换成花三郎,她不仅掉脸,还要骂人哪,更何况对方是平武公主。
看在国公府的面上没把自己轰出去算好。
花三郎拿着礼物去了高家,下人领到前院,高成继不知咋回事,花三郎一看高老太爷神情,只说是吴长亮好友前来拜见。
高成继更加莫名其妙,孙女婿的好友来高家拜访啥意思?
高兆听下人说花三郎来了,急忙跑去前院,三言两语打发花三郎走,还主动送他出去。
出了前院门,高兆说道:“花三郎,除了我父亲我家人不知那晚的事,我母亲身子不便,过去的事也就不要提了。”
花三郎哦哦的点头都走了,出了高家门,才觉得这个高家好奇怪,还有小娘子出来见外客的。
还有,那晚那么大的事竟然不给一家之主老太爷说,奇怪的人家。
那晚的事京里议论纷纷,高家风平浪静,高兆想法这几天不让大姑出去,理由是她要回梁各庄,帮她收拾东西,准备礼物,姑侄俩天天挑礼物。
贾西贝来了一趟,高兆也是把她拉进屋里小声交代不要说。
就是高文林把女儿叫进书房,仔细问了情况,得知是女儿想的主意,他像不认识自己闺女似的瞅半天。
高兆眨巴眨巴眼,嬉笑道:“我那会儿也是见花三郎大喊不要跑,急中生智,才想了那个主意,太突然了,没法好好思考,只能那么办。”
高文林:我能说你傻人有傻主意吗?
“兆儿想的主意好,不是你那么一急中生智,就要酿成大祸了,爹谢谢你。”
高兆给父亲一福身,“都是爹教的好。”
高文林:……
不过对女儿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冷静的想出主意,他还是很满意的。
还是我闺女好啊,其他小娘子在这种情况下早就吓蒙了,你瞧我闺女随时想个主意又办大事了。
公主府娶了我闺女可真占便宜,上哪找这么好的儿媳妇去?
高文林的心里始终都是我的子女是最好的,不仅仅是对高兆,四个孩子里最笨的高兴,他也认为是最好的。
重阳节要回去祭祖,高成继说他提前回去收拾,再说当初匆忙搬家,武成县的家里还没好好收拾,也要继续拉一些东西过来。
所以八月十九吴长亮送高家祖父和师妹回武成县。
到了武成县,先把高成继送到高家,然后又送高兆回梁各庄。
高兆这次不仅带了自己准备的添妆礼,还有贾西贝和玉青瓦的,没想到梁梅雪也亲自送来她的一份,不过经过那次的谈话,俩人多少有点不自在。
高兆是因为看到梁梅雪的不自在,而开始不自在,要是按照她的性格,过去的早就忘到脑后勺。
吴长亮也准备了一些,高兆建议母亲再添一些占地儿的,买了几匹布,和师兄的给的凑了一台嫁妆。
加上母亲给的一台就等于帮表姐凑了两台嫁妆。
回到江家,吴长亮受到了热情又恭敬的迎接。
进屋喝了茶歇了一会儿,高兆就让师兄回去了,不然师兄在这也别扭。
吴长亮上车前说他住在贾宅,到时每天去高家帮祖父干活。
高兆很满意很满意的挥手和师兄再见。
回头一看,外祖父带着江家人全在门后躲着看哪,要晕倒。
一进门外祖母就拉着高兆的手,一个劲的说:“我的乖孙,想死外祖母了。”
再看三个舅母六只眼睛发光,三张笑脸,高兆不自在了,这样对我好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