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香+番外(112)

沈香苗瞧着吕氏颇为自信,抿嘴笑了笑。

自个儿有了牛车,可往常一直劳烦沈祥和接送他们,虽说是给了银钱的,可乡里乡亲的,这事儿还是要去说道说道,尤其是沈祥和摔断了腿在家里头养着,他们家还不曾去瞧一瞧。

等天黑的时候,沈香苗和吕氏拿了二三十个鸡蛋,往沈祥和家去了。

沈祥和的妻子方氏,瞧见吕氏和沈香苗来,赶紧迎进了屋子,端上茶来。

寒暄了几句之后,方氏便引着他们两个人到里屋里头去瞧沈祥和。

沈祥和年岁毕竟大了,如今又遭这么大的罪过,虽说骨头接上了,也拿木片固定好,每天好吃好喝的待着,但沈祥和明显还是比先前瘦了一大圈,眼窝都凹了下去。

看到沈香苗和吕氏特地来瞧自个儿,沈祥和略显干瘪的脸上挂满了笑,赶紧让沈来福拿了杌子让他们坐下,还催促方氏去拿果子来吃。

“婶子快别忙了。”吕氏急忙张口拦人:“就是来瞧瞧祥和叔如何了,别把我们当成客人招待。”

“这话说的,来者便是客,哪能让你们干坐的那。”沈祥和连连催促方氏去准备东西。

“叔你这也忒客气了些。”吕氏笑道:“这会儿觉得如何?腿还疼不疼?”

“疼肯定还是有些疼,不过比着前两日倒是好多了,大夫说在家好生将养的,过上个一两个月,便能下地走路了。”

“还是多躺躺,家里的活儿也不用叔操心,若是忙不过来吭声便是。”吕氏热络的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叔别跟我们客气。”

沈祥和脸上笑容便更浓了。

随口唠了几句家常,沈香苗插了话道:“祥和爷爷,家里和三叔家商量后买了牛,往后去镇上去三叔送我们去,祥和爷爷别操心这事儿,安心养病就是。”

沈香苗的话说的十分委婉。

沈祥和倒是也听的明白。

毕竟自个儿在病中,这身子一养就是三个月,这期间内无法再来回赶牛车,本就让沈香苗十分为难,这会儿他们自个儿家买了牛,也算是方便。

自个儿这会儿虽说的无奈撂挑子,但总归给人造成麻烦,人家自个儿想了法子,往后不用他的牛车,倒是无可厚非的事儿。

沈祥和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许多事儿都看的明白,自然也想的通,便笑了笑道:“这往后倒是省事儿了,有你三叔帮着你,也省些力气。只是这牛不太好养,若是回头有啥不懂得,让福海尽管来问便是。”

“那感情好,往后还得多来烦祥和爷爷了呢。”沈香苗抿嘴笑了笑。

又寒暄几句,见天色不早了,沈香苗和吕氏两个人便告辞。

沈来福与方氏一起送了他们出去,过了会儿才重新回到了屋子。

沈祥和脸上笑意十足,瞧了沈来福一眼,道:“咋样?那事儿想通没有?”

第153章 “喜事”

沈来福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这会儿倒是低了头:“我听爹的。”

“早说这句话不就早好了嘛。”沈祥和笑意更浓:“不过这会儿倒是也不晚,孩儿她娘,这事儿你便是张罗张罗吧。”

“成!”方氏满口答应,眉梢眼角俱是笑意。

第二日,吃完早饭,东西都装了车,沈福海扬了手中的鞭子,那牛便哞的一声拉了车子走。

“你们路上慢着些,早些回来。”吕氏如平常一般叮嘱了两句,冲三个人挥了挥手。

见牛车渐渐走远,吕氏回了院子收拾东西,清扫院子。

渐渐入秋,枣树上的枣子如今快长够了时候,甜味渐渐散了出来,虽说还不泛红,但摘了下来咬在嘴里也是嘎嘣脆甜。

只是枣树叶子这会儿已经三三两两的落了下来,吕氏便拿了扫帚来清扫干净。

“劳驾,请问这可是沈文忠家?”

声音响起,吕氏抬了头,瞧见院子外头站了一位中年的妇人。

长得端庄秀丽,一张脸虽说有了岁月的痕迹,却保养得当,一身湖蓝色的衣裙,外头桦色缎面的褙子,上头还绣了细碎的月色小花,头上更是别了两根纯银的簪子。

看模样,倒像是富裕人家的夫人。

“正是。”吕氏点了头,疑惑的问道:“不知夫人……”

“你便是文忠的母亲,吕氏吧。”妇人微微一笑道:“我姓姚,我家相公在大槐树村做教书先生。”

大槐树村的教书先生,那便是苏文清了。

那眼前的妇人,便是苏文清的夫人,姚氏了。

“原来是苏夫人,快快请进。”吕氏赶紧去迎,发觉手中还拿着扫帚,难为情的笑了笑,将扫帚放在一边,身上的围裙解了下来:“刚在扫院子,都是土,苏夫人别见怪。”

“什么夫人不夫人的,都叫的生分了,我姓姚,估摸着比你年长,我托大应一声嫂子就成。”姚氏知书达理,为人和善,说起话来声音柔和,令人如沐春风。

吕氏便觉得轻松了一些,叫了一声“嫂子”后,迎姚氏在院子里头做下,赶紧倒了杯茶,拿了些点心来招待。

姚氏坐下来之后,便大致打量了一下这处住所。

这一间瓦房一间茅草屋,瞧着也有些年头了,院子里的桌椅瞧着也用了许多年了。

但,木板上也好,墙上也罢,甚至是院子里面都收拾的十分利索,干干净净的,可见这吕氏是个十分勤快的妇人。

再瞧吕氏本人,虽说看起来有些柔弱,身上穿的是半旧不新的细布衣裳,但洗的是干干净净,裙边处有几块小布丁,却不像是平常妇人那般方方正正的补上去,反而是有了花样,咋眼一看以为是刻意那样缝上去的,打远了瞧更是绣上去的花……

由此可见,这吕氏也是心思细腻,心灵手巧的。

既是如此,那她养出来的女儿,应当也不会差的。

而且,听苏文清说沈文忠就是个十分懂礼貌,心地善良的孩子,时常在外面夸赞他的姐姐如何的好,想必这沈香苗,应当是好的。

“弟妹,香苗不在家中?”姚氏猛地想起,这过来了一会儿了,并不见沈香苗的身影。

“香苗去镇上卖吃食了,同三弟家的小子一起,怕是要傍晚才能回来。”吕氏笑了笑,将手中洗好的枣子递给姚氏:“树上的枣子,嫂子尝尝,甜的很。”

姚氏接了过来,并没有吃,暂且放到了一边。

沈香苗在镇上卖吃食,她到并不太在意,不过沈香苗不在家里头,这话倒是能敞开了说,都是为人父母的,倒是也不会觉得尴尬。

“弟妹也别忙了,快坐下来说会儿话。”姚氏伸手招呼道。

“哎。”吕氏应了一声,在一旁坐下,笑了笑道:“还劳烦您亲自跑一趟,若是有什么事儿,让文忠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去便是了。”

“这事儿啊,就得亲自跑一趟才成。”姚氏笑眯眯的说道,将放在桌上那捆扎的方方正正的纸包往前推了推:“这是闺女从县城里头带回来的,蜜角、蜜饯啥的,瞧着模样稀罕,我今儿个特地给带过来,回头拿给香苗、文忠一起吃。”

“这可使不得。”吕氏急忙推辞:“文忠在学堂里头读书,平日里已是给先生添了不少的麻烦,让先生劳心劳力的,本该是我们去送些吃食给先生和妇人补补身子,哪能反了过来?这东西,可万万收不得……”

“弟妹先别忙着推辞。”姚氏微微一笑,拉着吕氏的手道:“嫂子我今儿个来,也是有事来找弟妹商量……”

“福才家的。”院子外头,猛地响起了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

吕氏与姚氏一同往外看。

“是马大娘,嫂子您先坐,我去瞧一瞧是何事。”吕氏略带了些歉意。

“我不当紧的,你先去忙吧。”姚氏笑着摆了摆手,让吕氏先去忙。

吕氏站了起来,还未去问那马大娘有何事,马大娘便自个儿走了进来:“香苗去镇上了?家里就你一人?”

吕氏笑道:“方才来了位客人,大娘找我有事?”

“要说有事,还真是有事……”马大娘抿着嘴笑了又笑:“不过是好事,是喜事!”

“喜事?”吕氏顿时有些不明所以。

“既是你有客人,那你先和她说话,我到屋子里头去等你会儿?”马大娘脸上笑意不减,满脸的褶子都成了一朵金丝菊一般。

这笑的这么厉害,让吕氏越发有些疑惑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