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番外(506)

不管是宋济,还是梁国的手段,他先前没有作为,不代表就没有办法。

项善开始反击,他在楚国声望极高,又有不少朝臣支持,楚帝想要一时换下他很难,反而被他带回来的折子霉谷转移了视线。

不少大臣才知道宋济这时候了还在发战争财,气得不轻,纷纷弹劾起宋济来。

楚帝也很生气,本来都想严惩宋济了,但朝中的态势让他心惊。

除了他的几个心腹和宋家的人外,其余人不约而同的都站在了项善那边,不仅逼楚帝严惩宋济给项善一个交代,还提议听从项善的意见南迁。

前者还罢,后者却是踩了楚帝的底线。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同意的人非常的多,甚至先前一直剧烈反对的人此时也赞同了,还列举了不少理由。

楚帝向来是个强势之人,说一不二,朝堂突然失控,这让他震怒的同时也心惧。

项善对朝堂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是何时说服这么多人的,还有多少事是他不知道的?

这事楚帝却是冤枉项善了,说服他们的不是项善,而是姬元。

当然,姬元没明说,只是和人下棋时会点评一下时事,他曾透露过,楚都早晚守不住,南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迁,那就只是早晚问题而已。

项善说,群臣听过后便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反对,姬元说,他们却过了脑子,开始仔细的斟酌思考。

最后发现局势越来越坏,他们再待下去,楚都可能真的要保不住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肯定也跑不了。

离开楚都是会失去很多,当如果不离开,人死了那才是真的一切都没有了。

所以虽然痛惜不舍,这次他们还是趁势提出南迁了。

可惜楚帝误会了他们,更误会了项善,他沉默了许久后问宋济,“宋济,你可认罪?”

宋济冷汗淋淋,连忙跪下道:“陛下,臣冤枉啊,臣送去的粮食中是有陈粮,但都是能吃的,何况其中还有七成是新粮。臣真的不知道怎么粮食到了大营却都变成了这样。”

“既如此,那就招项善回来问话,军中事务暂由陈象代理。”

众臣皆惊,连忙劝诫,“陛下,阵前换将是大忌,切切不可啊。”

“之前宋济为主将,也是在前线,众卿不是提议换了项善,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那如何能一样,项善声威极高,又有才能,所以一到军中便能收拢人心,但陈象人缘极差,他又才战败,怎能接手项善?”

“既如此,就由宋济先前往大营领军,待事情查明后再说。”

众臣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宋济本人就是当事人之一,怎么能让他去接手?

最关键的是,当初就是因为他指挥不当才换人的,现在又把他换上去像什么话?

有人还要反对,便有机灵的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去看楚帝的脸色。

楚帝一向刚愎自用,最听不得人在朝中对他说不,他们已经说了两次,再来第三次,只怕楚帝就要发火了。

他们知道,楚帝这是忌惮项善呢,可是,现在大敌当前,何必再去计较这些?

众臣信中疑惑,却不知楚帝一回到后殿便招来楚太子,“朕打算让你去领军,你可能胜任?”

第470章 召回

楚太子惊诧,“父皇不是想让大舅舅去吗?”

楚帝冷哼,“你这舅舅太过妄为,连粮草都敢换,我如何放心将大军交给他?你是储君,由你去领军也可鼓舞士气。”

楚太子不是很想去,前线刀枪无眼,且现在的局势也太坏了,“父皇既然知道粮草之事是宋大人所为,那为何还要召回项将军呢?”

“项善桀骜不驯,朕初登基时他便口出不逊,后来更是仗着手中的兵权为所欲为,若不是前线危急,朕哪敢用这等反叛之人?”楚帝道:“本以为他离朝多年,影响力已不再,朕只用他的才能,却没想到时至今日他依然能蛊惑大半朝臣,若再将兵权集于他手,焉知将来亡我的是梁国还是他?”

所以楚帝想来想去,这兵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他是不可能去前线的,但他可以让他的太子去。

太子抿了抿嘴,知道父皇主意已定,他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只能低头应下。

见他儿子不反对,楚帝用过午饭后便招了大臣们来商议,将兵权交给了太子,让他立即启程去前线把项善换回来。

同时,宋济被革职,等待项善回来与他对质。

众臣心中复杂,虽然接替的人不是宋济一事觉得高兴,可换回项善,总有一种脖子上的刀要落下的错觉。

太子年纪不大,又没有打仗的经验,他真的能带好兵吗?

在家里洗棋子的姬元听到消息愣了好一会儿才叹道:“时也,命也!”

“老太爷,局势已定,我们也走吧。”

姬元搓了搓棋子,将它们一颗一颗的从水里捡起来,摇头道:“再等等。”

“老太爷……”

“我想见一见美琪,不求他与我一同离开,好歹能保住一条性命。”

“楚帝此时召回项将军,那他的命就算保住了,宋济处理军粮的手段并不干净,还是能查的出来的。”

“查得出来,却不一定会认,”姬元淡淡的道:“总要再看一看才安心。”

下人便微微一叹,躬身退下。

夜里,姚时悄悄地上门来劝,“老师,局势已定,您不走,楚帝若是想起您来……”

姬元不在意的挥手道:“他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想起我这人?放心吧,等我见过项善就走。”

姚时沉默了一下才道:“项将军性烈,您就没想过他会抗旨不回?”

“所以我才要再等一等。”

等等看他会不会回来,回了,他能保住一条命,不回,梁国不会要他的命,但楚帝绝不会让他再活着。

姬元微微一叹,心情很是抑郁。

姚时犹豫了一下,还是没离开,隐在了楚都,他总要带老师一起走才安心。

可消息却送出去了,希望林清婉那边再使一使力。

消息滞后,林清婉还未收到消息,楚军营里却震动起来,楚太子亲自带着诏书前来,让项善回去接受问询。

项善面无表情,他底下的参将却差点闹翻天,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把主将召回,这是以为在过家家吗?

项善压下群起激愤的手下,对楚太子道:“太子殿下,请恕臣不能遵旨,如今战事正酣,臣不能擅离。”

楚太子蹙眉,想到临行前眉娘的担忧,不由怒问,“项善,你是要造反吗?”

“不,臣忠于陛下,也忠于大楚,正是因为这样,臣才更不能离开。”

楚太子冷笑,“你当真以为这战场离了你就不行?父皇派了两千禁军给孤,你是应召也好,抗旨也罢,都得回京城受询。”

说罢一挥手,一群禁军便冲进来围在项善周围,参将们一怒,将刀一抽就要反抗,但这也是部分参将而已,大部分是犹豫不决的看着两方,还有人直接站在了太子身侧。

项善看到这样的情况,忍不住微微一叹,宋家在军中经营多年,其势虽比不上项家,但也有几个拥护。

若是以前,他们作乱项善自是不怕,他有的是法子整治他们,可现在大敌当前,任何一点乱处都不许有。

他目光巡过帐中所有的人,最后定在冷着脸的皇太子身上,半响,他幽幽一叹,伸手将头盔摘下。

他的心腹们一惊,纷纷叫道:“将军!”

项善却知道大势已去,只是一瞬间他便想了许多事,将太子扣下,依然由他领兵?

可陛下和宋家的那几个心腹参将不会同意的,其他参将也会犹豫。

毕竟他不是要造反,事后陛下必会问罪,他是不惧生死,但却不能连累其他人。

哪怕最后打退了梁军,他们多半也是要问斩的。

而且扣下太子之后,他们依然面临粮草不济的危险,这险冒得不值。

因为不值,所以项善妥协了。

他对他的心腹们道:“军中最忌将心不一,我走后,你们要听太子号令,不可自作主张。”

说罢转头对太子伸手,“臣遵旨,即刻入京。”

楚太子紧绷的心弦微松,也不敢让项善再留在营中,立刻让禁军押送他回京城。

项善跟着人往外走,将士们差点忍不住落泪,项敏青着脸站在外面,主动给他牵了马来,低声道:“大伯,这是好事,我还不想您在这里拼命呢。”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