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番外(381)

躲在暗处的弓弩手小声和卢小将军汇报,“不行,他被护得太严实了,射不到他。”

“再等等,说不定会有漏洞,你注意看着,一旦他露出身形就射,杀了他,就是楚太子也不敢说什么。”

弓弩手砸吧嘴道:“可王大人刚说他没准备弓箭手……”

卢小将军就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你是不是蠢,打仗本就不拘阴谋诡计。”

“这不是很多读书人在看着嘛,小的担心让王大人失信不好。”

“放心吧,这计就是他安排的,他自己都不在乎,你倒是挺操心,赶紧给我看好来。”

王宴已经坐在了椅子上,仰着脖子和城楼上的赵捷道:“赵捷,你可愿意自尽伏法吗?”

赵捷沉声道:“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家人并不知我投靠楚国之事,梁帝既然仁厚,为何要牵连无辜之人?”

“不论是大梁,楚国,闽国,甚至是辽国,通敌叛国皆是诛三族的罪,”王宴道:“难道楚国的武将若是通敌叛国,楚国会不牵连其家人吗?而正是因为陛下仁厚,他才愿意给你这一个选择的机会,不然,任你逃到何处,我梁人见到便会杀你,而你赵氏一族更是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赵捷!”王宴厉声道:“杀他们的不是我大梁,而是你!”

第357章 断后路

“王宴,”赵捷沉声道:“你不必激我,良禽择木,贤臣择主,楚帝雄伟壮志,文韬武略,又已立品佳性稳的太子,我不过是选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君主侍奉,便是姬先生不也离了江陵投靠楚国?”

众人闻言一怔,是啊,姬先生也选择了楚国的,虽然传言中他好似在楚国不太受重用,但那也是他自己选的不是?

“孟帝尚且没有对姬家和姬先生的学生赶尽杀绝,梁帝为何要灭我全族?”赵捷悲愤道:“这就是我不愿事梁的原因。”

大部分的学子皆面色一松,蹙着眉看向王宴,但也有部分人面上含怒的瞪着城楼上的人。

王宴就冷笑一声道:“不愧是奸人,倒是会诡辩,你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慈之人何以跟姬先生相比?”

“姬先生并不在江陵为官,不管他选择哪国皆是他自由,可你是我大梁的将军,你是带着手下兵马一起叛国的!”王宴渐渐激动道:“投靠楚国之事我们暂且不说,在你任职期间与辽国买卖情报,交易战备,又联合辽细作谋害我功臣之后怎么算?”

“难道你也选中了辽帝,你这个贤臣想要与辽国尽忠不成?”

此话一出,两边哗然,众人皆愤慨的瞪向赵捷,他从梁到楚没什么,反正本质上大家都是一个祖宗,总有一天这天下会统一的。

可辽人不一样,此时的辽可是外敌。

赵捷冷静的反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赵捷,你那次子及侄子可是在逃往辽国时被杀的,这证据也是我大梁能伪造的吗?”王宴冷笑道:“你这话能骗得过这些百姓,难道也能骗过楚帝,楚庭吗?”

“你先是勾结辽人,出卖国家,再是叛国投楚,如今连最亲近的妻儿都可见死不救,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慈的东西,你觉得楚帝他敢用你吗?”

赵捷面色微变,拳头紧紧地握起,

楚太子也面色一变,看了眼面沉如水的赵捷,他不顾长史的阻拦走出小楼,含笑对下面的王宴道:“王大人,我知道你悲愤,然而赵将军既选择了我大楚,我大楚自然会好好的待他,人才要用在实处,莫让对方失了信义。”

这是在暗示赵捷叛国是因为大梁没重用赵捷吗?

王宴冷笑一声道:“殿下倒是大方,不知楚国是不是就喜欢赵捷这样的人,若是,那在下还真替楚国百姓担忧。若楚国用的都是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慈的朝臣,那其治下该是何种境况?”

楚太子脸一沉,肃然道:“王大人慎言,我大楚的朝臣自然是忠义双全之人,便是赵将军,也不过全是你们大梁的一面之词,他是怎样的人我们心中有数得很。”

王宴便哈哈大笑起来,指着被围在人后的赵捷问道:“赵捷,楚太子说的话你信吗?他说你忠义之人,那你问问天下,你可是忠义之人?你觉得精明睿智的楚帝会信你是忠义之人吗?”

赵捷的指甲刺破了掌心,紧抿着嘴不说话。

“赵捷,你听着,我们只给你两天的考虑时间,十二巳时,我若还未收到你的尸首,那便会去信四皇子,你赵氏一族皆要为你的错误付出代价,望你百年之后下了黄泉不要后悔。”

说罢袖子一甩便转身离开。

赵捷也在众士兵的包围下离开了。

王宴微微惋惜,“他太戒备了,不然都把人引出来了,要是能当场杀了,也是给世人的一个震慑。”

“别想了,赵捷又不傻,”卢小将军蹙眉道:“他真会自尽?若是不自尽怎么办?”

“改怎么办就再怎么办,反正事情最糟也就如此了。”

“可江陵的防务全是他负责的,他真跟楚太子去楚都,我们损失得多惨重啊。”

“不仅江陵,”王宴盘腿在炕上坐好,叹气道:“四殿下说,还有灵州及广南郡的防务他也知道的不少,他要是有心叛国,说不定早就偷偷绘好了图册,准备刺客吧,跟着他去楚国的那些人,能杀一个是一个。”

卢小将军点头,起身道:“我这就去。”

“等一等,”王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去和楚国接洽一下,好意的提醒他们可要看紧了赵捷,别让他跑到辽国去了,那边才是他最经常合作的伙伴儿啊。”

卢小将军瞪大眼,王宴就抬了抬下巴,“还不快去,等人真跑去辽国了,我们要杀他更难了。”

卢小将军连忙跑出去。

王宴忧伤的抹了一把脸,赵捷则是惊惧,对未来的惊惧。

他当然是不愿意自尽的,哪怕心里很舍不得幼子,可……他怎么能自尽呢?

可赵捷说的话一遍又一遍的在他脑海中回放。

楚太子的那些话是说给他和城下的百姓听的,难道他做的那些事楚国当真不知吗?

这是不可能的,好歹他也是梁国高层,有些事情瞒下不瞒上,同样的,有些事本国都不知,他国却可能早已收到了消息。

他跟辽人有过合作的事根本瞒不住,且看样子,大梁那边早已收集到了证据,照如今的局势,他们会公布证据也不一定。

那么,楚帝会放心用他吗?

甚至,会用他吗?

哪怕心里罗列了很多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但他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在世人心中只怕就是王宴说的那个形象。

他离开梁国的唯一目的就是东山再起,而他东山再起的前提就是他能被新的君王重用。

只有掌握了权势才可能逆袭,他的一生才不会成为一个笑话。

赵捷是没与楚帝共事过,甚至没见过对方,但对他的了解却不少,这位皇帝可不比梁帝。

梁帝脾气是出了名的好,基本上不踩底线,他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不会把双眼都睁开。

看崔卢两家,甚至是钟如英都没少违抗他的命令,可这位皇帝依然每天乐呵呵的,很少跟三位大将军杠上。

而朝中的大臣们也是,君臣也有吵嘴时,但梁帝都很少动手,可楚帝不一样,基本上被他针对的臣子最后过得都不会多好。

这位皇帝比梁帝要睿智,也比梁帝要果断狠辣,眼睛里更容不得沙子。

而这样的帝王能愿意重用他?

不用心有芥蒂,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行。

可赵捷想了又想,尤其是想到现在姬元的处境,脸色便一阵白一阵青。

连姬元那样的人都要被打压,他去了楚都又有什么好?

现在他能被礼遇,不过是因为他脑子里的东西罢了。

赵捷捏着拳头,最后忍不住招来赵安,低声道:“去看看四周,我们想办法离开楚国。”

赵安瞪大了眼,“老爷要去哪儿?”

“辽国!”

汉人讲这些所谓的忠孝仁义,可辽人却不会计较,赵捷心里有点后悔,他当初不该来楚的,哪怕是被追赶,也应该逃到吐蕃,再从那里入辽。

赵安很快回来,脸色发白的低声回禀道:“老爷,咱家周围出现了好多人,都是盯着我们府邸的,只怕走不了。”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