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点了点头,算是同意吧!
“你现在这是去……”
随着赶来的一辆马车,两人上了马车后,荀彧吩咐的地点,是去见司马徽,之前曹小瞒找他要天书,那么还真的可以问上一问。
两人一走,曹小瞒这边想找人,却是被下面的人给隐瞒了过去,一时也挺让她奇怪,后面的时间以来,两人的关系似乎并不是特别好。
只是现在最让她头疼的则是左慈,可没少在这练兵的时间中,给她找麻烦。
郭嘉和荀彧这处,在到了司马徽的住处后,却是直接被书童给迎了进去,“我家主人已等候多时,两位请随我来吧!”
只是进去后,却坐着两个人司马徽和黄承彦。
只是在报出名号后,郭嘉便知道黄承彦是刘备那位军师岳父,他向来要分析来往于各处的情报,对一些人的情况,也算了如指掌。
一时觉得问司马徽,好像也不太靠谱。
两人还没开口说明来意,司马徽则在与黄承彦相视了一眼后,直接道:“救你们那位司空,必须答应一个条件。”
郭嘉立马就接了上去,“条件,若是让我们投降或者退兵,绝不可能。”
“输赢我们已无法阻止,但她绝不可称帝,至少在她这一辈绝不可以,且还需遵守汉制,这应该也是荀令君所希望的吧!相信两位去劝曹司空可能会答应。”
郭嘉一直都想曹小瞒君临天下,现在这种条件,他更是坚决不会答应。
司马徽的话一落,郭嘉整个人都有些激愤,“不可能,司空一手一统,凭什么不可以,我们是绝不会答应!”
显然对于郭嘉的反应,几人心里都有数,“但这位荀令君……”
郭嘉忘了还有个荀彧,看过去时,果然是见到荀彧开始有些犹豫不决,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那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救司空。”
“文若,这么久了,你难道还不明白吗?与其救司空让她活下去,她更想完成这份霸业,而非哪怕万人之上还要受人所制,汉室礼制如何,现在这个下场你还没看懂吗?依然要遵循,看来多少的情谊和付出,在你心里都那么不在意,我替司空不值得。”
然而荀彧只是随着郭嘉的话,越来越皱了紧眉头,却并不反驳。
“曹司空是为了救你们,把命还回去就成,一个人还命就可以了,毕竟这片天下还需一个重臣辅佐,且我们还能送那个人回后世,与你们那位曹司空再见面,这是个很诱人的条件,你们可以再考虑考虑,毕竟还有好几年时间才到建安十七年。”
从司马徽的住处出来后,郭嘉与荀彧两人都没再说话,千年后能继续陪着她,他们都想。
荀彧只是想救曹小瞒,但却愧对两人的理念永不称帝,其实不仅仅只是郭嘉懂她,荀彧也是,何曾不想创下一片盛世,只是这个恶人荀彧担当了,曹小瞒对郭嘉的印象一直都是知己,从来不懂的都是他,已经被厌恶也不怕再被继续讨厌,恨一个人也是能够被铭记,时间的流逝如隔山海,毕竟以后陪着她的是郭嘉,他也只是希望曹小瞒还能记住一个在千年以前的人,只是最后想想都是厌恶罢了。
郭嘉对她的好很纯粹,那么这个恶人的名号,自然是不该叠加在郭嘉身上。
郭嘉心里的心思也是百转千回,就算霸业已成曹小瞒还能有多少时间,开创盛世,郭嘉其实也想她活着,曹小瞒能来这里一次,也应该能回来第二次,或者无数次吧!
毕竟荀彧的决定只能骗得了曹小瞒一时,等到回去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死,怎么可能还不明白,有些东西被人动了手脚,那么荀彧也仅仅只是想救她,却将所有的责任自己扛下,因为曹小瞒已不在,荀彧绝对算得上是肱骨重臣,来辅佐曹昂,但凭曹昂的心性和意志,这个天下这片河山,还是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明明都已经说清了,却还是要她讨厌吗?”
“不差这么一回了,那么便麻烦奉孝了!”照顾好她……
“嘉必当誓死追随!”
我即山河永在,哪怕千年后再回首,仍在这时等待,他们三人中总该留下一人居中持重,一人四海追随,一人顾佑山河。
他是荀令君,这些重责自然该落在他身上,毕竟他想帮她,就像以前她帮他一样,我只是想帮你,却并不需要你知道,哪怕他们之间被相互误会……
只做不说,相互默契,相互内敛……
第147章 赤壁前夕
等到两人再次回来后, 才发现曹小瞒派人来问过几次两人的去向, 只是当曹小瞒正面问起时, 荀彧选择了沉默,郭嘉却直接插科打诨了过去,曹小瞒便没有了再多问。
只是如今驻扎在赤壁已有月余, 一些小小的试探,隔三差五便会发生,只是两方似乎都很有默契地将最终对战的时间, 留在了几日后东南风起时的时间里,按理来说曹小瞒明明知道应该避开才是,然而左慈则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
军营宴饮, 预祝几日后的大战, 不仅能凯旋而归,更是希望除此外天下将一统。
“司空豪情何不赋诗一首,以壮军心!”面对着盛宴,郭嘉朝上面望去时,曹小瞒这时仍然有些心不在焉,此乃大忌, 没人提醒便只能他自己出马了。
“赋诗?”曹小瞒将下面的人扫了一眼, 就把视线定在了曹丕身上,作诗还是找曹丕吧!
曹丕对上曹小瞒的目光后, 正要起身却是直接被一旁的贾诩眼神给制止了,硬是跪坐了回去。
这回荀彧也是在郭嘉之后, 站起了身,“请司空赋诗,以壮军心!”
荀彧来凑什么热闹,当曹小瞒探究的视线朝他望过去时,荀彧则微垂下了头,并不接受那道目光的探视。
见此曹小瞒只能将目光收回,而是端起了面前的酒杯,轻抿了一口后,思绪有些放空,只是语气格外沉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只是说她自己,后面视线才缓缓移到了郭嘉身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只是在最后曹小瞒无意之间看了荀彧一眼,“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小瞒看他那一眼,荀彧从曹小瞒吟出这首短歌行开始,就一直注视着她,那一眼他都看在眼中,而这一句却记在了心里,可最后他让她周公也做不了了,顿时心里一紧,慢慢地垂眸低下了头。
宴会直接被带动了气氛,但最后曹小瞒却是直接离开了,有她在难免会拘束。
登上营寨观望台,往远方看去隔江而望,对面星星点点的灯火,应该就是孙刘驻扎的地方了吧!
往回想想,她来这的时间已经这么久了。
徐徐吹来的夜风,带起阵阵寒意,看着飘扬着的旗帜,又抬头望了眼夜空,这风向……
“司空!”郭嘉的一声叫唤,唤回了曹小瞒正走神的思绪,“孙刘那处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周瑜架起了祭坛,诸葛亮正开坛作法,至于所求何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
“只是什么?”
“来了一个献计的说客。”
“献计!”这个时候会来的人,曹小瞒在脑袋中过滤了一遍,“此人是否面貌不佳,但心性有些高傲。”
郭嘉都有些怀疑,曹小瞒是不是就等着这个人过来献计,“正是。”
“直接抓捕,进行关押。”
“此人有什么问题吗?”当时荀彧也在,只是在听到所献的是铁索连环之计时,面色有些古怪,而是让他来找曹小瞒,听其吩咐。
“明天风向应该就要变了,听过火烧赤壁吗?”曹小瞒说完就转身走开了。
“火烧,此时这种天气不应该是烧到他们自己才对吗?东南风。”这个时候不该是西北风向吗?
郭嘉猛然间才察觉出,原来他们一直都不太注意风向的问题,既是铁索连环又是顺风只需一把火,孙刘自然烧地大快人心,而他们郭嘉只要稍微一想,就能理解那时曹操赤壁大败,会是什么心情了。
郭嘉连忙追问,“诸葛亮开法坛作法,是要借东风吗?”
“哪有这么神,无非是算到了风向会变,不远处就是荆州地界,久居于此只要平日多留意对于地方天气的变化,早就了然于心了,何况他还是军师,这些若都不知道,还敢站在刘备的阵营,独自支撑起一片天,那便只能说胆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