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抱错的豪门少爷重生了+番外(39)

作者:江色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友听了,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不简单。”

钟奕却知道,这并非是自己的本事。

他能通过未来的记忆,反推一份分析书出来,却不能沉湎于此类“胜利”。

一旦习惯了这样虚假的繁花锦簇,在真正面对荆棘的时候,他将无所适从。

……

……

暑假开始,配方投产。接下来,就是寻找销售渠道。

这事本身不难。张老师在研究期间,发过数篇论文,已经有企业颇感兴趣、与张老师进行前期接触。

只是这些企业大多与买钟奕先前那份多孔、隔热玻璃配方的公司一样,负责中间环节的生产加工,而非终端制造。

钟奕眼下要做的,则是越过此类生产企业,直接接触行业终端。

张老师被钟奕拖下水,自发自觉地和他讲起自己的人脉关系。

钟奕毫不意外地在张老师的通讯录里看到盛源的一名采购。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尴尬。他已经在盛源入职,仍然是实习生身份,另加一个“池特助好友”的名头。前者自不必说,至于后者,在池珺“亲自”给HR打过招呼后,高层京市派、海城派一起联想纷纷。只在按说不过走个形式的面试环节,钟奕就经历了几番试探。

他与小池总究竟是什么关系?

——朋友?上大学才认识的,能是多好的朋友。

小池总给了钟奕什么好处?

——就是朋友,没别的?小伙子,年纪轻轻,何必这么固执。

不为利益所动?

——无非是价没开够。倒是挺有远见啊,知道跟着盛源老总的儿子干,比跟他做对要有前途。

也不让你背着池珺做什么,只要稍微透露点小池总的所思所想……

——价格?可以谈嘛,一切好说。

钟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到最后,试探的人没问出价码,钟奕倒是把对方的来路挖的一清二楚。

先是京市派。没办法,作为给朱鸿擦屁股的人,他们这边对科信那几个员工的印象更深。如今见钟奕与池珺一同出现,果然像池珺先前想的那样,自以为得出答案,遂试图挖池特助墙角、让钟奕跳反。

然后是海城派。他们原本没想太多。老池的儿子嘛,几个月前,比赛那事儿,就够人看出池珺有多年轻气盛、爱逞一时意气了。如今安排个“朋友”进盛源,理所当然。嗯?这个“朋友”还是比赛时候的队友。哦,更理所当然了。

可京市派怎么对这个小朋友那么感兴趣?

啧,原来如此,就是点燃朱鸿那个□□包的人。有趣,更有趣了。就说嘛,老池的儿子,当然还是向着他们这些从海城来的老将。

话说回来,到了暑假,池珺这个特助终于迎来些正经差事。

不再空挂名头,叫得好听,实际每天都和报表打交道,看数据看到头痛。

他每天和几位世叔跑东跑西、纵览全局。用慎伟茂的话来说,这是“建立在小珺你之前忙活那么久、对这边盛源足够了解”的经验上。

至于钟奕,则在两人商量、加上参考钟奕意向的结果下,空降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组。

实现讨论的时候,池珺把盛源京市分公司所有进行中的项目列出来,问钟奕,他比较看好哪个。

从高端别墅群,到繁华商圈内的多功能商城,再到游乐园、度假村。

钟奕选了游乐园。

随着国外某游乐品牌进驻中国、在海城建设园区,各色主题乐园成了接下来几年的投资热点。

盛源的这个项目,也不例外。

而尴尬的地方就在这里。张老师只知钟奕又找了家暑假实习,于是感慨一遍现在的学生也不容易、事情太多,就将其抛至脑后,直奔重点:“盛源那个游乐场,有几个地方,挺需要183的。”

183号配方所制造的是种碎玻璃,吸附能力极强。

而就盛源目前公布出的消息来看,他们有数个水上项目。仅此一项,就对吸附材料有大量需求。

第42章 张小姐

钟奕选择乐园项目,是因为他看资料时,发觉自己对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还算熟悉。

国内IP运作尚在萌芽阶段,而海城刚开园不久的那座主题乐园已经是IP与游乐项目的成熟结合。

盛源对乐园项目颇有期待,如果初期顺利,那接下来,盛源已有的餐饮、旅店住宿等项目都会一条龙接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是以在初期对设计的选择上,就有漫长的投稿、筛选流程。

在这之中,盛源内部的意见分为两种。一方认为,海城那家主题乐园已经把IP做到极致,同时,国内并未有类似的、能与游乐项目有机结合的IP,所以干脆抛掉这点,直接在游乐设施上下功夫。海城乐园面向的受众是孩童,以及带孩童前来的父母家人;既然如此,盛源就该以海城乐园没有的新鲜刺激为卖点,面向年轻人,开展设计工作。

上一世,盛源最终选择了这条路线,并且大获成功。

加上几年后到来的娱乐盛世,盛源乐园重金冠名了数档国民级综艺,一时之间名声大噪、游人满园,最初的项目组一年领三年年薪,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前期,有另一派人,与认为国内明明有传承百年的文化脉络,国外有米老鼠,国内则有孙悟空。鲲鹏可以当海盗船,游龙可以作过山车。

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于是摆在钟奕面前的,仍是这两个选择。

是要复制上一世明明白白的胜利,还是另辟新径,在新鲜道路上摸石头过河?

……

……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太子党”、空降者,钟奕暂且还不能在组内说得上话。

这是他选择这条路必经的磋磨之一。上一世,他也有过类似经历。可当时安排他的已经是“小池总”,而非现在的“池特助”。背景不同,受到的待遇也会不同。

他进项目组,一大目的在于给自己刷资历。池珺好歹有个老总儿子的名头,虽不能服众,但勉强算得上服人,能直接站在决策层边缘。

可钟奕只是大一新生,在学校里的几分成绩,放到盛源,根本算不上什么。

如果是实习生招聘的场合,HR或许会夸他几句、收下简历。

但他并非冲着实习生岗位而来。想进入更高的位置,再没有比在实事上做出成绩更快的路子。

他不熟悉其他项目组的负责人,但知道乐园项目的领头者在一帮中高层中,算是出名的“刻板”、“走不通路子”。

对方姓秦,全名秦楼。上辈子钟奕与秦楼接触时,对对方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的中年人。

而这一次,他更早见到对方。秦楼颊上尚没有严肃的竖纹,年轻许多,但也已经是而立之年。

知道钟奕被安排到自己手下时,秦楼很波澜不惊。没有下马威,也没有其他特殊对待,只让钟奕给自己邮箱发了一份简历。

旁人尚要揣度一番,但秦楼手下几个亲信都知道,上司虽然看起来比较不通人情,可在人情社会里待着,如果真那么顽固不化,怎么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说到底,秦楼的“原则”,只是一种姿态。具体如何对待钟奕,还要看这个年纪轻轻的□□具体是什么人、有无能力。

如果真是靠溜须拍马上来的,就给他点杂事,让他坐冷板凳。

要是能力不错,当然能用就用,双赢买卖。

一方刻意试探、一方有意表现,钟奕很快就融入——至少是在表面上融入——小组,对着各样设计理念、以及接下来的建材选购讨论、推进。

不出意外的话,乐园的整个建设周期会长达两年。两年后正式开园,钟奕也将步入大四。

但那都是之后的事了。

如今,钟奕面对和自己说起盛源乐园、提到水上项目需要大量183号玻璃用于过滤的张老师,倏忽发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

至少在吸附材料的选择上,他似乎,应该避嫌。

……

……

暑假开始后,为了上班方便,钟奕与池珺一起在距盛源五百米的地方租了间公寓。

三室两厅,装修开阔明亮。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繁华街景。

两人各住一间卧室,还余一套客房。

大多时间,钟奕与池珺会一同上班。但下班时间,总凑不到一起。最初的时候,他们还会给彼此留一份晚饭。到后来,各自忙碌,往往都在公司里和同事一起叫外卖。这样算下来,倒是只有早晨洗漱时能碰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