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418)

作者:暮夜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曾想桑叶误解了桓儿的意思,以为小家伙说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决定自己要走的路,不希望她插手干预,心里愈发郁闷了。

“……桓儿,娘这么做是为你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娘的苦心!”桑叶艰难的说出这段让她曾经无比唾弃的话。

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这种人,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对孩子的人生妄加干涉。

桓儿同样误会了,见娘亲始终隐瞒自己不肯说出实情,他的小脸变得黯淡下来,既没有答应打消科举入仕的念头,也没有反驳娘亲的话。

桑叶心里没了底,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决定找个机会见一见冯伦,看看冯伦有没有办法,在阻止桓儿的同时,将伤害降到最低。

……

洗洗晒晒忙碌了半个月,人们终于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厨房里诱人的香气中,在孩子们炫耀新衣服的欢笑声中,迎来了温馨又热闹的年节。

跟去年一样,郑家的年饭依旧丰盛,冷盘热盘摆了满满一桌。就是饭桌上多了郑山青马氏夫妇,少了本该坐在郑老头身侧,给郑老头斟酒布菜的郑凛。

郑山青马氏夫妇腊月二十八那天就回来了,去年是他们夫妻俩值守义庄,今年就换了另一对夫妻。

这一年里,夫妻俩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让桑叶确定他们是真改好了,于是就让他们住在了家里,一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此时,少了个本该坐在这里一起吃年饭的人,团年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奇怪。好在有多花三姐弟,又多了个咿咿呀呀的汤圆儿,总算没有太过冷清。

郑老头闷头喝了几杯酒,看了看孙子孙女,又看了看儿子儿媳妇,突然叹了口气:“要是老大也在咱们就一家团圆了。”

本来还有个郑水青,只是郑水青被驱逐出桃源镇,大半年没有回来过,不知情的郑老头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怨气,也知道其他人不待见,就没有提起他来。

一听这话,正在给虎头夹菜的孟氏放下筷子,抹着眼泪说道:“也不知道阿凛走到哪儿了,大过年的有没有吃上热乎饭。”

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的桑叶,瞬间觉得碗中的饭菜索然无味了,却不得不强装笑颜安慰二老:“爹、娘,凛哥又不是三岁的孩子,他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他们一大帮人出去,肯定也像咱们这样守着一大桌菜,热热闹闹吃年饭呢!”

马氏也立即咽下口中的饭菜,笑着附和道:“是呢是呢,去年义庄里就我们夫妻俩,也拾掇了一大桌菜过了个好年,大哥他也定不会亏待自己,爹娘就放心吧!”

说着,她又瞪了眼傻坐着的丈夫,示意他赶紧说话。

郑山青是个会来事的,接收到马氏的眼色,立马提起酒壶往郑老头和孟氏的酒杯里倒酒:“爹、娘,大哥都说了年后会回来,您们就别担心了!等大哥到家了,咱们还能一家人坐一起吃团圆饭。”

“爷爷、奶奶,花花也敬您们,愿您们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多花几个小的也懂事,纷纷往爷爷奶奶碗里夹菜,还端起自己的装米酒的杯子,似模似样的跟他们敬酒,说祝福讨喜的话。

在这样的安慰下,二老渐渐收起先前的伤感,举起杯子喝起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就在气氛渐好之时,有一只灰扑扑的鸽子落在了门口。它蹦蹦跳跳着站在门槛上,小脑袋探进屋里,冲着吃饭的人“咕咕”叫。

屋子里正热闹,没有注意到门口多了一只小精怪,也没有听到它的叫声。直到桑叶的眼角无意中扫到这只活物,清楚的看到它头顶上的一撮灰斑毛,她猛地站起来,连手里的筷子掉在了饭桌上也没有察觉。

“咳咳……大大嫂,你咋了?”坐在身侧的马氏被吓的呛到了,一边剧烈的咳嗽着一边关切的问。

桑叶的注意力全在那只鸽子身上,哪里听的到马氏的话。她把汤圆儿往马氏的怀里一塞就下了饭桌,三步并两步的冲到门口,蹲下身捉住了蹦蹦跳跳的鸟儿,熟练的打开它腿上的信筒。

见里面果然有卷的紧紧的信条,她心里一喜,连忙将信条抽出来打开抚平。当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时,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桑叶的异状,让其他人变得紧张起来,纷纷放下碗筷凑过来。当看清信条上写着的字,郑老头想到了什么,激动地问道:“老大媳妇,是不是阿凛写的?阿凛是不是快回来了?”

孟氏也焦急的说道:“小叶,快念念,快念念信上写了啥!”

桑叶重重的点了点头,笑中带泪的说道:“是,是凛哥的信!”说罢,她将信条上的内容大致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需要隐瞒的地方,才略过男人特意写给她的那些话,把剩下的内容一字一句念出来给公公婆婆听。

当念到最迟二月底就能抵家时,不止桑叶激动地再次哭了,郑老头和孟氏也流下了欢喜的泪水,恨不得年节马上过去,二月底明天就能到来。

这一封家信,让郑家的年饭摆脱了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连日来压在桑叶心里的大石头,也彻底落回了原地。信条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确定男人脱离了危险,至少伤势好转能写下这封长长的家信。

饭后,马氏一个人揽下了洗洗刷刷的活计。桑叶道过谢,便把汤圆儿交给孟氏,自己来到书房磨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写回信。

相比上一封信,这封信的风格就变得轻快多了。桑叶没有过问男人的伤势,左右他不会告诉她,一切等人回来再慢慢算账,就只把家常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通,写到最后连落款的地方都没有。

要不是信筒太小,塞不下太多的纸页,她怕是能一直写到天黑。

看着鸽子慢慢飞远,变成天际的一个小点,最终消失在蓝天百云之下,桑叶的嘴角噙着笑,慢慢的收回了目光,担忧了大半个月的,心里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年初一,照例是郑氏一族祭祖的大日子。郑家像往年一样准备好祭品,由郑山青担着,一家人一大早就往祠堂里去了。

去年有个搅屎棍似的牛氏,让好好的祭祀变成了批斗大会,今年就没有出现类似的闹剧了。如今郑氏族人靠着虎头鞋,腰包渐渐鼓起来,以往不少鸡毛蒜皮的纷争反倒没有了,因此今年的祭祀气氛一团和谐,整个流程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没有看到郑凛,有不少人向桑叶问起。桑叶说明了缘由,又提到了男人的归期就没人再打听了,她却有人听到突然八卦起快有一年没有露面的郑水青来。

“哎呦,说起那老三,昨儿个我小孙子还跟我说夏天的时候看到一个乞丐跟他很像,他瞅着觉着挺可怜的,就拿了两个馒头打算给那乞丐,谁知那乞丐看了他一眼就跑了,后来就再没遇见。”

说话的是个年逾半百的妇人,她是前郑村人,口中所说的是她的小孙子,在邻县一家酒楼里当伙计。

“乞丐?应该不是郑老三吧,就他那性子,回来磕头求饶我信,要说他沦落到乞丐我不信。”有人提出质疑,显然对郑水青的为人处世很了解,一针见血。

“大概就长得相像吧,不过这老三也是的,都大半年没回来过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那两个老的也不着,就跟没这个儿子似的。”老太太啧了一声,不是很理解郑家怎么就能做到不闻不问。

“这咱就别管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两个老的是不是有啥苦衷……老了老了要靠大儿子,这小儿子又是个不成器的,他们能活一天就少一天了。哪有心思管那么多。”

“说的也是,他们大儿媳妇能把生意做到外头去,定是个精明的,怕是容不下小叔子吸血……”

正说的起劲的两个人,不知道桑叶就在他们身后,还把他们说的话听了个完成。

桑叶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没劲了,也没打扰两人就悄无声息的退开了,对他们带着恶意的揣测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两个人说的也是事实,如果郑水青真敢回来吸血,她定会教他好好做人。

不过,她也没想到郑水青会落得这么凄惨,竟然流落到了邻县,还成了一个乞丐——如果那乞丐不是郑水青,看到手拿馒头的人就不会仓皇的逃走,该是觉得丢不起人才跑的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