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番外(215)

皇上病好之后就下定决心要给这唯一的妹妹再找个好人家嫁过去。

皇上有了这个心思,正好嘉宁长公主心里也有了人。虽然姚宜之有过正妻,又是庶子,可还算有举人的功名在。在国子监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很多人知道这个“姚三郎”,如今姚家将姚宜之过继去了族中,做了正经的嫡子,将来等到金殿传胪,再让他尚主也不是不行。

皇上一直对长公主这门亲事心存歉意,当年先皇在的时候,心中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刘家。另一个是出身锦衣卫的陶本谦,先皇问起皇上。皇上还是觉得刘家更合适,谁知道长公主会这么早就守寡。

说着话。大皇子来请安,皇后吩咐宫人,“将紫砂壶拿出来。”

大皇子让人将玩了好长时间的紫砂麒麟拿出来,放在皇后娘娘面前,然后让人将泡好的茶水浇上去。

皇后娘娘看着茶盘里的麒麟,笑着道:“这麒麟好像越来越漂亮了。”

大皇子听得这话挺起了脊背。

皇后娘娘看着大皇子,大皇子从小由她抚养,皇上子嗣单薄,她在大皇子身上格外用心,教育的也严了些,因此让大皇子对她有了太多的敬畏,上次传姚婉宁进宫,姚婉宁拿出这些物件儿,没想到大皇子就喜欢玩起来,她为了让大皇子多来几趟,特意将紫砂壶留在她宫里,这段日子过来,她觉得大皇子不再那么小心翼翼,脸上也有了笑容。

和大皇子说了会儿话,嘉宁长公主退了出去。

皇后娘娘留了大皇子吃过饭才让宫人带着大皇子去休息,大皇子不愿意在永寿宫睡觉,好像始终不能放下和她之间的那份隔阂。

大皇子身边的人都是她精挑细选,几个宫人不可能在大皇子耳边嚼舌根,她要顾着宫外的母家,还要打理宫内的事务,这些年身体虚弱,让她渐渐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皇上……”皇后娘娘微微失神,再抬起头来却看到眼前那抹明黄色。

皇上几步进了内室。

皇后娘娘上前行礼,皇帝将皇后扶起来,“身子怎么样?可好些了?”

皇后娘娘道:“这些日子好多了,也有了精神。”

皇帝点点头,想起嘉宁长公主的事,“向嘉宁问清楚了吗?”

皇后娘娘将嘉宁长公主那些话说了。

皇帝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姚宜之这个人,朕已经让人去查问,和嘉宁说的差不多,人还算聪明,他的兄长在吏部做的很好,写了一手的好字,明年的春闱定能考中。”

说起姚家,皇后想起了姚三太太张氏。

她对这个姚三太太没什么好感,姚婉宁向她求了太医给姚三太太看病,她本没放在心上,后来随口一问,那个姚三太太根本没有病。

“在想什么?”皇帝看着皇后露出思量的神情,低声问过去。

皇后娘娘就将心里的疑虑说了,“姚三太太和嘉宁一直要好,嘉宁也是因为姚三太太才认识了姚宜之,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有心牵线。”

听得这话,皇帝皱起眉头来。

那个姚宜之到底是不是有心算计嘉宁。

表面上温和儒雅的人,如果长了一副奸人的心肠,还真的要好好思量思量,能不能让他做嘉宁的驸马。

皇帝坐下来抿了口茶。

“詹事府那边怎么样了?”皇后娘娘问过去,“大皇子应该进学了,定了詹事府詹事,也好着手选四方名儒,在挑选年纪相当的才俊进宫伴读。”

皇帝想到这件事眼睛沉下来。

多年的夫妻,皇后察觉出皇帝的怒气,也就不敢多说话而是静静等着皇帝开口。

“那个杨敬,这么多年都不肯入仕不说,私下里还说了许多大不敬的话,这些朕都可以不放在心上,朕依旧用他去国子监,这才几日,国子监几位博士对他颇有怨言,朕看他是故意为之,好让朕再放他归野。”

“大周朝不是没有名士可用,左春坊的何明道、礼部尚书哪个都能任此职。”

“皇上消消气,”皇后娘娘低声道,“若是能用何明道和礼部尚书,您何必这样动气,您心里最喜欢的还是杨敬,杨敬在外这么多年,再入仕势必生疏,您没有让他直接去詹事府,就是想要给他时间去适应。”

“皇上已经做了这么多,不妨再等等看,若是那杨敬辜负了皇上的苦心,再将杨敬治罪不迟,别一时怒气让大皇子错过了个好师傅。”

皇后总是能按住他的怒气,轻软的几句话,让他胸口那团火也熄灭了。

那就再看看,看看杨敬到底是什么样的品行。

……

婉宁帮沈氏准备好了点心送去给杨老太太。

每天都去送,做的都是家常的点心,有时候送去的是沈氏和沈四太太做的针线。

沈四太太笑着道:“没想到还都收下了。”

话音刚落,外面的下人进来道:“太太不好了,六爷找不到了。”

昆哥找不到了?

沈氏和沈四太太怔愣的功夫,婉宁问过去,“六爷不是去了学堂吗?怎么会找不到?”

“是去了学堂,每天都是这时候下学,可是今天六爷将身边的小厮遣开了,等到小厮去学堂里找六爷,六爷已经不见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欺负

沈四太太脸色苍白,“怎么会不见的,好端端的人,学堂就那么大,怎么会找不到人。”

管事的将昆哥身边的小厮领过来。

小厮脸上一片惊慌的神情,“是六爷让我们走的,六爷……让我们去外面等。”

反反复复就是这几句话。

沈四太太慌张的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婉宁道:“学堂有几个门?”

“两个,一个前门,一个后门,平日里后门是不开的,我们也就没过去守着。”

去学堂的又不止少爷一个,所有的下人都在外面等,他们也不好就坏了规矩,后门上更是没有人去的地方,他过去瞧过,只有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仆管着门,只要看到有人过去就会斥骂,半点不留情面,他们也试着偷偷去守着,结果那地方是个风口,谁站上一会儿都要冻得发抖,谁也受不住。

小厮不敢强词夺理,忙磕头赔罪,“都是我们没守好门。”

这样看来只有可能是从后门走了。

婉宁道:“学堂那边还有我们家的人吗?”

小厮点点头,很快却又摇头,显然也是慌张中已经乱了方寸。

婉宁吩咐管事,“快出去问问,再打听一下学堂那边有没有别人家的少爷也没有回家。”

管事忙应一声。

婉宁道:“让贺大年跟着去,再叫上殷江,仔仔细细地找一遍。”

管事的出了门,沈四太太这边已经站不住,沈氏也是勉强稳住心神,“昆哥那么聪明,不会遇到什么事。”

沈四太太抿着嘴唇半晌道:“会不会和婉宁那次一样。”

沈氏听得这话。心里一片冰凉。

光明正大的从学堂绑人,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沈四太太看着跪在地上的下人。“你们怎么敢离开六爷,我是怎么吩咐的。为什么让你们四五个人留在那里?”

下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停地磕头。

“如果六爷找不着了,你们就别想……”沈四太太一口气没上来,几乎昏厥过去。

沈氏忙上前安抚,“别急,别急,嫂子别急……我们慢慢找,肯定会将昆哥找回来。”沈氏说着话眼睛里也有焦急的神情。侧头去看婉宁。

婉宁道:“昆哥让下人在门外走,应该是有什么事,学堂里应该不会轻易进外人,就算是绑走了昆哥也是在后门上,既然后门有下人在守着,只要去问问就知道了。”

说话的功夫,管事过来禀告,“忠义侯府上来人了,说是侯爷和六爷约好了一起去骑马。”

沈四太太听得这话想起来,“是有这样的事。昆哥会不会自己去了忠义侯府。”

从学堂到忠义侯府还有一段的距离昆哥不可能过去。

她记得昆哥说过,要跟着崔奕廷学骑马,婉宁抬起头看向童妈妈。“让人去崔大人那里问问,看看有没有昆哥的消息。”

童妈妈还没有出屋门,门上的管事慌里慌张地进屋,人还没有站稳,就开口道:“回来了,六爷回来了,是跟着崔大人出去了。”

上一篇:美人三千笑下一篇:奉旨休夫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