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傍晚,紫微觉着好些了,便起身到窗前透气。天色阴沉,风雨潇潇,空气中漂浮着濡湿的花香,前院的欢声笑语隐隐入耳,更添了一份萧瑟意味。
紫微怔怔地望着满地落英,忽然又想起那个牡丹少女。小姑娘似乎只有自己落难时才会出现,平日里从不入梦。他怅然喟叹,出门想去花圃里看看她,刚走到廊下,就见几个仆从提着灯笼过来,为首的是前院的赵婆子,见了紫微,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哎哟,大公子怎么自个儿出来啦!老奴还想来给您请安哪!”
紫微淡淡道:“母亲叫你来有何事?”
赵婆子举起手里的食盒:“王妃娘娘说了,大公子在后院养病,到底孤单清冷了些,所以禀了王爷,让老奴拿些圣上赏赐的御菜过来给公子。这也是王爷和娘娘一片爱子之心,大公子快进来尝尝吧!”
御菜能轮得到他?紫微心头微哂:“多谢父王和母妃关心,放下罢。”
赵婆子却充耳不闻,绕过紫微一脚踏进屋内:“大公子还没用晚膳吧?锦儿呢?还不快来伺候大公子用膳!”
紫微皱了皱眉想斥责她,还没开口,就扶着门柱剧烈地咳嗽起来。等赵婆子手脚麻利地摆盘布菜完毕,紫微望着袖口上咳出来的一滩暗血,怔住了。
锦儿见他半天直不起腰来:“世子爷您这是……”
“无妨。”紫微将袖口掩在身后,紧抿着唇走过去。
屋外的风雨更大了,狂风呼呼作响,“哐当”一声吹开大门,将屋内灯烛吹灭了一大半,一时碗翻瓶倒,杯盘乒乓,室内一片狼藉。
紫微静静地坐在桌前,听着丫鬟婆子们手忙脚乱地惊呼。在他瞳仁深处,数片熟悉的玫红色花瓣随风卷入,沾了草屑尘泥,飘落在面前的饭桌上。
嘴角难看地往上勾了勾,一双清眸瞬间失去了全部的神采。紫微只觉全身的力气都在流失,他摸了摸脸上凸出的颧骨和渐如枯草的头发,一颗心原本还残存着微弱的生命/之光,如今也死灰将熄,冻结成冰。
呆坐良久,他闭了闭眼,然后举起筷子,缓缓伸向面前已经凉了的珍馐佳肴。
当晚,紫微发起高热,脸色红到发紫。他神志飘忽不定,仿佛溺在了滚滚开水中,却抓不到一根救命的浮木。
弥留之际,耳边传来一阵嘤嘤哭声,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见那牡丹少女趴在床头大哭,一双杏眼红得肝肠寸断:“呜呜呜……你这人,怎么跟个傻子似的,知道有毒还吃下去!我花儿都抖光了,你也不理我……呜呜呜呜呜呜……”
紫微费力地抬起手,替她拭去粉腮上的泪珠:“我父王默许了的……再挣扎,也没有意思了……”
少女不太明白王府里那些肮脏事,懊悔的眼泪成串儿往下掉:“都怪我平时偷懒没好好修炼,不然就能救你了……要不你再等等我呀?”
紫微笑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哽咽道:“我没有名字……这里的人,都叫我魏紫牡丹。”
“好,那你就叫魏紫……”喉咙里忽然一阵艰涩,他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如果、如果有下辈子,我再来找你……”
说完眼前一黑,仿佛有什么东西拼命抓住他的身体,把他往深海里拖。紫微在心里念了无数遍少女的名字,直到把这名字刻进灵魂里了,才放松了意识,任由那股力量把自己拖走。
第二日清晨,锦儿进了卧房才发现,她家世子爷已经去了,青年的脸色是不正常的酡红,嘴角还停留着清浅的笑意,手里紧紧握着一枝不知从哪儿摘来的牡丹花,花瓣上满是晶莹露水,像泪珠儿一样美。
世子去世后,他的院落就被封了起来,花圃里原本开得灼华的那株牡丹,不知怎的,也慢慢萎焉凋零,最后竟枯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一个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好,但对我来说完全是噩耗的消息:我入V的字数太少,编辑让我再努力憋两三万字……要疯了!这不是逼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吗!!QAQAQ
感谢琴声依旧、芥子小宝贝的营养液!!
第68章 紫微×魏紫2
紫微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站在奈何桥上, 司命星君算准了时辰来迎候, 朝他躬身行礼:“恭喜帝君一世轮回完成。”
恍若隔世的迷茫并没有持续太久,紫微想起心心念念的事,立刻向司命询问魏紫的情况。司命翻了翻手里的宿命簿, 笑道:“魏紫救帝君三次, 与您结下三世姻缘, 您大可放心去轮回。”
紫微心下大定, 灌下孟婆汤就急急忙忙地投胎去了。
至于旁边还有一位捧着小山似的公文等他批阅的师弟勾陈帝君——不好意思,紫微压根没注意。
望着师兄欢快跑远的背影,勾陈:“……”
***
历劫的第二世,紫微成了大燕朝的皇太子。
十八岁那年,恰逢他母亲赵贵妃生辰,官宦夫人们都携子女进宫朝贺。紫微嫌吵,独自躲到一处偏僻的竹林里去练剑。
在那里,他邂逅了一个迷路的少女, 咬着唇, 强忍惊惶地问他:“我是来赴宴的,您能带我过去吗?”
紫微望着那双小鹿般纯真又迷茫的眸子, 忽然觉得有些眼熟。
边走边聊,才知道她是太常寺丞魏大人的女儿,闺名一个紫字。
“倒是与一种牡丹重名了。”紫微笑道。
魏姑娘羞涩一笑,抚了抚发间的牡丹玉簪:“臣女正是出生于四月牡丹花开之时,故而父亲取了这名字。我自幼也爱牡丹, 家中花圃里栽的,可不比御花园里头的差呢。”
说自家的东西比皇宫里的还好,小姑娘纯善可爱,紫微倒也不以为忤,与她闲聊些别的,发现这姑娘不卑不亢,率性天真,很合自己心意。
把她送回母妃的颂春殿,紫微转身就让小太监去查,证实魏紫是被一个素来不对付的小姑娘骗出去的,目的就是要让她迷路乱走,最好冲撞了什么贵人,一家子吃挂落。
好在遇到了紫微。他听后不知怎的就有些胸闷,命人暗中看护着魏紫,直到她离宫,也没再出什么幺蛾子。
此后数次宫宴,紫微总是不自觉地就在人群里寻找那道清丽的身影,倒是被他瞧见过几次。但更多的时候,太常寺丞的官位还是太低了,他的家眷并不总是有进宫赴宴的资格。
太子已快成年,东宫却只有三五侍妾,没有太子妃,帝妃对此都很着急,相亲大会举行了好几次,儿子的态度都很冷淡。有机灵的小太监琢磨主上的心思,偷报给贵妃,之后的宫宴就邀请了更多低官阶的夫人小姐,其中就包括太常寺丞家。
紫微心知肚明,也不避嫌,远远望见魏紫就走过去同她说话。他喜爱她在人群中矜持守礼,规矩教养丝毫不差,对着自己则似松绑了一般,活泼风趣,自然淳朴,似曾相识的莹白小脸微微染着红晕,娇俏更胜牡丹。
几番交流下来,紫微心里萦绕的熟悉感越来越强烈,他承袭了大燕祖上游牧民族的豪放血统,对门第之差并不在意,心里既认定了魏紫,便不拖泥带水,立刻找来与他最亲厚的小姑姑,拜托她去探探太常寺丞家的口风。
于是长公主设宴,请一群夫人过来赏花,与太常寺丞夫人聊过之后,回宫对紫微道:魏家只生了两个姑娘,长女魏紫尚未及笄,寺丞夫妻想多留她几年,所以不急着相看人家。
长公主觉得这便是婉拒的意思了。魏夫人话里话外都透着魏家门第低微,配不上太子的意味。长公主叹道,这魏家倒是个真心疼女儿的,知道娘家不显赫,魏紫入宫之后只怕要吃苦头。
紫微听到这个结果并不算太意外,只是,他如何会不宠爱她呢?看魏紫的样子也不像是讨厌他的,只要他们夫妻同心,谁还敢藐视她?
然而不等他开口向父皇提请赐婚,西庭关就爆发了战事,有内奸勾结北狄人,使大燕连失五城。燕皇震怒,下令皇太子亲赴前线督查并收回城池,一来为显示朝廷的重视,二来也是对太子的锻炼,巩固他在军中的地位。
紫微垂暮之时,回顾他并不漫长的一生,自觉最大的失误就是没在出征前把魏紫定下来。等他收复城池、把北狄人赶回八百里外的蛮荒之地,再回到京城,已经是两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