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财源广进/重回一九八三(220)

作者:佬妖精18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引进人才虽然也是这次政策的一个主旨,但文件上写的很清楚,已经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才有被引进的资格。”

“小姑娘,恐怕你的条件还是不够啊,你现在还在上学,属于不可能被马上利用起来的资源,真的很遗憾。”

秦小悠当然知道,自己只有一年的大学学历,确实拿不出手,即便QH是个最高等的学府,肯定也是不够格的。

她刚才详细地介绍自己,只不过是想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好好听她说话罢了。

“我明白的,叔叔,我只是向您证明一下我的身份是可信的,这样您才能相信我下面说的话。”

“我家里开了一间水果罐头厂,经营有几年了,现在已经销售到了全国的范围,效益还算不错,口碑也不错。”

“我之所以想在BJ买房子,就是想在这边再开一家分厂,如果有机会的话,看看能不能把咱们国产的罐头,销到外国去。”

“咱们国家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从南到北的果蔬,没有1000种也有几百种了。”

“我希望能把这些果蔬制作成罐头,推广给那些外国人,让他们见识到我们国家果蔬的多种多样,也让他们尝到中国的美味食品。”

“所以我还是希望叔叔能拿一份资料给我,我回去好好斟酌,对比一下,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想留下来。”

秦小悠这话,把这位工作人员听得眼睛都亮了,小姑娘年纪不大,雄心可不小。

此时国家正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步的前进着,有引进来的,自然就应该有销出去的。

虽然还不知道秦小悠说话的真假,但只是听着她描述的这件事,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了。

要知道,国家还比较落后,国人大多还是崇拜着外国的产品,总觉得洋玩意儿是最好的。

如果能把我国的产品输出出去,让外国人见识到更多更好的,他们没有见过的中国制造,那才叫骄傲。

“成,成,成,小姑娘的理想还挺远大的,叔叔支持你啊,呐,这份材料你拿着,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也跟家里的大人好好商量一下,如果产品确实好的话,国家是有政策的,肯定会支持啊。”

“到时候啊,说不定不用你花钱买房子,公家就主动给你落户口了,甚至给你分个房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不管是学术界的人才,还是商界的人才,都是抢手货呢。”说完还不忘调侃了一句,“小姑娘,祝你马到成功啊!”

把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资料拿在手里,秦小悠真诚地道了一声感谢,“谢谢叔叔,我回去会好好看的。”

事情跟他想象的差不多,看来没出现太大的误差,当年关家来BJ落户和买房,就是因为资产引进,以及项目扩张。

虽然时间上比现在晚了几年,但政策没差多少,现在只是刚起步,过几年的政策会更加成熟。

那个时候就有了一个很新鲜的词儿——招商引资,也因为这个词,掀起了私有资产流动的又一个新高.潮。

每个城市都在忙着招商引资,商人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的,但毕竟是少数。

又再跟房产局的叔叔阿姨道了再见,秦小悠就拿着资料打算回家了,她着急想看看,资料上到底都有哪些硬性的要求?

“小姑娘,你等一下。”刚走出去没几步的秦小悠,被一位阿姨给叫住了,正是那位说自己连嫉妒的心都没有了的阿姨。

“小姑娘,刚刚听你说起了罐头,我就想起个事儿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家的罐头叫什么牌子?”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秦小悠立马脆生生地回答道,“达盛罐头厂生产的达盛牌水果罐头。”

那位阿姨兴奋地一拍巴掌,“我就说嘛,经营了好几年,还能销售到全国各地的,也没几个牌子能做得到了。”

她的一句感慨,引起了周围更多人的惊叹,“可不是嘛,我家孩子就最喜欢吃这个牌子的水果罐头。”

“就是就是,水果给的分量很足,味道还特别好,价钱也实惠,别说是孩子了,我们家老人也爱吃啊!”

“还有那个青刀豆罐头,和酸黄瓜罐头,我孙子可爱吃了,超级下饭,断了一顿儿都不好好吃饭。”

这两种罐头,是厂里出的新产品,从出厂到销售,总共也没有多少日子,这位绝对是达盛罐头的真爱粉了。

不过有人喜爱也不是没道理的,它们都是秦小悠上辈子最爱吃的蔬菜类罐头。

第三百零一十章 意外的生意

青刀豆罐头带着一股子特别的清香,酸黄瓜则是鲜香微酸的口感,只要尝过过了一次就不会忘记。

可惜在上一世,亮相没几年就退出了市场,也不知道是因为体制的原因,管理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

反正他们就那么突然的消失了,消失得毫无预兆,也因此让秦小悠心底里产生了一份执念。

有了重生的机会,秦小悠自然想让它们重新回到自己的生命里,这才让工厂的技术人员研制出了这两个产品。

都是她的最爱,对于味道的偏执,也使得她在这两样产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实验了成千上百遍,才终于做出了她记忆中的味道。

本以为这只是她一个人的执着,没想到在离家千里万里的地方,竟然能听到顾客给予它这么高的评价,值了。

那些在研制过程中所经历的辛苦,面对消费者们的喜爱,简直就不值一提,顾客爱吃,就是对自家工厂最高的赞美。

听到有这么多人喜欢达盛罐头,哪位最先叫住秦小悠的阿姨,整个人明显更兴奋了。

这证明自己把小姑娘拦下来的决定没有错,看到大家都围着秦晓又说话,阿姨伸出手,把秦小悠往自己的身边拉近些。

“小姑娘,阿姨跟你打听个事儿,就是想问问你,你们家生产的罐头,只在公家的商店里卖吗?”

听到阿姨这么问自己,秦小悠的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她终于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疏忽掉的是什么了。

最近这半年多,厂子里的业绩几乎停滞不前,好在营业额并没有下滑,还保持着以往的销量。

秦小悠口头上提了几次这个事情,希望工厂的几位负责人,能够拿出解决的方案来,但都没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倒不是几位负责人怠慢,他们也去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在同类型的产品中,达盛罐头已经是卖得最好的了。

销量上比别家的罐头要好上许多倍,在不少专家的眼里,达盛罐头已经是行业里的标杆儿了。

所以在他们想来,应该是市场的饱和度,影响了销售的持续性增长,也就是说——生产力和购买力持平了。

秦小悠当然不会这么想,中国地大物博,自家这么一个小小的罐头厂,怎么可能满足全国的购买力。

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笑话,未免也太小瞧中国消费者的实力了,哪怕再建十个达盛罐头厂,市场也不会饱和的。

奈何她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家里建煤矿的事,实在是分不开身,罐头的事情也就只能先放下了。

秦小悠原本打算着,等到建煤矿的事情告一段落,她就要好好的整理一下罐头厂了,原因出在哪里,肯定要深挖一下。

万万没想到,还没等她出手呢,已经有人把答案送到她眼前了,秦小悠笑得十分灿烂。

这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儿,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位阿姨的问话,让秦小悠茅塞顿开。

还真是她的疏忽,改革开放的推行,更大程度地提倡和促进了私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商场的公有制,也被更多私人的店铺所代替,而私人商铺的无处不在,无疑给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借着改革的东风,此时的私人商铺,犹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全国各地,让街头巷尾更加的欣欣向荣了。

而自家的罐头厂,因为一直被政府扶持着,销售渠道也是走的公家,势必限制了罐头的销售范围。

要知道,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和损耗,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型百货铺子,因为地理上的方便,已经成了主力军。

既然这些小商铺,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需求,谁还愿意为了一瓶不是必需品的罐头,而多走好多的路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