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早膳便出发吧,”姜凝不想多说:“横竖都是得下来的。”
夏嬷嬷连忙命人去张罗,自己则是跟着丫鬟拥着姜凝坐到了僻静的角落,刚坐下,那边早膳也送了过来,夏嬷嬷服侍着姜凝:“姑娘今日胃口如何,想吃什么?”
姜凝没什么胃口,随意点了一样自己平日里不怎么用的,夏嬷嬷连忙要帮她盛,姜凝待她盛好之后才开口:“夏嬷嬷,这碗是你的,你先用吧。”
“姑娘,这于礼不合,”夏嬷嬷有些惶恐:“奴婢不敢造次。”
“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礼数,”姜凝摇了摇头:“你用过之后,我再用。”
夏嬷嬷愣了一下:“奴婢昨日已经把东西都给了姑娘,并无私藏。”
姜凝不置可否:“夏嬷嬷不要多想,你一路跟着我也劳累坏了,我只不想让你继续累着而已,你先用。”
夏嬷嬷情知说不过姜凝,只好点了点头:“谢姑娘体谅。”
姜凝心中一叹,她其实也知道就算还有药,夏嬷嬷不可能在所有吃食里都下了药,只是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罢了,看着夏嬷嬷用了半碗,这才让丫鬟给自己也盛了小半碗。
这一次行程之后,夏嬷嬷与她之间必然生了嫌隙,以后只怕是不能再用夏嬷嬷了。
不过这样也好,夏嬷嬷年事已高,不管此次回去之后结果如何,夏嬷嬷也不再适宜在姜凝身边操劳了。
前世夏嬷嬷跟着姜凝去了贺府,最后却因小人谗言挑拨离间而令姜凝对她生了猜忌,最后让她含冤受屈,而姜凝却熟视无睹。
这辈子,就让夏嬷嬷好好待在俞州颐养天年吧,这似乎是姜凝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情了。
说起来也的确是为难夏嬷嬷了,明明是姜遥与姜凝两母女的事,偏偏让夏嬷嬷在其中难做人,她听谁的话都对也都不对,端的是左右为难。
姜凝本意并不想这么对夏嬷嬷,然而却也明白,强硬起来是唯一能说动夏嬷嬷的法子,夏嬷嬷是个忠仆,虽然都是主子,可是在夏嬷嬷心里,姜家大于姜遥,而姜遥大于姜凝,如果姜凝还是以前那个好说话的姜凝的话,姜遥的命令是远远大于姜凝自己的意愿的,哪怕夏嬷嬷自己其实对于姜遥的所为也有些不解,可是不妨碍她听姜遥的话。
如果姜凝不改变的话,就真的只能一路浑浑噩噩任人摆布扔到贺家了。
而贺家,是姜凝这辈子都不会踏足的地方。
贺沁她爱招惹谁便招惹谁吧,只是这一次,她自己闯出来的祸最好是她自己去收拾干净,而她姜凝,绝对不会多管闲事。
毕竟,她姓姜不姓贺。
贺家成也好败也罢,通通跟她没有关系。
反正……天下即将大乱。
第4章 004 旧账
姜家祖籍在夏州,族人大多留在夏州,京城留有几房,其中长房也即姜涔这一房最为得势,作为姜涔唯一、也是最疼爱的孙儿,姜遥当年与贺征和离之后,没有留在京城也没有回到夏州,盖因京城是事发之地,流言甚嚣,而夏州又太远,虽然是族人,可是毕竟隔房,姜家也不敢让姜遥离得那么远,怕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力不能及。
当然,姜凝与姜遥住的姜家别院在俞州除了俞州离京城不远外,也因为当年姜凝年幼,姜遥不忍带着姜凝长途跋涉,又因为姜涔昔年曾在俞州出任,恰好置备了一间别院。
姜凝与姜遥在俞州一待便是十数年,当然其间也回过京城,毕竟在姜遥看来,当年那些破事,事事都是贺家理亏,该避让难堪的不该是她姜遥,而应该是贺家,不过既然贺家厚颜无耻不以为意,依然活得好好的,那她自然也不会做那夹着尾巴逃走不敢回去之辈,毕竟她才是最无辜的那个人。
从某种程度而言,姜遥是个豁达的人,但同时,她也是个计较的人,她对贺征本无情意,所以得知真相之后便不拖泥带水和离不纠缠,可是不计较不等于原谅,所以她绝不允许姜凝认祖归宗,所以,她从姜凝的世界里,抹去了贺征。
她带着姜凝回京城,贺家也在京城,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姜凝面前提起贺征。
当然,能做到这一步,还是因为她有个好父亲。
只可惜,上辈子她到底是被贺征钻了空子,她防备得太过,可这世间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姜凝被她关在笼中,一旦高墙被撕开一个口子,翅膀还没长硬,便已经想飞。
适得其反,说的大概便是这种情况吧。
京城姜凝其实并不陌生,陌生的是……这一次姜遥居然放她一人撞进去,似乎也不怕她会遇到什么人不怕别人会对她说什么。
夏嬷嬷还说,姜遥命她们将她送“回”贺家——姜凝无论如何都不信,她不信姜遥会做出这种事来,曾经对此事避之而不及的人突然变了性子,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不管出了什么事,如今的姜凝都愿与她一同面对,而不是糊里糊涂往贺家那个大坑里跳。
—
对于自己住了十余年的姜家别院,姜凝总是有别样的感情,她上辈子大多数时光都是在这别院中度过的,一草一木,都熟记于心。
比起京城那座御赐的府邸,这别院自然是少了许多气派,但是却也多了些精致。
姜遥是个雅致的人,从她侍弄的别院可见一斑,按理说像姜遥这样的情况,在一些所谓的“正派”看来,是很离经叛道的,她唯一一次屈从于礼教,大概就是当年嫁给贺征了吧。
不管她当年为什么嫁贺征,时人大多数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成亲了,那么便该认份,纵有千般不耐,忍忍便也过了,可姜遥偏不,她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在贺家过得不快,又得知了一些过往的真相,无论如何都不肯装聋作哑的认了命,非要将事情闹大闹得人尽皆知,宁愿独自带着女儿过活也不愿待在贺家。
当然,这些事姜凝本不该知道的,之所以知道,都是拜贺沁所赐。
贺沁为什么那么恨姜凝,便是因为姜遥当年将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她生姜凝的时候,贺沁的母亲已经显怀了,以姜遥的骄傲,这自然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情,她当然是受不了不愿再与贺征过下去的,可是在和离之前,仗着正室的名分,当然,也仗了些姜家的势,让贺征将贺沁的母亲阮氏纳为妾室。
贺征与阮氏当然不愿——明知道姜遥会与贺征和离,如果阮氏真成了妾那么以后便扶正无望了,以妾为妻,从来都是不修门楣的罪过,贺征要是真敢这样做,那么以后的仕途基本上也是无缘了。
虽然贺家本就是边缘人,本来贺征也没什么前程,尤其是在算计了姜遥之后,更是被众人唾弃,有些卫道士虽然嘴上说着支持他娶姜遥,但是一旦涉及仕途,便都一致觉得贺征难堪大任。
阮氏心怀别的念头不愿为妾,贺征也不愿意委屈了自己“青梅”,直接的结果便是让贺沁身份尴尬——即使一年后阮氏如愿嫁贺征,贺沁的身份却始终无法正名,虽然众人都知道贺沁是贺征亲生的,可是从年龄上来算,贺沁不可能是贺征与阮氏的女儿,她明明是亲生的,但是却只能算是贺征与阮氏的“养女”,她若是追究下去,便是在向众人诏告阮氏未婚时便私通贺征——如是,那么阮氏那正房夫人的位置,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们能做的,便是吃下这哑巴亏,“委屈”贺沁由亲生女儿变成养女。
其实姜凝不觉得贺沁有什么好委屈的,虽然名义上是养女,可是毕竟是自己女儿,难道贺征还亏待了她不成?甚至因为这“养女”的头衔,贺征尤为偏疼这个女儿,他一心想要弥补贺沁,甚至不惜于算计自己另外一个女儿——姜凝实在不明白,贺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即使是养女,也改变不了什么,她依然是贺征最疼爱的女儿,外人眼里她依然是贺家的长女,更何况她还拥有上辈子姜凝求而不得的父爱,姜凝想不通贺沁为什么那么恨自己。
当然,而今她也不会再深究贺沁的心思,曾经乞而不得的父女亲情,早在明白自己在贺征心中永远比不上贺沁的事实里灰飞烟灭,曾经的濡慕,而今只余满满的嫌弃。
她唾弃自己那个表里不一精于算计的所谓“生父”,更唾弃那个居然为了这么个卑鄙小人而伤透姜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