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孔宇立刻反应过来,说:“不不,咱们四个。米多,你和你家里人说一声去。”
麦多本想着敷衍过去就直接回家了,没想到他们两个竟然会来这一套。
米多看看其他三个人,每个人都用一种不同的眼神看着她,米多只能转头对着厨房说:“妈,我和我姐出去消消食。”
张月英还在吃饭,就说:“等等吧,金多一会陪你们,天黑了。”
“不用,还有向南和小孔老师呢,我们一起。”米多说。
“那行。”张月英道:“去吧。”
李米多报备完了,麦多骑虎难下,只能跟着走了。
厨房里,李金多听见了,也没动,还在吃着自己的饭。
张月英看他一眼,说:“你这么吃着饭看书,不好吧。”
“没事没事。”李金多吃着饭,书本就放在两腿之间,吃一口,看半页,所以速度慢了许多。
“他们都去消食了,你怎么不赶快吃,吃完跟着一起去?”李强问道。
“我和他们一起?”金多无奈道:“爸,他们一个学校第一,一个学校第二,一个史上最年轻副厂长,一个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跟他们去玩?”
李金多摇摇头:“玩不起啊。”
张月英和李强互相看一眼,感觉这金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吃饭时候还看书,简直了。
张月英就问:“你这是怎么了,金多,怎么突然就想学习了?”
李金多头都没抬,手指动一下,又翻了一页,说:“因为我要考大学。”
李麦多同志骑虎难下,三双眼睛看着她,她不能不跟着走了。
心下一想,早晚得面对这一切,还不如早早的和孔宇摊牌。
四个人走出胡同,辛向南走在最前面,麦多和米多一起走,孔宇则在最后面跟着,就怕一不留神麦多再后退着回家喽。
辛向南走在最前面,一出胡同,就朝米多看一眼,说:“走吧。”
“好。”米多拉一下麦多,让她停下来和孔宇一起走。
麦多有点烦躁,不知道怎么开口和孔宇说她不会考大学这件事。而且,这件事说出口,孔宇会怎么想,一个去上了大学,一个还在红县待着,两个人注定是没办法在一起的。
孔宇快走了几步,指指米多和向南去的反方向,道:“我们往这边走。”
“行。”麦多点头。
孔宇有点兴奋,在一旁道:“你也报上名了?我也是,我和你说,我看了看高中的教材,考上大学肯定没问题。至于你,你就报文科就好了,文科写写背背,应该很好突击。”
麦多不知道怎么回答,看一眼孔宇,发现他还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中。
“对了,”孔宇突然说:“我叔叔今天还和我讲,让我上了大学后,再去国外读书。我想着我们两个一起去,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兔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麦多听了孔宇的话,立刻停住了脚步,看着孔宇问:“你要出国?”
“我叔叔的意思这这样,如果能考到好大学,是有这个机会的,也可以申请到奖学金。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孔宇道。
李麦多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很严重,她本来是想着不表态,就用含糊的语言混过去就拉倒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呗,可她看孔宇的样子,孔宇是真的在思考以后的人生,而且的以后的每一步人生里,都有麦多在身边,他考虑的每一步,都需要麦多和他齐头并进。
可麦多却不能!
先不说她压根就没想着考大学,她热爱现在的工作,gfgf而且越做越顺手,越顺手就想继续专研下去。麦多是一个一根筋的人,只要是她想做的,一万匹马也拉不回来。麦多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兴趣在哪里,想要的又在哪里。
此刻,她看着热情的孔宇,不忍心去打破他的幻想,可是该说的还是要说,于是,李麦多停下脚步,看着孔宇道:“孔宇,我有话想和你说。”
孔宇满是笑意的脸转向麦多,眼睛都是弯的,问:“怎么了?”
麦多的表情严肃又认真,这让孔宇也跟着正色了不少,他立刻收起了笑容,看着麦多,“你说吧。”
“孔宇,很多话,我觉得就要现在说出来,否则,对你或者对我,都是一种伤害。”
孔宇一愣,立刻问:“怎么了?麦多,你别吓我。”
李麦多勾了勾嘴角,看向表情突然变的严肃的孔宇道:“我们一边走一边说,你别着急。”
“行。”
两人并排走着,路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的,两个人走在路上,脚步放的很慢,孔宇一直在焦急的等着麦多开腔,李麦多同学也终于说话了。
“孔宇,我要和你讲实话,我没有报名考大学,也没有想过要报名。”麦多道。
孔宇脚步微顿,转头看向麦多:“为什么?”
“你知道的,我一直不爱学习,我也没有学过习。我是红县的第一批红袖章,上学时,我的时间都用在了大串联和写大字报上面,课本别说看了,翻都没有翻过。虽然是初中毕业,可细究起来,我也只有小学水平。”
麦多看一眼孔宇:“我和你不一样,你是爱学习,所以一直坚持学习。我呢,是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所以,我不想考大学,因为我考也考不上,何况我还不想考,不想再继续到大学读什么书。现在的生活,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好。”
“或许你并不懂我的工作,想说一个酿酒厂的工作有什么好的,可是我是真的喜欢。我亲手带起了实验室,又带起了生产科,我和我的同事,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研究酿酒。一开始,我刚上班的时候,是个会计,那酿酒车间我闻到就恶心头疼,我连车间大门都没进过,但我知道,那时候都是靠人工,用的生产工具就是铁锨木锨什么的。当时车间里有五个酿酒班,五个烧锅,酿酒师傅们每天都是在热的像蒸笼一样的车间干活,冬天还好一些,你不知道夏天,很多师傅都热晕过很多次。就算这样,我们的产量也不高,而且到了那几年,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拿来酿酒,所以,我们酒厂几乎就停工了,酿酒的大师傅因为没有活干,一个个也回了家。”
麦多说着以前的事,她讲的热情澎湃,虽然这些事她都没有经历过,都是后来自己听来的,可麦多像感同身受一般,讲述着酿酒厂工人的辛苦。
孔宇在一旁听着,一直没有搭话。
“然后一直到四年前,我被派去云城学习,才知道,原来还有机械这东西。回来后,厂长带着我们一级级的往上打报告,要求上门给我们也上个半机械化,这样我们酒厂就能起死回生了。你知道吗,孔宇,”米多看一眼孔宇,继续说:“在那之前,我还对酿酒没有任何兴趣,去学习也只是厂长让我去,我才去的。可回来后,看看咱们红县的铁锨木锨,再想想人家云城的那些设备,我就想着,我也要拼一把,也要为咱们红县做点什么。那时候起,我就没日没夜的在厂子里写报告,一遍遍的写,一遍遍的改,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写了多少报告,写了多少字,熬了多少夜,才换来了酒厂现在用的那些设备。”
“然后,当年我们就增产了。”李麦多停下脚步,道:“孔宇,你不知道,就在增产的那一年,老厂长又把以前因为厂子效益不好停工了的老师傅又重新招了回来,厂子曾经和我说过,他一直在等这一天,等着把和他一起奋斗过的工友再叫回来,一起酿酒。你不知道他们见到那些设备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是热泪盈眶,那时候我才懂得,什么才是我要做的,我以后该做的。那就是传承,把红县的酒文化一直传下去,一直做下去。让我们红县人都有酒喝,也让全华国都能喝到我们红县第一酿酒厂酿的酒。”
麦多说完了,看着孔宇:“所以,我不想考大学,我想你也能理解我。就像你深深的憧憬着大学生活一样,我也一样,在憧憬着我的生活。孔宇,我们都在做梦,只不过,我们做的梦不一样。”
麦多说着,笑着看向孔宇,“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