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养娃日常(224)

作者:贰姑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上次傅家给送来了青团子,正好那天桂花娘家送了一些榆钱做的面饼子过来。

可是跟傅家的一比,吃进嘴里,高低立马就一清二楚了。

宁静妹子做东西,放的调料实在足,之前青团子还需要咬进嘴里才感觉的出来。

可这次送来的韭菜饼,光从外面看,就能看的出来,也不知道放了多少油。

让赵大柱这么一个大男人,都觉得心疼死了。

王桂花哪里会不知道自家男人的想法,不过,她是看出来了,人家傅红星根本舍不得说宁静一句。

只要她愿意,恐怕天上的星星都想摘给她。

而且,傅家的几个孩子,之前亏空的厉害。

如今既然傅红星做大哥的有这个能力,宁静做点好吃的,油水足一些的,好好把几个孩子的身体养回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见才过了一个年,秀花他们几个孩子的个头,都往上窜了一大截了么?

秀花拿这韭菜饼过来时,难道她没想过拒绝么?

只是,想到根树,根木还有根娣他们,再看着这油汪汪的韭菜饼,那拒绝的话她就说不出口。

“行了,你想的我都知道。

以后等咱家好点了,再还回去就行。”

至于其他,根本就不用说。

赵大柱听了自家媳妇的话,暗叹了一声。

等把几个孩子都喊来了,赵大柱先让他们坐下。

看到孩子们大口吃着那韭菜饼香甜的模样,再看到那韭菜饼里居然还拌着鸡蛋,他的心里头就直发酸。

也是他这个做爹没用,自家养了这么好几只鸡,却没法让孩子们吃上一口鸡蛋。

等孩子们吃好了,赵大柱没有马上让他们走。

而是犹豫了一会儿,才抬头看着大儿子说道:“根林啊,我跟你外家说好了,想让你去学木匠,你愿不愿意?”

赵根林原本想着,爹没让他们走,是不是有啥话要说。

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毕竟这家里真说起来,可就他跟爹两个真正的壮劳力。

要去给人家当徒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人家手艺人,怎么可能白白的教会你这个徒弟,饿死他这个师傅。

前后在师傅家,当牛做马的起码待3年后,师傅才会指点一二。

第584章 姜花

他今年18岁,如果去学手艺的话,3年后才能正式接受师傅的指点,等学会了,还得帮师傅白干好多年的活。

等完全可以自己独立接活,起码是10年后。

10年后的话,自己可就28岁了。

弟妹的年纪还小,如果他不在家10年的话,家里的重担可全落在他爹的身上了。

想到这,赵根林就犹豫不决起来。

赵根林想到的,赵大柱肯定也都想的到。

可是,他比自家大儿子想的更长远一些。

自家儿子出了这档子事,虽说错的不是根林,可总归名声还是有碍的。

要是再娶,总得让根林有些手艺可以傍身。

若是学会木匠活,农闲的时候,单单靠几个村子里做箱子之类的家具,总能多赚个三瓜俩枣。

一点一滴的攒,总能攒够钱,娶个体面点的媳妇。

至于下面两个,现在还小,他还能干活,等老二大了,他就能轻松一些。

到时,等老三大了,老大和老二也能帮衬一下小弟。

就算帮不到,也没关系,就算10年后,自己也不算太老,总能把孩子们都拉扯大的。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总不可能人家行,自己就做不到。

所以,当根林犹豫的把自己的担忧说出口时,赵大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安心的去外家那边的木匠家里去好好学。

这事他们也去跟谭定国说了一声,毕竟根林始终是西山村的人。

在农闲的时候去学东西,他肯定不会反对。

但是,一旦农忙起来,根林就必须回来上工。

这个对方那木匠师傅也知道,如今不比旧社会。

所以,并没有意见。

其实这件事,是王桂花回娘家后,跟她亲娘提了提,她亲娘给拉的线。

另外一个,王桂花怕那高大妮不死心,偷偷的回来找根林。

所以,索性让根林去学手艺,顺便还能避开高大妮的接触。

还别说,高大妮有几回,都走到西山村这边来了,远远地看着赵家,只是打听不到赵根林的消息,这才失落的离开。

而赵根林去了外家后,除了晚上住在外婆家。

其他时间,都是待在他那个师傅的家里,帮忙上下的干活。

砍柴挑水做饭打扫卫生,就没有他不伺候周到的。

那老木匠姓姜,排行九,不太亲近的人都喊他姜木匠,亲近的都喊他姜老九。

他没有父母,也没娶老婆,以前是孤家寡人一个,后来有了一个孙女,今年十五岁,他起名叫姜花。

姜花还是他去给人干活时,从路边捡来的。

只是,这孙女捡回来养大后才发现,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十个聋子九个哑,可哑巴却不一定是聋子。

除了不会说话,姜花其他都很正常。

本来姜家的家务事,基本都是姜花在干,现在赵根林来了,把这些事情全给抢去干完了。

就连做饭,都用不到姜花出手帮忙。

一下子闲空下来的姜花没办法,只能跟着隔壁林大娘做鞋子。

林大娘正是赵根林的外婆,王桂花的亲娘,她那一手做鞋子衣服的手艺,就是从亲娘这里学来的。

第585章 节礼

听闻姜花在跟林大娘学做鞋子衣服的活,姜老九没有多说啥。

再加上,赵根林来家里后,干活勤快,老实话又不多。

他见了暗暗点头,然后别人喊他做木工的时候,他会喊赵根林过来帮下手。

原本这样的活,起码得等三年后。

毕竟说来拜师学艺,可给的不过就是一袋子粗粮,其他啥也没有。

正常人家都会让徒弟在家里干三年整的活,这种基本都是师傅把徒弟的那些棱角脾气给磨平了。

毕竟,干他们这种手艺活的人,首先脾气得好。

不然得罪了客人,那就是摔自己的饭碗。

赵根林虽然来的时间就这么几天,可姜老九见孙女每次从林大娘家高高兴兴的回来,这就证明人家林大娘就没有藏私的。

所以,有来有往,人家外孙跟着自己学,自己也就不干那种克扣人的事了。

现在的情况,早点学会了,早点出师也是好的。

不过,他喊了赵根林过来帮下手,要是他没做木匠的悟性,就算他再教那也是没用的。

赵根林虽然人老实,不爱说话,可又不是个傻子。

见师傅喊他帮下手,他耳朵竖着听师傅说出口的每句话。

然后仔细观察师傅干活时的一举一动,深怕自己一不小心漏掉了那一步动作。

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开始能帮忙做些粗重的活了。

只是,精准度和一些技巧,还得靠自己好好琢磨。

俗话说的好,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有些不懂的地方,他问了师傅,师傅解释了,他怎么理解就是他个人的事情了!

宁静得知赵根林去学木匠的事情,也是半个月后,赵根林回家时,才听王桂花说起。

她想了想,拿了一个自己缝的口袋,装了十斤面粉给赵家送了过去。

宁静虽然不知道拜师学艺需要做什么,可是再过个一个多月,端午节就快到了,根林总得拿点东西去送节礼。

王桂花见宁静亲自拎来的这袋子面粉,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听到根林说了他师傅他一去就教他真本事了,心里头高兴之余,可是又很担心。

这拜师给的东西就不咋好,如今人家姜师傅这么真心诚意的教孩子学东西,过节时要是不送礼,实在太说不过去。

可他们家如今的情况,哪里还能拿出什么像样的节礼来?

而宁静这才送来的这袋子面粉,完全算得上雪中送炭。

这东西,可真是花钱都不一定买的来的。

这面粉雪白细腻,可比什么富强粉要好上数倍了。

不光是王桂花在想着给根林弄节礼的事,赵大柱也是。

稻田转了一圈,看水没有漏掉,赵大柱原本准备回家。

没想到,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只灰色的兔子从他面前一窜而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