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宁表情一下子僵住,有点丢脸。
她倒不怀疑这是假话,因为她能感觉到太子并不心仪她。
她刚才那么说也就是插科打诨而已。
收回手,宋长宁正襟危坐,默了半晌,猛的一下抬头。
“表哥,中午你要和我们一起用斋饭吗?”
头上一排鸟飞过。
以为宋长宁会羞赧的顾长樾暗叹,他果然高看宋长宁的脸皮。
.
临安正准备派人去找宋长宁来用斋饭,宋长宁的护卫先找到她,传话:太子要和她们一起用斋饭。
临安眉心一锁,想起小时候她和皇帝,还有皇后一起用饭的场景……
见临安神情有异,不远处故意避开的陈氏走过来,关切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临安勉强一笑,“没啥大事,就是太子也在流光寺,和长宁碰上了,一会儿会来用膳。”
有太子在,临安自是要和太子一起用膳,陈氏立刻说她和梅家两位夫人去另外一个院子用膳。
“不用,”临安忙道,“我和太子也没啥话好说,到时就让长宁和太子一起用膳就行了。”
陈氏是知道一些往事的,见临安这模样,她笑了笑,“也好!”
梅二夫人得知太子会在,露出惊喜的表情。太子再不受宠也是太子,梅修竹才进京,能和太子同桌而食对他百利而无一害,要是能得了太子的看重就更好了。
临安看见了梅二夫人的惊喜,很是不屑。
她以为太子是那种只看重美色的人吗,何况梅修竹还是个男的,要看重也是看重长宁才对。
刚这么一想,余光瞥见顾长樾和宋长宁并排着向她走来:顾长樾身穿天青色长袍,暗绣银纹,清雅中尊贵无限。宋长、宁一身雪色抹胸襦裙,水青色的披帛晃荡出优美的弧线。
男俊女俏,不过如此。
“真好看呀,”陈氏在临安耳边感慨,“长宁好看,太子也好看,跟画儿上走出来的人似的。”
临安瞬间回神,她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顾长樾走到临安面前,拱手作揖,“姑姑。”
临安嗯了声,一行人入桌用膳。
除了顾长樾只有梅修竹一个男子,自然是要陪顾长樾用膳的,而宋长宁,她是郡主,和顾长樾是表兄妹的关系,分开坐是讲究男女之别,但坐一桌也不会太过出阁。
有外人在,宋长宁安静的用了斋饭。
小沙弥撤下用过的斋饭,顾长樾跟临安告辞回京。
“我们也要回京,”宋长宁道,“一起走吧。”
还没决定什么时候回去的临安:……
长宁这丫头心头的人该不会是顾长樾?
第14章
在外人面前,不能拆女儿的台。
“要是太子赶时间的话也可以先走。”临安以退为进,“不能耽误了太子的正事。”
“姑姑言重。”一起回京而已,对他有利无害,顾长樾微微一笑,似真似假的道,“若侄儿丢下姑姑和长宁先走,让父皇知道怕是要生大气。”
不会的,皇兄就算生气也不会对他发火,最多闷在御书房砸两个瓷器。
临安在心里叹,他们兄妹俩对上皇后母子,都是没啥底气的,从小到大、到老都是这样。
坐进马车,顾长樾阖上双眼。
沉默半晌,他道,“查一查宋长宁今日为何会来流光寺。”
“是。”
回到府里,宋长宁被临安叫到了正院。
“怎么了?”桌子上摆得有点心,宋长宁不爱吃甜,原本想拿一块清淡的绿豆糕,手一迟疑,落在了旁边桂花糕上。
嗯,香得很,味道也还可以,甜腻得刚刚好。
临安神情严肃的坐在宋长宁的对面,“你是不是看上太子了?”
“啥?”宋长宁惊恐瞪眼,报应来得这么快,她上午才说太子喜欢她,现在她娘就说她喜欢太子。
“不是?”不用宋长宁辩解,一看她这模样,临安就懂了,下一刻又想不通,“那你怎么要和太子一起回京?”
宋长宁咽下桂花糕,喝了口清茶,理所当然的道,“他是你的侄子,碰见了一起回京不是挺正常的吗?”
临安不信。
“母亲,你该不会真的不喜太子,”宋长宁好奇问,“连和他一起回京都不愿意?”
白了宋长宁一眼,临安话锋一转,问,“我看梅修竹长得不差,你怎么没看上?”
套不出话,宋长宁又拿起一块桂花糕,“没看上就没看上,还要有什么理由吗?”
“再说了,我觉得他也没长得多好啊,”桂花糕在嘴里化开,宋长宁道,“比太子差远了。”
实话实说,除了气势弱点,梅修竹模样真没比太子差。
临安忧愁的望着宋长宁。
情人眼里出西施,她这个女儿究竟是不是喜欢上太子?
还是长宁人小,没开窍,喜欢上了而不自知?
如果长宁真的喜欢上太子,甚至嫁给太子,那她是不是就要和皇后做亲家?
皇后会不会因为她,不同意长宁和太子的婚事?就算同意了,又会不会故意磋磨长宁。
不对,皇后不是会磋磨儿媳妇的人,临安松了口气。
宋长宁并不知道她的母亲已经想得这么远,见临安一直没说话,她起身往外走,碰见临安身边的嬷嬷,“桂花糕不错,给梧桐苑送两碟来。”
“郡主不是不向不喜甜食吗?”
宋长宁粲然一笑,面若春花,“我突然觉得甜甜的,吃着心情好。”
东宫,一名属臣躬身进去书房,“殿下,查到了。”
顾长樾垂着眉眼,“说。”
“近日长公主似乎在为郡主相看郡马,今日会去流光寺,是为了相看梅家公子梅修竹。”属臣道,“只是郡主似乎不太满意梅家公子,才刚一碰面就和众人分开了走。”
那就是碰巧了,顾长樾挥手让属臣退下,最近和宋长宁碰面多,让他有些疑神疑鬼了。
都在相看郡马了,看来宋长宁并不是他命定的太子妃。
顾长樾不由自主的回忆起梅修竹的模样,是比一般人要顺眼那么一点点,但尚不及男装的宋长宁,又没有官职在身,这二人不太般配。
京城没有秘密,尤其是太子和临安这样的人,无时无刻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
太子的车队和临安长公主的车队一起京城这件事很快就就传便了京城,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一起传进皇帝耳朵里的还有宋长宁相看梅修竹一事。
真快啊,感觉昨天还舍不得临安出嫁,今天临安的女儿都要嫁人了。
虽是舅舅,但皇帝觉得他在宋长宁心中一定与宋驸马的地位一样,于是操起了老父亲的心。
翌日,太子来御书房议政,皇帝便问起了昨日的事,“你觉得那个梅修竹如何?”
皇帝已经派人简单调查过梅修竹,知道他模样好,学问也不差,可最重要的是品性。
无论何时,长得人模狗样的恶人从来不会少。
“儿臣没有和梅家公子细聊,不过儿臣听说长宁刚和梅家公子碰面就走了。”
皇帝道,“那看来长宁没看上他。”
顾长樾垂着眼睑,拿着一本奏折翻看,“儿臣也觉得应该是这样。”
咦?太子也会附和这种话,皇帝意外的看了太子一眼,正想问什么,宫人来报几个朝中重臣到了。
这一商议便是一上午,这几位大臣离开后钦天监的送了一份奏折过来,是让他选定老大贤王顾长哲的婚期。
看着这份奏折,皇帝想起了一件事,太子只比老大小一岁,不要说成亲,连未婚妻都没有。
当爹的不能偏心,于是这个中午,皇帝罕见的留了顾长樾在御书房用午膳。
午膳后喝茶时,皇帝直截了当的说,“你大哥就要成亲了,你也不小了,又是太子,早点成亲有利于朝廷的稳定。”
顾长樾抬眸看他,“父皇的意思是让儿臣成亲?”
这双眼睛和他母亲一模一样,皇帝有点不敢直视,低头端着茶盏,一边捊茶沫一边问,“你可有心仪的小姐?”
顾长樾道,“没有。”
皇帝提出建议,“那朕让你母后替你选?”
“不用了,”顾长樾起身作揖,“待儿臣有了心仪的小姐,会请父皇为儿臣赐婚的。”
懂了,这是还不想成亲。
皇帝一叹,决定今晚上去坤宁宫,和皇后商量下顾长樾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