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番外(831)

作者:云月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书坊里淘的刀谱都能学会武功,那大宋岂不每个人都是高手了?

娇养的小贵女玩匕首,不把自己扎了才怪!

可面对此情此景,他如何笑得出来。

慕悦儿接着道:“没过几日,娘就听说了我买匕首的事。

她让管事妈妈来我房间里搜,我就把匕首和那刀谱一并扔进了床的暗格中。

咱俩相处了这些日子,我的性情你大概也是清楚的了。

这件事过后,我很快就喜欢上了别的东西,再没有想起过那匕首。

那一日水匪攻入老宅,慌乱中彩雀把我推进了暗格中。

没曾想我却被当年自己胡乱扔在那里的匕首给扎了,你说这不是因果报应是什么?”

袁谟轻叹了口气:“不要想那么多了,等你伤势好转,我送你去京城。”

其实慕悦儿很清楚,她的身体这辈子是不可能恢复了。

十几年来娘一直都在努力,想要把她培养成端庄温婉的大家闺秀。

可她能躲则躲能逃则逃,躲不掉逃不掉的时候就混日子,从来不愿意好好学。

如今爹娘都走了,她却成了一个想跑都跑不了的人。

她吸了吸鼻子:“大脑袋,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对袁谟而言,她的这个要求并不陌生。

重生之前的那几年,他不知给她讲过多少故事。

他柔声道:“悦儿想听什么样的故事?”

慕悦儿想了想:“你就给我讲一个小话本上那种才子佳人的故事,我现在就想听那个。”

袁谟道:“可我从来没有看过那样的书……”

他的确是没有主动看过那样的书,但从前被她逼迫着念过很多。

慕悦儿瘪着嘴巴巴儿地看着他。

袁谟无奈道:“好吧,那我给你讲一个小郡主爱上穷小子的故事。”

慕悦儿浅浅一笑:“大脑袋,你该不会以为我爱上你了吧。”

袁谟险些被口水呛到。

无论哪一世,小家伙都是敢想敢说,从未改变。

他故意板着脸道:“你还要不要听了?”

慕悦儿嘟了嘟嘴:“好吧,我不说了。”

袁谟轻咳了一声,耐心地讲述起来。

不怪慕悦儿会那样想,他本就是打算把重生前两人的经历当作故事讲给她听。

待他说到小郡主认错人,用扫帚把穷小子当负心人狠狠拍了一顿,慕悦儿的小嘴微微翘了起来。

故事里挨打的穷小子,越听越像是大脑袋。

而她分明就是那个义薄云天的小郡主。

穷小子分明就是看上了小郡主,所以才会甘愿被她打而且不还手的!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大脑袋也有些喜欢自己呢?

第八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上)

袁谟并不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

今日却因为说的是他和慕悦儿的往事,显得分外动人。

及至说到大婚时,慕悦儿黯淡的双眸中都多了一丝亮光。

“大脑袋,那穷小子和小郡主是不是从此以后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袁谟不忍心泼她冷水,勉强笑了笑:“是啊,他们的姻缘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如何还能不幸福?”

“真好……”慕悦儿轻叹道:“自小我不管是听戏还是看小话本,只喜欢看圆满的结局,最恨棒打鸳鸯磨难离别……”

袁谟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接话。

却听慕悦儿又道:“故事里那小郡主容貌不算出色,性子也不够好,可她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坚持到底,所以才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一辈子幸福。

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有了喜欢的人,可我却再不能了……”

她的性情向来都是这般直白,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虽然两人相处不足一月,但她心里很清楚,大脑袋就是她今生唯一喜欢的男子。

可以她如今的状况,今生注定不能得到那样的幸福了。

袁谟只能装作听不懂她的话,柔声劝道:“你才十六岁,这一生还长着呢。故事里的小郡主和你一般年纪一般可爱,她能得到幸福,你也一定能。”

“大脑袋,我如今和你一样了……”慕悦儿终究还是精力不济,渐渐陷入了昏睡之中。

恍惚间,她感觉自己和故事里的小郡主竟成了一个人……

转眼就到了十月底。

天气开始变得寒凉,慕悦儿的身体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

袁谟大概算了算,距离赵重熙逃出密室的日子只有不到两个月了。

最好的兄弟即将遭逢大难,要他放手不管他肯定做不到,可慕悦儿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他如何能把她一个人扔在武将军的府中?

袁谟不是那种把心事写在脸上的人,但慕悦儿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他和之前的不同。

大脑袋曾经说过他要去京城,如今却为了她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万一他在京城里的事情非常紧急,那就成她的罪过了……

这一日晚饭后,慕悦儿有些闷闷不乐道:“大脑袋,我不想在这儿待了。”

袁谟道:“是不是将军府有人给你看脸色了?”

慕悦儿摇摇头:“没有人敢给我气受,是我想回京城,想皇帝舅舅了。”

说到想舅舅,她像只小奶狗一样用湿漉漉的大眼睛望着袁谟。

袁谟被她看得心都快化了,却不得不硬着心肠道:“天越来越冷了,你身体这么弱,如何经得起长途跋涉?”

慕悦儿抓着他的手晃了晃:“眼看着就是年底,我不想在外人家中过年……”

袁谟看着那骨瘦如柴的小手,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就变了。

“好吧,明日我请隋老郎中再来替你诊一次脉。如果他同意的话,我就带你进京。”

第二日,袁谟果然把扬州府最有名的老郎中请到了将军府。

经过老郎中仔细问诊,最终确定慕悦儿可以远行。

但他还是反复叮嘱了各种注意事项,又留下了一大堆保养身体的药丸。

又过了两日,袁谟带着慕悦儿登上了一条舒适的客船,沿大运河北上返京。

重生前袁谟替赵重熙办了好些差事,大宋乃至大燕的许多州府都是去过的。

几年间单是大运河就来往不下五六次。

那时节,大宋和燕国停战好几年,加之风调雨顺没有严重的灾情。

尤其是晋州私粮案后,世家手中的土地有一部分回归到了平民百姓手中。

整个宋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力也日渐昌盛。

可如今,大运河还是熟悉的大运河,沿岸的景色也没有多大改变,却远不及他记忆中那般繁荣,和递降表之后的大燕倒有几分相似。

田地荒芜无人耕作,却时常能见到逃荒的百姓。

他心中越发焦虑了。

看来重熙失踪这几年,昌隆帝的身体果然出了大问题。

否则以他的勤政和能力,绝不至于让大宋变得这么萧条。

带着满腹的疑问,袁谟和慕悦儿于冬月中旬回到了宋京。

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安顿住处。

最好的去处是皇宫,可慕悦儿身上没有可以证明其身份的物件儿,皇宫暂时是进不去的。

袁谟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慕悦儿送到了慕府。

慕尚书和慕老夫人见到幸存于世的孙女,联想到遭贼人杀戮的儿子和儿媳,双双病倒。

袁谟和慕悦儿只能托慕驸马的长兄递折子进皇宫。

慕大伯去了一趟皇宫,带回来的消息却不尽如人意。

折子他已经托关系递了进去,但圣上已经一个月没有早朝,也没有召见过任何一名臣子,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答复。

袁谟把慕悦儿安顿好,离开慕府去了赵重熙曾经同他提过的城西庆隆坊。

和各州府的萧条相比,宋京还是很繁华的。

庆隆坊一带以商户居多,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显得尤为热闹。

没有花费太大的工夫,袁谟就寻到了赵重熙说过的那所宅子。

然而,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麻烦。

那宅子看似同周围商户人家的宅院差不太多,远不及勋贵官宦人家的府邸高大阔朗,明面上也没有人把守,却无人敢靠近半步。

袁谟很有自知之明。

他本就不以武力见长,在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胡闯,非但救不了重熙,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