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是只白狐妖+番外(72)

作者:软枝黄莺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答对了!”女主持没有掩饰欣赏之意,笑着接道,“桃叶渡本名是叫南浦渡。”

之前节目组跟她过,不能只挑嘉宾会的题目来选,所以她只好挑一个相对比较难点的给顾绥。但是顾绥却依旧答出来了。

她已经给孟清放了一次水,这一次也不能再问那些简单的问题,便道,“好了,接下来是孟公子的题目。请问,南京自古被称为六朝古都,这六朝,是哪六朝?”

孟清皱了皱眉,尽力想着,“嗯……东晋和东吴?”

“是的,还有四个。”女主持人提醒道,“之前南京被作为国都的时候,叫建康。”

她想着这样提醒,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的。

然而孟清却没说出来,孙裕涛也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没法替孟清解围,气氛正渐入尴尬的时候,柳浪蓦然接了一句,“还有南朝梁、齐、宋、陈。”

“对了!”女主持人惊喜道,“没想到柳浪很少说话,却是语出惊人。”

“没什么,”柳浪淡淡道。

季满川自然不吝惜夸赞男神,“柳老师厉害!”为别的组加油助威。

顾绥无奈看他一眼,他是不指望季满川能帮忙,只是他能不为了男神当叛徒就好了。

“好了,接下来请顾绥这一组听题,请问——秦淮八艳是哪八艳,请一一说明。”

此话一出,顾绥还没说什么,季满川却先提出意见了。

他早就忍不住了,只是一直没说,现在听到这个题目更是觉得节目组偏心,“凭什么问孟清的题都是初高中的水平,到我们这儿就成课外拓展了?你们说说,你们节目组里有几个人能把那八个人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第105章 待机的某人

“满川。”顾绥拉了一下他,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季满川是无所谓,他本来来这个节目就不是来交朋友的,也不想装。只是看到柳浪也摇了摇头的时候,才停了话,不再说了。

顾绥代季满川向主持表达了歉意,道,“秦淮八艳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以及柳如是、陈圆圆,是不是?”

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秦淮河上的八大名妓,也被称为金陵八艳。

女主持人舒了口气,道,“对!顾老师真是博学多才。”

她对顾绥的称呼不觉都变了,像顾绥这样有文化却不外露,还能不时给她解围的嘉宾,她真是觉得太感谢了。

女主持人之后继续问问题,只是不敢再按照节目组的指示一样,特意给孟清哪一组找简单的题目了。刚刚季满川都已经明确地指出了两边的题目难度不一,她要是再这样的话,怕被观众的唾沫钉子喷死。

女主持人之后问的问题都分配得很均匀,谁也不偏袒,但孟清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课外扩展的无一答得出来,强答的有时候还是错的,女主持看着都为他汗颜。

这人设不知道是怎么摆出来的,女主持人想着,她之前也以为孟清真的是那种博学多才的古典才子呢,但现在一看,大失所望,不知道播出去之后孟清的粉丝们会怎么看了。

差不多过了十来分钟,所有题目都回答完毕,这项时间短暂的问答题目过得格外漫长。女主持人统计了一下两组回答出来的问题的数量——顾绥这一组只错了一个,是一道关于民国历史的题目,而孟清那一组却错了七八道题目,孟清能答出来的几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课外拓展的没一个回出来,还是柳浪时不时地答出来,他们那一组才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按照规则,顾绥这边是可以优选选择的。顾绥征求了一下他们的意见,便拿了几碟现成的的梅花糕和蜜汁糯米藕,还有一些食材,其他的给柳浪那一组留着。

孟清有些惊讶他们那一组赢了还会给他们留下现成的糕点,但没说什么,孙裕涛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拿走了剩下的东西。

现在离游客们到来不过两三个小时,顾绥拿着那些现成的糕点到自己的船舱里,身后的两个去那碟子摆盘。

当季满川把一袋小芋头拿到船舱里的厨房的时候,舒了口气,埋怨道,“我说,干嘛非得给他们留啊?剩下的还要我们自己做,这样赢了还有什么意思。”

顾绥只是回道,“有些东西现做的更好吃。”

季满川不以为意,“反正都是给游客吃的嘛,他们主要是想要签名和合影,又不是来吃的。”

但顾绥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会敷衍。

顾绥仔细想了一下,他记得节目组说的是用来招待游人的小食也必须是江南的小吃,他以前吃过的江南小吃可海了去了——细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鸡头穰、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金丝党梅、香枨元……

但那些东西现在都不能做,太费时间,他想了想,便决定只做两种,桂花糖芋艿和蜜豆酒酿小圆子。

夏言就像个乖乖的好学生,一直跟在他身后打下手,一句埋怨也没有。摄影师跟过来,季满川把那些食材帮着搬进船舱之后,却是直接躺在了舱内的靠椅上。

“满川哥,你怎么了?”夏言看他一直躺在那里,还以为他是身体不舒服,关切地问。

顾绥那时候正在洗小芋艿,余光看到季满川,没说什么,只是继续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我要躺着。”季满川的回答懒洋洋地,却看不出任何不适。

“……”夏言伸手去探一探额头,发现并不烫,“满川哥你也没有发烧啊,身体哪里不舒服啊?能起来吗?我们去帮顾老师做那些东西吧。”

“我能起来。”季满川换了个姿势,望着窗外,幽幽叹了一声,“可我不想起来。”

“……”

顾绥这时候正好出来,身材修长的青年身上套了件围裙,看起来竟然还有点和谐,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小夏,你过来吧。”顾绥道,“不用喊满川了。”

“好吧。”夏言只好点了点头,跟过去,和顾绥一起忙活。

摄影师不时拍到季满川,某人没有要帮忙的意思,百无聊赖地,像是进入了待机状态。

厨房里的人忙里忙外,过了一个多小时,夏言开始往外面的船舱里搬东西,季满川看了一眼,是还冒着热气的酒酿圆子,他也不客气,端起来一碗小圆子就吃。

顾绥正好出来,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只是递给他一个汤勺。

越是这样,季满川却有点不好意思了,说自己能拿勺子。

但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当夏言说桂花糖芋艿还没做好的时候,某人依旧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死活都不起来干活。

第106章 西洲曲

顾绥和夏言两个人把画舫里备好的碗筷都摆好,锅里还焖着桂花糖芋艿,香气从缝隙里透出来一缕,似雾一般钻到人心里。

顾绥随手从墙上拿下来一柄琵琶,伸手一拨,细白的指尖下流淌出叮咚乐声。

“小夏,会唱江南小调吗?”顾绥抬头,问他。

夏言摇摇头,“没有接触过,不过……我可以试试。”

“好。”顾绥把琵琶抱在怀里,站起身往船头走,“来,我教你。”

“啊?”夏言一怔,想起顾绥不是演员么,难道也会唱歌么。这组里面季满川和他都是主职歌手,只有顾绥一个演员。

船头有一列椅子,椅子周围还有木桌,木桌上摆着新鲜的还带着露水的花枝,鲜艳夺目。顾绥看着船下碧阴阴的河水,举目是垂柳依依,万里无云,早秋的凉气像是从水面上升腾而起,让人从骨子里感到愉悦和爽快。

顾绥余光瞥到夏言的身影,低头,怀抱琵琶,信手而弹。

青年的声音柔和舒缓,如山间泉水,让人听起来便觉心神宁静。

夏言惊诧地听着青年口中轻声唱起的小调,慢慢地发现他好像不是用普通话唱的,而是某种吴侬软语。那种语调带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柔情,像是街头巷尾卖的糍粑,甜而不腻,只是听那调子心就先软了半边——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以往的是诗词都是唱出来的,这首南朝时的《西洲曲》也不例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