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惋惜一叹,崔尚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从此以后,沈琼莲归我们尚仪局。”
崔尚仪将写着沈琼莲的木牌取走,拿到自己跟前。
除了沈琼莲的去处有争议,接下来争议最大的就是胡善围。
只不过,大家都想要沈琼莲,都把胡善围往外推,躲着她。
为何?
无他,因为沐春这个混世魔王。
胡善围刚刚进宫学宫规时,凭着惊人的手速和准确的记录成为热门人选,何况她才入宫就得到马皇后赐的靴子,可谓是头一份。
但是桃花粉风波事件,六局一司都知道她都是混世魔王沐春盯上的人。
这就麻烦了,胡善围固然是个人才,但沐春是个闯祸精,万一再来个类似的桃花粉事件,整个局都要被拖累。
沐春有皇上皇后当靠山,无人敢惹——连怀孕的胡贵妃都让他三分。
惹不起,躲得起。
于是乎,挑选到最后,连三十九“高龄”的福建人江全都被尚服局抢走了,就剩下胡善围的木牌子孤零零的躺在桌子上,无人问津。
六司一局七个大佬面前都堆起了高高的木牌,四十三个女官都有去处,写着胡善围名字的木牌搁在桌子中间,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骄傲的曹尚宫“开球”,首先把球踢给她经常欺负的宋尚功。
“宋尚功,你不是经常抱怨尚功局缺人吗?胡善围就归你了。”
宋尚功尴尬一笑,“这个……尚功局的确一直缺人手,但是曹尚宫刚才也说过了,我们尚功局主管女红,针线活计不能差。胡善围好是好,就不太适合我们尚功局。”
宋尚功开始传球了,踢给尚服局的王尚服,“王尚服,胡善围刚刚进宫时,你问的最勤,和她单独说过话,既然你那么喜欢她,就收了她呗。”
王尚服的确喜欢善围,觉得她聪明机智,反应灵敏,但是……沐春这个老鼠屎搅坏一锅粥。
虽说沐春已经认错,保证不会再犯。
但是沐春的话谁信谁傻。
“我那时候只是摸摸底,除了胡善围,我也找其他姑娘们聊过。”王尚服把皮球提给尚仪局崔尚仪,“胡善围生的好看,仪态端方,口齿伶俐,最适合尚仪局了,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皆说是。
崔尚仪垂眸,喝着半凉的茶水,对着茶杯翻了个白眼,美人翻白眼都是好看的。
“这茶凉了,换一杯来。”崔尚仪放下茶杯,拿出帕子往唇边按了按,擦去根本不存在的水珠儿,说道:
“我们尚仪局每天应对大大小的宴会,还有引导外命妇和内命妇进宫朝贺,讲究的是忙而不乱,进退有序,胡善围要是进了尚仪局,我们就只剩下乱了,我不要她。”
没等崔尚仪把皮球踢过来,尚食局的徐尚食就开口拒绝:
“桃花粉事件,我们尚食局被胡贵妃训斥过了,责怪我们尚食局做事不谨慎,延禧宫的小厨房居然容许外人来热米酒,漏洞百出。宫正司革了尚食局里的我、司膳、掌膳,以及女史一共十三人当月的俸禄,皇后娘娘也有微词,尚食局上下都不欢迎胡善围,我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胡善围收进来。”
尚寝局的赵尚寝向来和尚食局的徐尚食一同进退,她也明言拒绝了:
“我们管着宫里的柴炭蜡烛等物,防火是关键,把胡善围弄进来,就是引火烧身,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曹尚宫把球踢给赵尚寝,“胡善围是人,又不是炮仗。”
赵尚寝说道:“这宫里谁不知道,防火防盗防小春?水火无情,可不比桃花粉这种小东西,一旦起火,那就不是罚一个月俸禄的事了,我们整个尚寝局都要掉脑袋。”
曹尚宫把目光又转向宋尚功,吓得宋尚功赶紧拿起桌上六个木头名牌,“我的人选齐了,我司里还有事,告辞了,下次喝茶我请客。”
宋尚功身材娇小,跑的却很快,一溜烟就没人影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可以这样操作?
众人纷纷效仿宋尚功跑路,人走茶凉,只余下范宫正一个人——她也想跑,但是这里就是宫正司,她的地盘,跑哪去?
范宫正对着胡善围的木牌叹了口气,“红颜祸水哟。”
新女官们重新打包行李,一个个被六局一司领走了。
一排廊房下,胡善围盼了又盼,看见宫里六个“尚”字辈的女官进来领人,她的一双秋水眸亮了又熄,熄了又亮,却始终没有盼来进屋领她的人。
直到最后一个女官——三十九岁的江全都被王尚服领走了,她依然无人认领。
胡善围实在忍不住了,她鼓起勇气走到王尚服面前,“上次……您明明对我很满意的。”
王尚服没有解释,避过了她的眼睛,擦肩而过。
胡善围像个木头似的杵着原地,直至黄昏。
抛弃感,挫折感几乎将她压垮了。
为什么?
为什么都不要我?
我不够优秀吗?
正思忖着,范宫正过来了,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你跟我来。”
范宫正领着胡善围走了很久很久,七拐八弯,来到后宫西北角一处偏僻的库房。
她将一枚钥匙给胡善围,“打开门。”
胡善围开门,推门,一股熟悉的气味喷涌而出。
是书香,陈旧的书香。
范宫正说道:“这里全是各地搜罗来的各种书籍,仓库后面有个湖,湖中间有一座刚刚建好的藏书楼,你需要把库房里的书整理,编号,分门别类,搬到藏书楼放好,以后藏书楼就归你管。”
胡善围一怔,“藏书楼属于六局一司那个门户?”
“都不属于。”范宫正说道:“现在六局一司女官的位置已经满了,你先在这里管理书籍,放心,作为候补,等以后六局一司有了空缺……你还有机会的。”
胡善围的第一个工作,是图书管理员,还是临时的。
不过,图书管理员是全世界都不敢小觑的职业,这里出过太多了不起的大人物。比如五百年后,某个来自湖南的图书馆管理员讨薪无门,改变了整个华夏。
第16章 听取蛙声一片
洪武帝朱元璋在自称吴王之前,所住的潜邸是现在的魏国公徐达的宅邸。
大明皇宫选址很奇怪,洪武帝朱元璋不选寻常地,偏偏相中浩瀚的燕雀湖,填湖造宫。
除了泥土,湖泊还投入了无数的巨木桩和石块,硬生生将湖泊填成了陆地,兴建宫殿。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从皇宫选址,就知道这个开国之君是多么的倔强,敢叫天地换新颜,沧海变桑田。
大明皇宫主体完工,洪武帝从潜邸搬进新家,并把住过的旧房子赐给了最欣赏的开国大将徐达,改名为瞻园。
当年在填湖的时候,工匠故意在紫禁城留下了一片小湖泊,以便将来建造园林景观。
可是,洪武帝登基之后,不知抽啥风,又想把都城定到老家凤阳,还把凤阳称为“中都”,停止南京皇宫的后续建设,将人力物力输送到凤阳兴建皇宫,准备搬到老家去,迁都。
如此以来,规划中南京皇宫的御花园等皇家园林停工了。
迁都是大事,群臣纷纷劝谏,阻止这位君王疯狂的想法。
终于到了洪武八年,洪武帝放弃了迁都的想法,命令凤阳皇宫停工,重启南京皇宫搁浅多年的工程。
由于工期拖得太长,直到今年,洪武十三年,后宫园林才刚刚竣工。洪武帝和马皇后都认为元朝礼乐崩坏,要重修礼制,修订各种书籍,于是建了一座藏书楼,搜集从各地进献的书籍。
书籍最怕火,因而藏书楼大多建造在有水的地方。这座藏书楼就在蜿蜒湖泊的中心处,三面环水,方便取水救火。
宫里的大小事务由六局一司分担,各司其职,权责分明,然而藏书楼刚刚建成,尚未明确划分到某个局管辖。
六局都觉得藏书楼的事情繁琐费力,又很难得到帝后的夸赞,吃力不讨好,便无人来争这个差事。
要将库房的藏书搬到藏书楼分类整理,需要识字懂文理的女官,范宫正觉得,既然六局一司都不要胡善围,她进宫之前家里正好是卖书的,何不就将她安排在这里?
反正藏书楼位置偏僻,每日只和书籍接触,几乎与世隔绝,沐春这个混世魔王即使再找过来,也掀不起大风大浪,连累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