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这般体谅他,沈大老爷自然也不再矫情,次日和楚氏打了招呼,便召齐人马包袱款款的又出门“采风”去了。老太太也没闲着,在沈安侯走了半个月后,半日闲举办了新年第一次聚会。林菁之前已经告过罪,坐马车去庄子上实在是颠簸太过,她身子不便,今后庄子上的安排便全交给楚氏。各位夫人们自然也体谅她,直言无妨。
楚氏从崔氏口中嗅出了些许暗潮,心中暗叹沈安侯走的及时,没有被卷入进来。无论上位者如何考量,至少突进她也罢大房也罢,是真心不想参与朝政的,更不想再被皇位之争牵连一次。
林菁更是不管这许多,只安心在沈府里养胎,连各府的帖子都统统推脱了。这几个月正是肚子里的孩子长得快的时候,她只管给自己安排饮食和锻炼,家务都推给了四个丫环并楚妈妈看着。楚氏也乐得纵容,在半日闲里与洛氏打趣,说她如今再也不能把林菁给勾搭走了。
林府知道沈大老爷出门的消息很有些意外,林夫人还专门来问可是两口子之间出了什么变故。林菁哭笑不得:“大老爷喜爱作诗,总要出去采风的,难不成只在家里陪着我坐胎吗?”
林夫人这才释怀,又叮嘱林菁一定要小心保养才放心家去。楚氏听说后则亲自给林府去了帖子,让林夫人得空过府来陪一陪林菁,免得她无聊。
林菁每日里过的充实,只在夜里想夫君,而沈安侯心里也同样牵挂着家里。这次他没有在慢悠悠的一路走一路看,而是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平宁郡。大表哥楚岷也确实是个厚道人,便是这几个月依旧在为他收拢流民,也明确表示这都是沈大老爷的意思,并没有丝毫趁机收买人心的想法。
看着上百亩成片的良田和山头,以及逐渐形成的村落,沈安侯心中第一次有了安定的感觉。和京中的国公府不同,这里才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根基,是完全属于他的所在。
这次随他一起来的有好几名允文允武的亲兵,都是他从穿越之初就选拔和培训的人才。如今正是形成规矩的时候,沈安侯决定对这里的流民实行军事化管理,除了匠人和妇人外,其余人全部按照民兵的方式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扫盲和洗脑,让他们只对沈安侯一人忠诚。
沈安侯在这里盯了大半个月,除了改进亲兵们对流民的管理方式,便是教会楚家如何炒茶,还十分装叉叉的抄了一本《茶经》给他们,看得自认为风流潇洒的楚家人几乎要自惭行愧。沈安侯就在心中暗爽,当初他为了追求林菁,可狠花了功夫学习制茶泡茶,就为了哄林老爷子开心,暗中透露林菁的行踪给他,如今倒是正好用这个又收割了一批楚家的迷弟,再次被楚岷恨的不要不要的。
沈安侯也不亏待他,偷偷将他叫到一边,把茶砖的制作方法写给了他,并嘱咐道:“这个是可以用在行军打仗的,里头有食盐有维生素,而且好保存,士兵们用这个可以有维持体力和抵抗力。”看大表哥听的一知半解的,他也懒得解释:“你只让舅舅试一试就知道了,不过一定要私底下进行。咱们装叉叉叫世家风度,要是涉及军事就不好解释了。”
这话说的敞亮,楚岷连连点头。沈安侯又回忆了一波各种花茶保健茶的做法,都是平时听林菁唠叨时记住的:“风雅也是可以赚钱的,至于如何经营,你们应该比我更懂。”
楚岷当然懂,这种又可以显摆世家风范又可以来银钱的事情如何操作他们简直不要太熟悉。不过这也让他对沈安侯越发佩服:“你简直就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般,到底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沈安侯理所当然:“貌似除了生孩子不会之外,真没有什么是我不会的了。”
楚岷:……
这般不知谦虚的人绝对不是本年度楚家最受欢迎客人沈大老爷,要么就是自己刚刚幻听了。
两人打趣过后,沈安侯又提起了之前的问题:“茶道不过是小事儿,如今楚家可还受的住一波堪比造纸术的好处?”
楚岷简直想哭:“你教给族叔的活字印刷已经很让族老和话事人头疼了,有人想趁机勘定圣人典籍,让楚家更胜一层楼,但也有人害怕楚家太过招摇引来其他世家不满,如今正吵着呢,你能不能不添乱?”
送好处还被说是添乱的,这世上恐怕也只有沈安侯了。他十分无语:“造纸术和印刷术根本是一脉相承啊,有什么好纠结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你倒是掩一个看看。”大表哥不想理这个说风凉话的臭表弟,但还是不得不忍:“这次你又想干什么?”
“也没什么啊,”沈安侯装死:“本来是想给你们几个制盐和炼铁的法子的,毕竟盐铁嘛,国之根基嘛。不过看样子你是不会想要了,我还是留着自己玩吧。”
“还国之根基,你想害死我就直说。”楚岷恶狠狠道:“我们就是个小世家,有点儿名声但没什么实力,造纸印刷还能看在关乎文才上压下来,盐铁什么的,你怎么不叫我去造反?”
“太平盛世的造反那是有病。”沈安侯毒舌:“如果是乱世的话我一定支持你的啊。”
“你趁早给我拉倒吧。”楚岷起的牙痒痒:“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滚蛋,老子的世家风度都被你坑没了。”
“说的跟你什么时候有过似得,一股子兵痞味儿比我还重。”沈安侯嘀咕道。看大表哥是真要翻脸了,赶紧赔笑:“我带来的人里头有一些会烧瓷烧砖的,都是我家内坊里的高手。我怕这事儿我压不下来,干脆把人给你了,以后我要用什么只找舅舅要便行。”
沈家烧制的白瓷楚岷也是见识过的,没想到他说给就给了,感动了一秒之余立刻反应过来:“可是京中有人盯上你了?”
沈安侯摇了摇头:“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心中觉得不安,干脆把自己的首尾做的干净点。”
楚岷了然的点头,当初程氏一门如何显赫,不也一夜之间就被赶出了京城?他感慨的拍了拍沈安侯的肩膀:“你给我,我就接着,还是老规矩,净利润你占三成。”
沈安侯亦抱拳:“我也不矫情,就生受了。”
交代完各种事情,又将留下的人手安排好,沈安侯从流民中挑了些人做亲兵,跟着自己一路回程。只这次他走的便慢了,还不时找个风景好的地方“吟诗”或者“作赋”一首,风格各有异同,但都文才迭丽回味无穷,坐实了他采风的事实和风流名士的名头。
等到六月底,沈安侯才不紧不慢的回到京城,身后带着一串儿迷弟,都是各地听到他诗赋后前来追随和拜师的。对于这种“追星族”,沈大老爷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鼓励也不驱逐,只要不妨碍他的正常生活,随便他们怎么闹腾。
第33章 俱乐部和小包子(第三更)
沈安侯带着他的诗作和迷弟回到京城,立刻引起了京中轰动。不过这种文人的疯狂行为总是容易被谅解的, 便是圣人听过后也没说什么, 当然,暗中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情况估计还是少不了的。
沈安侯才不管他们,自己甩手就回了国公府看媳妇儿。林菁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开心, 当然更高兴的是红茶和绿茶都有了。可惜现在怀有身孕, 无论哪种茶都喝不得, 只能偶尔抱着罐子闻一闻茶香解解馋。
楚氏等人在喝过茶后也爱上了这种味道。入口先是微苦, 在划入喉咙之后回味却是甘甜。有好东西自然要分享,这是半日闲的理念,尽管沈安侯带回来的茶叶不多,但楚氏还是在聚会的时候分给各位夫人品尝。而如今在京中,任何东西在半日闲得到认可,距离它在京中流行还会远吗?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和媳妇儿温存过后, 沈大老爷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每天来他沈府门前打卡的文人书生们。这群自诩“狂士”的家伙们实在是比沈安侯更疯狂些, 踢脚便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在这年头的读书人都是颇有家财的,身边多有一两个带着银钱的小厮, 这才没把自己变成丐帮长老的样子。
可放着他们在京城里“盲流”也不好,多给京兆尹增添工作量啊。沈安侯和楚怀一合计,得了,老太太们有了半日闲,咱们也开个俱乐部吧。
何谓俱乐部?字面理解便是大家一起找乐子的地方。拽文的说法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过和老太太们不同,沈大老爷可没准备找一堆京中纨绔参与,他就自个儿开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