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娴十三岁时,她的婚事就被帝都各方所关注,尤其是那些有争夺储君位置想法的皇子们。而以高家的权势,高娴也只有嫁入皇室皇帝才能放心。
区别只在于高娴会嫁给哪位皇子。
那年中秋晚宴,高娴入宫游玩意外落水,结果被当时的十皇子封远所救。封远不会水,救了她后,高娴本人没什么大碍,倒是封远病得极沉,高烧数日不退。还是高家向皇帝求情,太医院的人轮番照料,封远最后方才苏醒过来。
高娴出生在将门世家,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自幼就极为受宠,尤其是深受退下战场的祖父的喜爱,所以性子颇为单纯。
因为封远这一救,高娴入宫后时常去寻封远玩,还为他争到了一位皇子该有的所有待遇。
高娴十五岁及笄后,皇后亲自问询高娴的婚事。高家权势已到极点,无意争取从龙之功,他们更属于让高娴嫁给一位没有野心的皇子。
然后高家——选了封远。
恰好,高娴也属意封远。
那时候,高娴觉得,这当真是一场极好的姻缘。
婚后,封远对高娴极为宠爱,高娴在封远的宠爱下,在皇子府的生活比在高家还要舒适惬意几分。
成婚一年多后,几位夺嫡的皇子互相争斗元气大伤,封远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志在储君之位。
“娴儿,我想要夺嫡。自幼父皇就不看重我,我虽是皇子,在宫中的生活还没有一些宫人过得好。我想要证明自己,也想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
高娴一开始不愿,她知晓高家乃坚定的帝党,只能忠于皇帝,不能偏于任何一位皇子,否则高家很有可能会出现倾覆之祸。
于是她拒绝了。
但封远为何会愿意娶高娴,为何会对她百般恩宠,也许对高娴有感情,但这些感情在权势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他更看重的就是高家的权势和高娴的受宠。
那时候两人的感情就出现了破裂。
高娴本就是被精养长大的大家闺秀,不至于连这点都看不清——封远对她的感情里,也许有些许真情实意,但更多的,还是利益与算计。
甚至那场英雄救美,是否也是封远的设计呢?
她不愿再这么想下去。自欺欺人也罢。
高家不会站队,但封远有时候搬用高家的名头来处理事情,这些事高娴并没有多管。
又过一年,高娴怀孕,最后生下封易。
那时候皇帝上了年纪,身体越发不好,夺嫡之争进入水深火热。在其他几位皇子因为相争导致各自实力大损的时候,暗中蓄积力量的封远就这样崭露头角。
封易出生后,封远倒是表现出了一番慈父模样。因为他经常过来看封易,夫妻两就重新和好。
借着封易,封远与高家彻谈一番,那时候作为高家支柱的高老爷子身体已经越发衰弱,高家下一辈中没出现什么很惊才绝艳的人物,高娴的两位嫡亲兄长就打算支持封远争夺储君之位,要那从龙之功庇护高家几十年。
高老爷子得知此事,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他之后的高家注定会衰落,这些晚辈想要寻一条新路无可厚非,而且那时候看来,封远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封易三岁那年,在高家的支持下,封远被册立为储君。没过多久,龙椅上那位接连病逝,封远登基,因为高家的存在,封远登基后不久,就将封易册立为储君。
在封易被册立为储君不久,高老爷子病逝。
封远登基后花了三年的功夫巩固朝政。然后因为边境出现动乱,封远把高家子弟接连派到战场。
父亲战死,长兄战死,次兄战死,高家满门儿郎,只有刚满十二岁的幼弟活了下来。因为噩耗一个接着一个,高娴的母亲哀痛过度,累倒在灵堂上。
再之后,高娴也因“哀痛过度”病逝,只留下年仅七岁的太子封易。
高家已无成年男丁,当年权势赫赫的高家一族在帝都逐渐销声匿迹,少有人提及。封远那时候已经大权在握,看身为太子的封易就不顺眼起来。
但封易乃先皇后之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身后有清流也有将门支持。太子乃储君,储君则是一国之本,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封远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废掉一个太子——即使他是皇帝。
外祖家接连出现祸事,封易本就早慧,在太子之位上过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没让人捉到任何把柄。他十六那年,封远最宠爱的妃嫔柔妃诞下十二皇子。
在享受中越发昏庸荒淫无道的封远极为宠爱十二皇子,想要将十二皇子立为储君。
皇宫都在封远的控制范围内,若封远当真狠心下死手,始终能找到机会动手做些什么。
那天封易被自己最信任的内侍下了迷药,昏昏沉沉时被人扶走。等他醒来后,一个“与自己父皇妃嫔有染”的名声扣到他的脑袋上。
废太子变得顺理成章。
在幽禁在冷宫五年,世人淡忘废太子后,他被一杯毒酒夺了性命。
……
接收完剧情,封易缓缓睁开眼睛。
他现在对于任何恶心剧情都能接受了,脸上连一丝细微的表情都没有改变。淡定地按照原身往日习惯让宫人进来伺候他梳洗。
用过早膳,封易就开始处理政务。
他今年十七岁,来到的时间点是废太子前一年。
如今十二皇子未满两岁,封远在柔妃的怂恿下已经打算对他下黑手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七更
太子对臣子而言是君,对皇帝而言就是臣了
这时候爬上来发文是想说一句,操作骚还是阿江骚
再顺便完结预警,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了
这本文断更太惨烈,打算先告一段落去准备新文,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我努力这两天完结掉,笔心
第56章 被皇帝猜忌赐死的废太子2
封易处理政务极为得心应手, 甚至比原身做得还好几分。
把所有批复好的文件放到右手边,封易这才命一个内侍进书房听他吩咐。
原身毕竟在太子之位多年, 手上还是有些得用的人,封易吩咐此人暗地里去搜寻孙安的消息。除了吩咐这件事, 他没再出手做什么,依旧按照往日的节奏行事。
不久, 孙安身为东宫的大太监,却盗取东宫物件贩卖到宫外谋夺私利的事情东窗事发
封远得知此事后“大怒”,想要惩戒封易一番。封易却先行“自断一臂”, 把收集到的孙安的罪名一一道出, 然后命人处理了孙安,这才去向封远请罪。
封远看着跪在下首,一脸恭敬的封易,随手把奏折砸在书案上,冷哼一声, “你倒是好手段, 处理得如此迅速。”
“儿臣得知此事后就分外惶恐, 正巧有人向儿臣检举孙安的行为, 两罪并罚,只赐孙安一杯毒酒赴死还是看在他伺候儿臣多年的份上。”封易垂下头, 掩去神色中的冷漠。
在原著剧情里,孙安原本是皇后特意安排来伺候封易的人,但后来得知封易没有了希望,就干干脆脆转投柔妃, 帮着柔妃来陷害他。
对这种卖主求荣的人,让他干干脆脆去死,的确是手下留情了。
封远眯着眼,认认真真打量封易一番,却因为封易低着头而看不清他的表情。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听到来自上首的话,封易抬头,神色平静,但眼睛里含着几分清晰可见的“哀痛”。
“退下去吧。”封远摆手让封易退下。
第二天就是早朝朝会,封易身为太子,自然也要上朝。
天还未亮他就换上了朝服,往金銮殿走去。
在里提到今天要发生一件事。因为这件事而导致了一系列后果,他被人陷害,在这件事上表现得极差,风评一下子降到了极点,不少对他满怀信心的朝臣就此失望。
将已经想好的说辞重新回顾一遍,封易从容走进金銮殿,站到最前列的位置。
内阁首辅方大人已经老神在在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恰好就是在封易身后。他闭着眼睛养神,胡子和头发全都花白了,但精神头很足,看着就觉得他还能站在朝堂上十几二十年。
以往,为了不让封远觉得他结党营私,封易从来不会与朝臣有太多牵连,就算是那几位教导他的老师,他在课余时间也很少会与他们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