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放你大爷的屁!
爱丽丝气得要死,站起来,“他要是敢这么做,我就用刀子捅死他,再捅死你!”
*
坐在马车里,她还余怒未消:拜伦这个家伙!竟然敢提出这么坏的主意!幸好伊沃是个正直的人,他肯定不会照拜伦的话做。
她十分悻悻,但又不能把他怎么样,毕竟这只是一个“提议”,不算“犯罪”,连准备工作都没有,就连“犯罪未遂”或“预谋犯罪”也算不上。
*
《时代女性》第一期试阅版顺利上市了。女读者对这种图文并茂的新媒体接受的非常快,第一期的法国最新时装专题介绍了最新流行款式的女装男装童装,采用了大量图片,专门找画师画了时装图。没有胶版纸也没有铜版纸,只能采用市面上最好最光滑的印刷用纸;封面采用后世时尚杂志的通用形式,刊名在最上,大而醒目;然后是当期封面人物,也是专门找了人物肖像画家专门绘制。
第一期的封面人物是韦斯利将军,第二期封面人物乔治·拜伦,第三期封面人物苏珊·汉密尔顿。
试阅版三期连在一起制作,6名编辑中的3名负责文字稿件,另外2名编辑负责插画,艾格妮丝负责汇总;编辑们每周上6天班,周六发薪水,朝八晚五,爱丽丝不提倡加班,女孩子走夜路还是很危险的。
爱丽丝一周上4天班,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一上午开会,布置一下本周工作,编辑们周六下午要交一周工作小结。
编辑们先将文字稿件写好,每个人负责几篇,爱丽丝每一篇都要看,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写;插画画好之后,爱丽丝先审阅一遍,看看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跟编辑们开会,将文字稿件与插画按照页码一页一页整理好——没有美术编辑和排版软件,只能手动。
一期的内容制作完成后,由业务员陪着艾格妮丝到郊区印刷厂,交给印刷厂经理,经理立即安排人手制作文字内容的活字印版,插图的雕版,活字印版排好后,先要试印看看是否有错字,雕版比字版要慢得多,还不能雕错。
等到文字与插图全部印好,先印两份试样,艾格妮丝在印刷厂再次检查试样,确定无误后,送一份给爱丽丝过目,爱丽丝看过之后,签字同意正式印刷。
印刷厂正式开工,印完后,上切边机对齐裁切,手工装订,直接运到隔壁印刷《伦敦晨报》的装订车间,将杂志塞进报纸里,装箱,送到伦敦各区的各个分销点。
伦敦市区的报纸分销点除了往下面的书报亭分发报纸之外,绝大部分报纸都要靠流动小贩和报童,他们走街串巷,在剧院、马戏剧院、街头大声吆喝着叫卖。
*
简·奥斯汀最近在为了一大堆事情烦恼。
首先是4月份的时候,伊丽莎表姐去世了。
简和伊丽莎表姐的感情很好,亨利是几个兄弟里跟她感情最好的一个,两家住的不远,常来常往。
伊丽莎年初就生病了,当时病得不重,都认为是感冒,顶多半个月也该好了。但她一直没好,低烧不断。拖到了4月份,在4月25日去世。
当时爱丽丝不在伦敦,在温切斯特,简写信到温切斯特,她那时候又正好启程去了格罗斯特郡,等到温切斯特的戈登大宅将简的信转过来,5月的第一周都已经过去了,于是爱丽丝错过了葬礼。
到了5月底,爱丽丝订婚了,简才觉得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但很快,关于J.Austen就是简·奥斯汀的事情传开了,她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这种情况。
下议院的同僚们不管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纷纷对汤姆·勒弗罗伊表示:不错啊勒弗罗伊,你太太原来是我国最有名的女作家之一,可以请勒弗罗伊太太在她最新出版的《劝导》上给我签个名吗?
大多数同僚都有点羡慕妒忌恨的意思,夹杂着一点轻蔑:毕竟写不如写诗,女人么,当好贤妻良母就行了,别整别的有的没有的。
但J.Austen的非常受欢迎,这又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简的产量不高,平均两年出版一本,从1801年出版处女作《理智与情感》开始,到现在1813年,也就出版了7本;而爱丽丝从1805年出版《英格兰恐怖故事》以来,目前也是出版了7本,一共11册。
简的年年再版,目前为止,光是稿费就拿了有1万镑,这个数字相当惊人,也让她在家里很有话语权。汤姆要是没有给奥斯汀公司做法律顾问的收入,那是比不上简的。简的收入全都归她自己,他们的小家其实只靠汤姆的收入和简的年金维持日常生活。汤姆不差钱,对妻子的收入表示全凭她做主,她的钱以后肯定会留给两个女儿,这也就没什么好折腾的了。
至于勒弗罗伊家的弟弟们,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就连最小的弟弟亨利·勒弗罗伊,现在也已经从牛津大学毕业,正在林肯律师学院进修大律师课程。两个妹妹也都得到了几个兄弟给的嫁妆,顺利结婚了。
简原本不太高兴汤姆用自己的收入贴补妹妹们,但算了算,汤姆用的钱其实都是他得到的朗格鲁瓦舅舅的遗产,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也就算了。毕竟汤姆是长子,要他不管弟弟妹妹们的前途也不可能,他也不至于说傻乎乎的全都负担了,而是给弟弟们安排了不错的工作,让他们自力更生。他资助最多的是小弟弟亨利·勒弗罗伊,亨利·勒弗罗伊将来会走大法官的路线,他想让小弟弟就留在伦敦。
爱丽丝没事就对亨利哥哥、汤姆姐夫说,将来伦敦会成为全球数得着的大城市——其实现在也是大城市——在哪儿混都没有在伦敦混来的划算。她还超喜欢在伦敦、伦敦郊区买房子买地皮,可以说在伦敦城区周边都有一些小块土地,城区里的房子也不少。受她的影响,他们都在伦敦城区买了好几处房产。
简给海伦娜和戴安娜都买了房子,在汉普郡贝辛斯托克附近也买了乡下的别墅,夏天议院8、9月放假两个月,全家人都到乡下去度假,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
*
今年简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伦敦,就为了躲避伦敦群众的八卦。
下议院还有一周才能放假,汤姆一个人苦逼兮兮的留在伦敦。
这天晚上,快到午夜了,有人在楼下拼命敲门,吵醒了汤姆。
男仆开了门,接着有人冲上楼,在卧室外面急匆匆的喊着:“勒弗罗伊先生!爱丽丝小姐被人绑架了!”
汤姆顿时吓得连那一点迷糊的睡意都没了,赶紧下床开门。
仆人拿着烛台上来。
雅各布右手按着一块毛巾,捂着脑袋,毛巾已经被血染红。他急匆匆的说:“晚上爱丽丝小姐带凯特去剧院看剧,出来的时候,还没有上车,有人从后面打了我和比利,等我俩醒来,小姐和凯特都不见了。”比利是另一个男仆。
“你报警了吗?”
“我怕报警对小姐的声誉不好——”雅各布犹豫了,“再说伦敦的警察也没什么用。”
“你!”汤姆皱眉,“声誉有她的性命重要吗?”他回了卧室,一边换衣服,一边问雅各布,“派人去告诉亨利了吗?”
“比利去奥斯汀先生家了。”
“走吧,我们先去警察局报案。”
伦敦也不是那么乱,西区剧院附近的治安还是不错的,至少警察会知道上哪儿去找管事的人。警察局的人不认他这个议员,但认识英镑,很快带汤姆去找了西区的地头蛇。
他们确实看到有人打晕了雅各布和比利,带走了两位年轻女士。他们从服装上判断一位是小姐,一位是女仆。说两个女孩都挣扎了,但对方行动非常快,很快就把她俩塞进了一辆没有标识的驷马马车,驱车离开。他们手下的小跑腿跟了一段路,马车驶出剧院这一片后就越跑越快,十几岁的男孩跑不了那么快,跟丢了,也就回来了。
亨利担心得要命,多年前,托马斯家的小托马斯就是这么不见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到了凌晨,亨利十分担忧的写信给母亲,说爱丽丝不知道被谁抓走了,要是绑架的话,或许还能回来,准备要是对方提出赎金的要求,就花钱把她赎回来。
等到信送出去,有人送了信来,说要奥斯汀先生支付5万英镑,他们就会送回爱丽丝。还附上爱丽丝戴着的一根紫水晶项链,和她穿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