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难为+番外(266)

凤行瑞跟着她走,她走了几步便缓下步伐,与凤行瑞并肩前行,问道:“你今早便入宫,可是又出了什么事?”

凤行瑞微蹙长眉,“之前昭华约我见面,你说要晾她几天,今早顾夫人差人来王府,要我写下休书,以便昭华再寻良人。”

连若极讶,“之前你不是说她对你尚有情谊么?怎么受了这样小小的挫折就要另嫁他人?”

凤行瑞不语,连若抿了抿唇,“你是不是怪我乱出主意?我原想着你们之前的误会你虽有过错,可也是她反应太过,谁也不是谁心里的虫,怎么可能事事都心意相通?你紧着她、巴着她,她习惯了,所以不将你当一回事,一旦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就大错特错,所以才让你先冷一冷她,等她明白了你的感受,你们自然会水到渠成,只是没想到她……”

“不是她。”凤行瑞举步继续前行,“是她母亲,她该是不同意的,与她母亲争执不下,昨日便去了家庙,放言说若再逼迫她,她就要出家为尼。”

“你就为这个担心?”连若“扑哧”笑出声来,“你放心,她那样的女子怎会甘心出家?不过是吓一吓她母亲罢了,况且……听你说你们以前的事情,我觉得……我觉得或许这是一个计谋。”

凤行瑞的脚步顿下,回头看着她。

连若并没有跟上,站在原地道:“这是我的猜测,可能不对,你姑且一听。”

“听你所言,嫂子是个极有主见且十分好胜的女子,就在她对你示好而你没有回应之后,让你知道她被家中逼迫另嫁,这是为什么?”连若一摊手,“而你果然就急了,你进宫来找我,该是想告诉我,你想去寻她吧?这样她既取回了主动权,又见到了你,不是么?”

一番话说得凤行瑞心中渐凉,许多被忽略的事情全都涌上心头,他明明派人看着顾昭华,总能暗中收到她的一些消息,却并没有听说有人逼她另嫁之事,而他所认识的顾昭华,也的确会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来夺取自己的主动权,正如连若分析的那样,他知道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去静月庵,找她回来。

连若走到他身边叹了一声,“这些不过是我的个人之见,你也不用着急,就算嫂子用计逼你,也是她想见你,所以你不妨去见见她,听听她的苦衷,说不定之后你们就能合好如初呢。”

凤行瑞没有言语,他慢慢冷静下来,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他喜欢顾昭华,爱她、宠她,把她放在心尖上,换来的就是这个——她的胜利。

“我再想想。”他转身朝出宫的方向走,走出几步才回头道:“谢谢你。”

连若绽出一个无害的笑容,“希望你和嫂子能早日和好。”

凤行瑞笑了一下,回过头去继续前行。

他出了宫,坐在马车上怔忡良久,却又不知自己到底想了什么,心里有些疲惫,脑子里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发现马车早过了极乐王府,正往出京的路上。

“做什么去?”

车夫莫名地缓下车速,“王爷刚刚吩咐往静月庵去。”

凤行瑞愣了一下,“我说的?”

车夫想了想,忐忑地道:“这……或许是小的昨夜没睡好,听错了……”

凤行瑞吐出口气,“不去了,回府去罢。”

车夫连忙驳转马头往王府去,待回了王府,凤行瑞在门房处站了站脚,“顾家可又派了人来?”

门房道:“没有,不过顾小少爷让人送了口信过来,约王爷三日后去如意茶楼听书下棋。”

凤行瑞是真心疼爱二郎,见着他一步步地成长,心里也是喜悦,一旦有时间总会陪着他,可今日他想了想,与门房道:“让人过去回话,说本王那日有事,让他自己去吧。”

第255章 连若

凤行瑞心情渐冷不提,说回连若。凤行瑞出宫后连若便回转寿安宫陪伴太后,太后正在假寐,听人进来睁了睁眼,又复合上,轻轻问道:“他如何了?”

连若神色无比恭敬,“王爷对顾庶妃旧情难忘,心中伤怀,恐怕还要一些时日才能宽心。”

太后叹了一声,“这些日子你多陪陪他吧,也不枉哀家特地召你回京,你与阿瑞从小感情就好,除了你,哀家还真想不出有谁能与他多说几句心里话。”

连若忙道:“王爷自是肯与太后说心里话的,不过王爷心里太若,怕与太后说了反倒让太后担心,便只在心里忍着。”

这些话让太后听着舒心,太后睁开眼来看着美丽如昔的连若,许久过后感慨地道:“今日哀家还与阿瑞说起你们当初的事情,当初若他肯娶你,焉有今天这些事情?”

连若垂下眼帘,“奴婢哪有这个福分?”

太后皱皱眉,“总称什么‘奴婢’?你是皇帝收养的义女,不过因你父亲功义,要为他保存血脉绵延子嗣,所以才没有入皇家宗牒,可不管是皇帝还是哀家,都是把你当亲人看待的。”

连若立时跪下,眼中见泪,“皇上与太后之恩德连若铭记五内,能以奴婢之身侍奉太后已是天大的福气,又岂敢奢求太多?”

太后笑了笑,“哀家不给你的,你自是不必奢求,可哀家想给你的,你奢求一次又有何妨?”

这样的暗示让连若心惊肉跳,她不敢置信地看着太后,望见的是太后和蔼带笑的一双眼睛,那双眼睛给了她已近干涸的人生无限的希望!

连若与凤行瑞同年,她十五岁出嫁,十八岁丧夫,如今不过二十三岁,却活生生地做了五年的寡妇!她不愿回想这五年是怎么受尽婆家人的冷嘲热讽,如何面对旁人的议论白眼,甚至将她父亲的亡故与丈夫的病逝加诸在她身上,说她刑父克夫!这样的生活太过痛苦,她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若不是太后恩典突然召她回京,她现在恐怕已躺在棺材里,做一个懦弱的认命者。

可她终是没有死,太后的诏令给了她重新开始的机会,诏令中说太后身体不好思念她,所以让她取了休书,脱离夫家入宫侍疾,并给她三品女官之位,正大光明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太后都是她最大的恩人,所以她无视自己心意遵从太后懿旨远嫁江南,如今又尽心尽力地奉行着太后给她的每一个指令。她一直觉得太后没有忘了她、将她从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救出来,已值得她为太后赴汤蹈火,可直到再见凤行瑞,她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已。

太后让她多多宽慰凤行瑞,让他早日走出感情伤痛,可她第一次违背了太后的意愿,她没有劝凤行瑞放下,反而激励他不要忘怀。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让凤行瑞刮目相看,只有这样,她才不用看着凤行瑞另娶新人,而一旦这件事有了结果,无论是凤行瑞放下顾昭华,或是他与顾昭华重修于好,她都将会在那时黯然离场,从此再一次地远离他,去过没有他的生活,所以她没有依照太后的意愿行事,也没有尽心尽力地帮助凤行瑞剖解女人心思,她只是想……哪怕多见一面也好。

这次回来,太后时常会说一些当年的事情,就如刚刚那样的感慨不知说过几次,可她从不当真,因为她知道,太后也并非真心在说这些话。正如当年,她一颗女儿心牢牢地牵在凤行瑞身上,可在一次太后言语试探,而她大胆吐露心声之后,太后便着手替她挑选夫婿,选出的夫婿自然也是年少杰出之辈,可总不是她心里的那个人,但她不能拒绝,因为太后对她有养育之恩,有教导之义,所以她只能选择服从,选择穿上那刺目的大红喜服,在心上人的护送之下,不远千里地去给他人做了新娘。

只因那时凤行瑞是太子,而她身份尴尬,配不起他。而就在她出嫁后不久,凤行瑞上书请辞太子之位,从此远离纷争,一个人独舔伤口。

连若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再早一点、如果凤行瑞在她出嫁前辞去太子之位,她是不是还有机会与他在一起?可惜,一切都只能是假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