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很想发怒,这人着实不像话,哪有这么……这么厚颜无耻的人,满脑子都是床笫之事,她压根招架不住。
可三公子真是会哄人啊,看她不高兴了就带她去看京华的集会,但凡她皱一皱眉,都能换来他半日的惦记,衣裳首饰、宠爱呵护,她样样都有,哪能当真发得出火来?
还是那句话,反正就几日了,忍忍吧。
六月初便是李景允要赴任的时候了。
京华下了一场小雨,花月盯着外头从屋檐落下来的缕缕雨帘,长长地叹了口气。
霜降低声问她:“你是不是舍不得三公子了?”
“没有。”她答,“十几年的亲人都舍得,这几日的恩爱算什么。”
说是这么说,晚上在房里收拾衣裳的时候,她还是笑不出来。
李景允从门外进来,看也不看地将她带衣裳一起抱起来:“外头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光脚踩在地上。”
花月抬眼看他,突然扔了衣裳伸手勾住他的脖子。
“夫君。”她像他教的那样,轻软地喊了一声。
抱着她的手一僵,李景允眸光扫下来,喉头微动:“嗯?”
她似乎没什么想说的,只是抱着他,眼眸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瞧。
李景允轻笑,与她一起坐去软榻上,低声道:“你这两日饭量甚少,昨儿晚上睡得也不踏实,可是有什么心事?”
花月摇头,想了想,起身去拿了个盒子过来。
李景允认得这个盒子,但他不能露出破绽,哪怕心里一阵狂笑,面上也只能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前几日街上看见,觉得好看,便买回来了。”她含糊地说着,将盒子打开,拿出那双用银线绣了兽纹的靴子,“你可喜欢?”
他对衣物向来是挑剔的,做工精良的蓝鲤雪锦袍都要被他嫌弃一番,更别说她这双手艺不算很好的锦靴。
然而,等了半晌,她没等来这人的讽刺。
疑惑地抬头,花月看见眼前这人靠在软枕上,看着自己怀里放着的靴子,拳头抵着嘴角,眼里尽是笑意。
“喜欢。”他道。
花月很意外,翻了个收得不是很好的针脚给他看:“略有瑕疵,不是很贵重。”
“嗯。”他笑意更浓。
疑惑地看他两眼,花月权当他是看得上这靴子的花纹,便想拿去一并放在行李里。
结果一伸手,这人飞快地把她的手按住了:“就放在这儿。”
“放在这儿?”花月愕然。
李景允很是认真地点头,拿开她的手,撑着下巴愉悦地盯着它瞧。瞧完觉得不够,起身去将它放在了博古架最中间的位置。
花月:“……”
“你松手。”他斜眼。
她这叫一个哭笑不得:“这话该妾身来说,哪有把靴子放在这儿的!”
“爷的屋子,爷的靴子,爱放哪儿你也管?”他微恼,拍开她抓着鞋面的爪子,轻轻拂了拂灰,郑重地将它放回去。
就差放个香炉在前头,早晚焚香磕头了。
有病么这不是!
花月扶额:“靴子是用来穿的,您明日便要动身,留它在府里做什么?”
“这就是你不懂了。”李景允神秘兮兮地道,“大梁有个说法,新买的靴子摆在架子上,便能当半尊菩萨,若是诚心拜一拜,更是能心想事成。反正爷赴任之后你也能去探望一回,那时候靴子也不算新了,你再带来给爷便是。”
他说得很是正经,眼里一丝调笑的意味也没有,导致花月想骂他胡扯都骂不出口。
这真的不是在瞎掰吗?她疑惑地看看博古架,又看看李景允。
李景允满眼虔诚地站着,没有丝毫逗趣的意思。
犹豫地收回目光,花月想,大梁的习俗,与她无关,她反正是做不出拜靴子这种傻事的。
雨下了一夜,第二日清晨,外头还有沁凉的雾气。
李景允拜别父母去赴任了,临行前拉着她小声问:“你怎么不难过的?”
花月交叠着手与他微笑:“妾身也很难过,夫君一切小心。”
甚是不满地瞪她一眼,李景允上车走了,车轮吱呀吱呀地晃动,碾过不太平整的青石板,一路往宫门而去。
庄氏在低泣,丫鬟嬷嬷在小声安抚,四周人有的祝贺,有的不舍。
花月看着地上的两道车辙,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觉。
许是一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日,要想像庄氏那样哭是不行的,只是,与李景允也算是有些感情,一别经年,再见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不过也好,接下来她可以好生陪着夫人,不会有人再来气夫人,也不会有人天天要她帮忙瞒着将军;不会有人给她买集市上的点心,也不会再有人把她戏弄得面红耳赤。
她同霜降说,过两日就搬回主院。
至于为什么是过两日,霜降没问,她也没说。
偌大的东院只剩了她一个主子,每日起居都听不见什么响动,花月倒是觉得自在,每天清理账目,喂喂白鹿,然后陪夫人说说话,日子也不是不能过。
只是,她好像又开始睡不好了,没两个时辰就惊醒,然后披衣起身,点灯看看账目,就这么打发时辰直到天明。
按照先前他的安排,朝凤第二日就过府来陪她了,花月给她拿了点心,坐在软榻上道:“也没什么大事,后宅的女人,哪个不是一日一日捱过来的。”
朝凤轻笑:“你倒是比谁都看得开,先前三爷那么宠你,如今只留你一个在院子里,你也没觉得不适应?”
“没。”花月微笑,“是他多虑了。”
昔日或许算是娇花,如今多少事过了,再娇的花也不会还想着靠人活,身边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差别不大。
只是庄氏当真伤心,花月变着法地哄她,直到谎称肚子里有了孩子,她才振作起来。
这才几日,肚子里有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温故知帮着她撒谎,帮得那叫一个尽职尽责,别说夫人了,就连她也差点信了他的鬼话。
于是夫人对她分外小心,只要她去主院,夫人一定是高高兴兴的。
这样也挺好,花月想。
朝中出了点事,百官祭祀之日竟然有人妄图刺杀当朝丞相,被禁卫拿下,牵扯了几个大臣。花月听见风声,便让人带信给冯子袭,让他先别轻举妄动。
结果尹茹来传话,让她帮忙救一救进了大牢的郑遇,说她已经是将军夫人了,多少能有些门路。
郑遇也是大魏之臣,如今在梁朝做个小官,受丞相被刺之事牵连,也在狱中。
花月觉得好笑,帮不了,也没帮。
她与他们早就不是一路人,为何尹茹会觉得她就该听他们差遣?
尹茹骂她狼心狗肺,她西宫里曾经的奶娘,穿着一身绫罗绸缎,站在她面前指着她的鼻子骂:“没有大魏皇室,哪来的你这个人,半点情义也不晓得,养条狗都比你会摇尾巴!”
花月不觉得生气,反倒是有些走神。
她去了一趟西侧门,旺福乖巧地窝在墙角,冲着她欢快地摇起尾巴来。
“为什么会觉得我像你呢?”花月疑惑地摸了摸旺福的耳朵。
旺福听不懂,只冲她吐着舌头。
花月给它喂了吃的,起身回东院。
***
沈知落被召回了京华,他没回东宫,倒是搬去了祭坛住着,周和朔一连好几日都往他这儿跑,时忧时喜。
苏妙看得好奇:“朝中又出什么事了?”
披着外袍,沈知落咳嗽了两声:“能有什么事?有人想对康贞仲下手,结果误刺当朝丞相,陛下本就对东宫禁卫久乏人才之事颇为忧虑,这事又是在东宫禁卫的眼皮子底下出的,陛下便张罗着让太子整顿禁卫,挑选人才。”
苏妙眨眼:“这是好事啊,太子爷怎么还不高兴的模样?”
也就只有她这个脑子才会觉得是好事了,沈知落摇了摇头。薛吉死后,禁卫统领无人补上,太子是想培养自己的人坐上这个位置,奈何没有人选。若是皇帝让他挑,那挑来的人就未必是听命于他的了。
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子能去巡查御林军,那是中宫权势之下的东西,皇帝开了口,中宫不敢拦。
周和朔三番两次跑来,就是想问他该怎么做。
分明已经失去了一大半的信任,慌起来却还是会来找他。沈知落摇头,眼含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