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113)

作者:弹剑听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到了晚上,谢平安就蜷缩在木盆中睡觉。所幸她年纪小身量小,木盆能够容纳她整个身体躺进去。晚上天冷,谢平安白天的时候摘了不少的树叶盖在身体上,稍微挡了一下寒冷。

就这么过了三天,等到谢平安吃完一篮子鸡蛋的时候,水势终于平缓了,谢平安看到两岸的陆地,划了过去,终于脚踏实地了。

谢平安不知道这是哪里,只能朝着与水流相背的方向走,走了不一会儿,看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里的人也都逃光了,不过洪水不如谢家村的洪水那么汹涌,看房屋墙壁上的水迹,这里的洪水只淹到一尺的高度就退却了。

谢平安在整个村子里面找了一圈,同谢家村一样,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的,谢平安只找到两块打火石和一块吊在某个大户人家厨房里的咸肉。

谢平安用打火石打着火,将咸肉烤熟,美美地吃了一顿。这块咸肉不小,足有两斤多的样子,谢平安只吃了五分之一就吃不下了,剩下的收起来慢慢吃。

吃过饭,谢平安在这户人家美美地睡了一觉。终于能够睡床了,谢平安这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又吃了五分之一的咸肉,谢平安继续出发了。一路上又经过了一些村庄,同样都是人逃走了,空无一人。里面收拾得非常干净,谢平安再没有找到能吃的东西。所幸她身手灵活,在吃完咸肉后,上树掏鸟蛋,用石子打鸟,也没有怎么饿着。

终于,谢平安看到了有人烟的村子。这村子里面也是遭了水灾的,不过水灾过后人就都回来了,全都忙碌地抢耕抢种,无心管谢平安这个外乡人。倒是有那趁着灾荒前来买卖人口的贩子,看到谢平安小孩儿一个后,动了心思,先用骗的方法来接触谢平安,想要骗她再卖身契生按手印,被识字的谢平安给揭穿了。人贩子恼羞成怒之下想要动粗,但根本不是谢平安的对手,别看她只有七岁,但已经练“广播体操”四年了,力气大、身手灵活,一个打三个成年人不是问题。

打完了人,谢平安看着目瞪口呆的村民们,视线落在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身上,两人大约十二三岁的年纪,少年看起来憨厚,少女同样看着老实。

谢平安指着少男和少女问:“你们两个也要卖身吗?”

少年和少女都愣了一下,方点头小声道:“是,是的。”

少年道:“我的弟弟妹妹多,家里又遭了灾,养不起这么多孩子。我不卖身的话,就要轮到弟弟和妹妹被卖了,我不忍心。”

少女道:“我祖母病了,得要银钱治病。”

谢平安又问:“你们两个会什么?”

少年回答:“我九岁起就跟我阿耶下地种田,我会很多农活。”

谢平安问:“赶车会吗?”

少年:“会。”

谢平安又转向少女:“你呢,会什么?”

少年忙道:“我做做饭会洗衣服会做衣服。”

谢平安点了点头,对两人道:“行了,你们也不用找人贩子了,我买下你们。”

少年和少女的眼神带着疑惑和不信任,没办法,谁叫谢平安年纪小不说,一身穿着打扮跟普通村民一样,看起来就不是有钱人,如何能够买下他们?

就只见谢平安从怀中掏出了两锭碎小的金子,分别递给两人:“这些金子够买你们两个了吧?”

当然够了。要知道人贩子买他们不过才给三百文钱,而两锭金子换成铜钱,一锭能换一千多个铜钱。

“够,够了。”少年少女连忙道,接着他们将碎金塞进身后父母的手中,一起上前给谢平安磕头。

“见过主子。”

谢平安叫起他们两个,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少年有自己的名字,立刻回答:“奴叫封常源。”

少女回答:“奴姓张,没有名字,父母都叫我大丫。“

谢平安还是小孩子,闻言皱了皱眉头:“大丫不好听,这样,以后你就叫做纺春吧。”

纺春忙又给谢平安行礼:“多谢主子赐名。”

“得了,跟你们父母回家收拾一下行礼就跟我走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星灾星三

谢平安带着两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少年男女继续行路。这一次有对附近比较熟悉的封常源和纺春,她再也没有绕弯路了。早上出发,中午就来到一个县城。

县城外聚集了一堆逃难来的人,据说两天之前这里的人更多,不过附近乡村的人在洪水退去之后,大多都回乡了,只剩下这些人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据说外地的洪水比这边的洪水大多了,到了现在还没有退去,连绵的雨势也没有停歇的迹象,这些人根本不敢回去。

县官大人给这些人在城外划分了地盘暂时居住,不让这些人进城,每天两顿施粥给他们,只是那粥稀得能够照见人影。

谢平安也算是灾民,但她身上有钱,不用跟灾民们混在一起,而是交了入城费带着封常源和纺春进入城中。这里的县令应该是个有能力的,虽然城外有着大批的难民,但城内并没有乱,人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粮食的价格比以往高了一倍不止,附近来城内打工的村民多了许多。

谢平安茫然地站在街道上不知道何处何从。她这可是第一次进城啊,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小心肝中不免有些忐忑。所幸这孩子从小在谢家养成了不露情绪的面瘫脸,让人看不出她心中的害怕。

“常源,你对县城熟悉吗?”谢平安开口问手下。

封常源忙回道:“奴跟父亲进过几次城,对县城稍算熟悉。”

谢平安:“那你给我做向导吧,带我逛逛县城。然后找一家客栈住一晚,明天再出发。”

“是。”封常源忙应道,“主子,请跟奴来。”

“等一下。”谢平安叫住封常源,“先带我去钱庄换钱,再逛县城。”

她的法宝中有珠宝金银,可没有铜钱,她总不能再用碎金子结账吧?真要是掏出碎金子,肯定会被坏人惦记上。她倒是不怕,只是两个刚刚收下的手下可没有她那么强的战斗力。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虽然去钱庄换钱也有可能被盯上,但他们穿着不像有钱人。坏人看不到他们掏金子的举动,不会知道她身怀巨款,也就不会打他们的主意了吧?

来到钱庄,谢平安掏出一锭银子换了两贯铜钱。其中一贯半用布包起来,让封常源背在身上,剩下半贯,谢平安自己带着。没办法,铜钱数量太多了,沉啊!

封常源十分小心地将铜钱背在背后,这么多钱啊,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主子对他如此信任,毫不犹豫地将钱让他保管,他一定不辜负主子的信任。

谢平安跟着两人在县城中逛了起来。因为洪灾的关系,街上做买卖的人不多,大部分做小买卖的人都没有出来。不过谢平安依然逛得很开心。今天看到的东西都好新奇,跟村子里面的景象都不一样。谢平安专门去书局买了这个时代的书籍。法宝中的书籍虽然多,但没有这个时代的书籍,像谢金桂等学生学习的教材,法宝中都没有。谢平安早就对谢金桂和几个堂兄弟念书的教材眼馋不已了,早就想自己拥有一份。看到这些教材,自然全部买下来。

除了启蒙的三百千,谢平安还买了好些书籍。如今的时代还没有雕版印刷书,书籍全靠人手写,价格非常昂贵。谢平安买下的这些书的价格加起来足够县城一个五口之家二十年的生活费用了。

谢平安拿出一锭金子递给老板付账。老板非常殷勤地帮谢平安将书用布包好。只是这些书实在有些多,不好搬运。老板干脆拿出了一个背箩送给谢平安。谢平安让封常源将铜钱包解下来放到背箩最下面,再将书放到铜钱上面,让封常源背起箩筐。

“很重,你背得动吗?”谢平安问封常源。

“奴背得动。”封常源目光灼灼,“奴在家做惯了农事,这点儿重量不算什么。”

闻言,谢平安不再担心封常源,带着他和纺春出了书局,继续逛街。没走多久,谢平安忽然停住了脚步,哼了一声嘀咕道:“还是被人盯上了。”

纺春疑惑地问道:“主子,什么被盯上了?”

“没什么。”谢平安不想让两个手下害怕,对他们道,“你们去前面的大街上等我,我去半点儿事儿,等回去去找你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