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正大光明娶你
沈静月扫了一圈众少女,道:“沈家茶庄还真没有这种茶。”
她笑得很是清冷,目光盯着华湘儿,直到她心虚低下头。
众少女一听顿时明白。其实三盏茶都是沈家茶庄的茶,只是其中一味加了料就是骗沈静月品出是雪龙茶。
这种心思……所有人看华湘儿的目光都有点异样。
华湘儿恢复镇定,笑道:“沈姐姐果然厉害,这金钗社有你在,肯定声名远播。”
她说完看了看天色,道:“呀,天色不早了,我娘嘱托我要早些回家,今夜还有贵客来呢。我就先行告退了。”
她说完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走了。
沈静莲急忙追去:“华姐姐,华姐姐……”
沈静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们远去,这才收回目光。
众少女立刻围拢过来,像是看了稀罕般的围着沈静月团团转。
“沈姐姐果然很厉害啊。”
“就是啊,陆先生的徒弟怎么会有虚名?沈姐姐一看就是天资聪慧的。”
“沈姐姐是怎么辨出那茶的呀?教教我。”
“……”
少女们叽叽喳喳都觉得神乎其神。沈静月怎么可能告诉她们自己是重生后得了老天的眷顾呢。
她一边应付这些少女,一边皱起秀眉。她这次恐怕得罪了华湘儿。华湘儿虽然父亲官职不怎么高,但是门生很多。
不过,一点小事罢了。她今日的事是沈静莲带来的。
沈静莲……她眼底泛出冷光。前世沈静莲和她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一世这么执着地要害她,她可不能让她好过。
重活一世,她不是来继续受苦受难受委屈的。
……
亭子的聚会很快就散了。沈太君听说慕云卿来了,立刻令人将他唤了过去说话。
沈家和慕家是世交,慕云卿小时候沈太君也曾见过,如今这么有出息了,沈太君怎么肯放过?
肯定是请过去好好攀攀交情。
慕云卿恋恋不舍离去,还特地吩咐跟随的小厮道:“我从宫中拿来御厨做的糕点记得拿给沈大小姐。”
他交代吩咐完这才放心离去。
沈静月看着精致无比的糕点,心中有点郁闷。她早就过了喜欢吃甜食的孩童期了,怎么慕云卿每次都记着她喜欢吃呢。
“呦,宫中御厨做的糕点呢。我试试看。”一只手飞快伸来,勾走一个玫瑰酥。
速度之快沈静月想要抢回来,那玫瑰酥已到了南宫羽的肚子中。
南宫羽桃花眼笑眯眯的,分外俊美,也分外……欠扁。
沈静月瞪了他一眼,懒洋洋靠在亭子中的美人靠上。
“南宫二爷,既然你吃了我的糕点,有个事你愿不愿意帮我?”她开口。
南宫羽一边不客气吃着糕点,一边贼笑:“你想要整谁?”
沈静月勾了勾红唇,眼风就妩媚斜了过去。
南宫羽三下两下都把糕点吃了,拍了拍碎屑,笑嘻嘻道:“说吧,是那个傲娇的华小姐还是你家那胖妞什么莲?”
沈静月笑了。
和聪明人说话果然是省时省力。
她在南宫羽耳边如此说了两句。南宫羽桃花眼亮闪闪的:“好办法。保证她嗷嗷叫,看了你都得绕路走。”
他说着恨不得立刻去捉弄一番。
沈静月把他拉住:“急什么,毕竟是我的妹妹。”
南宫羽看了她一眼,忽地轻笑:“你当她是妹妹,我看沈府上上下下除了你的人外,真没有几个把你当亲人看的。”
“你父亲也便罢了,放着你们娘俩十年都没管过。到了沈府,沈太君我看着也是精明的,明知道你不喜萧景彦还让你去见他。……啧啧……”
沈静月一愣,旋即心中酸楚幽幽蔓延上来。南宫羽后来说了什么她都没听清楚。
南宫羽也不知何时走的。等她回过神来,天色已暮色沉沉,四周昏暗。
她孤身一人在亭中,只觉得心口憋闷。这个感觉太难受像是被世上所有人都抛弃了自己。
重生来的坚强一下子被三言两语击溃。她轻笑,原来自己还是在乎这所谓的亲情。
也许前世中自己的认命就是对所谓的亲情失望吧。对父亲失望,对沈太君失望,对看重所谓姐妹情失望。
他们一个个打着亲情的幌子,但是干的却是卖她害她的事!
“静妹妹,你在这里!”清越的声音传来。
沈静月惶然抬起头看见慕云卿不知什么时候寻到了此处。她看见他焦急的脸色,前世种种想起,满腹委屈不由泪夺眶而出。
慕云卿见她孤身一人在亭子中坐着,背影寂寥,没有想到她竟然是一个人在默默伤心。
他急忙将她搂入怀中轻声安慰:“静妹妹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沈静月如何能说,只是越发泪落的急了。
慕云卿见她越是安慰越是哭得伤心,顿时手忙脚乱,十分笨拙地拍着她:“好静妹妹,别伤心了。若是有人欺负你,你说一声,慕哥哥会帮你的。”
“现在我也不是从前那般浑浑噩噩。静妹妹你千万别憋在心里……”
他还没说完,薄唇上就点上冰冰凉凉的纤手。
沈静月面上泪水满面,眼中却是笑着的,只是那笑容令人心都拧疼了。
“慕哥哥,我没事。”沈静月笑着道,“我只是感叹罢了。”
慕云卿定定看着她的泪颜,轻声道:“我知道你心里苦。沈家要把你许配给小郡王,他那人……罢了,君子不背后说人闲话。”
他猛地握住沈静月的手,一字一顿道:“静妹妹,你放心,我一定会出人头地,光明正大娶你为妻。”
沈静月动容。旋即,她看见慕云卿俊雅的面上有异常的决心。她脑中一激灵:“卿哥哥,你要去做什么?”
慕云卿愣了下,下意识避开她的目光:“没,我怎么会做什么呢。”
沈静月是何等人物。她怎么可能相信他心中没有盘算?
第四十三章 可怕的命运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大周朝圣武元年三月,光渠堤坝塌陷,淹没了两岸的郡县农田。这事她让沈家巧妙避过,但是问题是,农田淹没后那光渠旁的老百姓损失严重。
很多人见春耕淹了,自觉无望,纷纷落草为寇……沈静月算了算时候,现在是四月中旬,水灾刚过。
她脱口而出:“卿哥哥,你要去赈灾?!”
慕云卿诧异:“你怎么知道?今日我才刚和圣上毛遂自荐,谁都不知道。”
沈静月按耐下心中的震惊和激动。她掩饰道:“这有什么难猜的。我一路来京城看见不少受灾的流民,我想想光渠水灾过了,沈家几块茶庄也被淹了损失惨重,那光渠旁的郡县肯定更难过。朝廷也一定会赈灾的。”
慕云卿不疑有他,道:“是啊。但是朝中无人,贪腐成弊,没人肯领这个苦差事……”
有些话他没说,听闻光渠旁的明县和越县都开始闹土匪和瘟疫了。
他就算领着圣旨去赈灾也是凶险万分。饿极了的灾民可不会管押运粮草的是官兵还是什么人。
沈静月秀眉深深拧紧。她想到的是发生在朝中这五月的一件大事。
那就是前去赈灾的御前行走石中天大人在光渠的明县和越县遇害。赈灾的纹银八十万两不翼而飞,而粮草被人一把火烧光。
圣上大怒,事后追查说是流民所为。后来杀了好多无辜流民却怎么也追查不出背后的主谋。
这件事她当时是听陈崇文回陈府讲起的,当时她在陈府中抑郁不欢,只是当消息听罢了。
现在想起来其中蹊跷得很。若是饥饿的流民怎么可能把粮草烧了?还有那八十万两白银那么重,就算是被流民哄抢而空,那市面上应该有踪迹。
可是这批银子就像是泥石入海,一点回响都没有。
而后负责督查此事的太子萧景瑞因办事不利,被圣上责骂。太子长跪长寿宫请罪,圣上三日不理。
这算是为将来废太子埋下祸根。而就如同水波涟漪,一波接着一波,她的外祖母——端仪长公主为了给太子求情,前去长寿宫。
结果姐弟感情深厚的两人因为这事不欢而散。端仪长公主郁郁寡欢,随后就生了病。
沈静月越想越是觉坐立不安。
这件事看起来被她改变了,但是背后的凶险一样存在。原本石中天大人该去受死,现在换成了慕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