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令(210)

虽然他比顾煊好色,纳进宫的美人很多,但他对皇后还是有着尊重的。

美人,也不是他索要的,而是各家非要送女儿去侍奉他,连银子聘礼都不用他出,他不要还是男人吗?

“听说顾远你身上有举人功名?”

秦元帝问道,“在江南能考出举人功名证明你才学不错,朕当年……咳咳,考了几次连童生都没过,顾煊同朕一样,别看他现在似读书人,当年考童生时,他还抄了朕的答案呢。”

这到底有什么可得意的?

顾煊呆愣在原地。

说谎吧,明明就是他给秦封传的答案,被考官抓住了,他被罚不许再参加童生试。

若不是秦封,他绝对能中秀才。

“前朝科举胡乱,不如陛下开明,如今朝廷官员尽心为朝廷选拔人才,于科举而言,纵然江南才子居多,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会落榜,苦读十年,历练五年,我已非当日幼童。”

秦元帝眼里闪过赞赏,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顾远博古通今,回答颇为jīng妙。

“好,好。”秦元帝搓了搓手,“顾煊,朕看他比你qiáng,比很多举人都qiáng,他们只把圣贤书看做官场敲门砖,顾远……他是彻底读通了,有治国安邦之才。”

顾进抿了抿嘴角,“大哥才学很好,也是我所钦佩,往后我有不懂之处,还请大哥赐教,我们兄弟一起努力,振兴镇国公府,不负父亲和陛下的期望。”

秦元帝脸上笑容渐渐淡了,勋贵子弟要不从文,要不从武,很少有一家两个儿子在文武上齐头并进的。

他到是不是怀疑顾煊,而是顾煊两子若是文武全才,将来他的儿子能否压得住?

第160章 秦元帝的决断

远淡淡笑道:“世子爷是当多读一点书,皇上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治理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一力用重手治国。”

“如今四海升平,边境虽有小打小闹的纷争,但都影响不了大局。”

顾远侃侃而谈,自信说道:“为人臣子当劝陛下切勿穷兵黩武,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民休息才是帝国长治久安之道。”

“陛下当反思前朝覆灭原因,除了前朝是外族外,最重要是重武而轻文,不知爱惜民力,功臣勋贵骄奢yín逸,自持兵力随意蹂躏百姓,不懂治国而弄得天下大乱。”

“百姓所求不多,不过是温饱而已,有一口吃的,他们就不会冒险做株连九族犯忌讳的事。”

“我以为文治比征战更为重要。”

顾远向顾进赞赏点头,“二弟能有向学之心,着实难能可贵,若是二弟向我讨教,我定然细心指导,绝不藏私。”

顾进:“……”

尴尬得嘴角都抽搐了,他可没想过离开禁军去做个文官。

秦元帝眉头紧皱,问道:“你的意思是文治胜于韬略?你别忘了,草原大漠上还有诸多蛮夷,他们从未放弃过复国,亦没有放弃过对中原富饶之地的窥视。”

也就是最近两年,秦元帝旧伤复发做比较频繁,骑马征战相对费劲,否则他早就再次挥军北上,彻底dàng平隐患。

“我并非放纵蛮夷,而是征讨蛮夷需要一个策略。”

顾远眸子闪了闪,“珠珠,你去书房把我画好的图纸拿过来,正好今日碰见皇上,亦有征战多年的父亲在,我可把考虑多日的平蛮策说给陛下和父亲听,也请他们斧正。”

“不是只有马背上的将军才能为陛下分忧,解决边境隐患。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最高境界,兵法流传了许多的战法,但孙子等兵法大家从来就没有鼓励过硬碰硬。”

秦元帝眸子更是明亮,平蛮册?!

听着名字就霸气,他喜爱不用花很多银子就能把蛮族给灭了的方略。

征战的银子耗费,让秦元帝心疼啊。

他得攒多久的银子才能支撑一场国战?

他最是喜欢花小钱办大事的臣子。

顾明珠屁颠屁颠去书房拿平蛮册,对顾远那孝顺听话的劲头,秦元帝后槽牙都泛酸。

等到顾明珠拿着地图回来后,发觉气氛极是尴尬,问道:‘这是怎么了?”

顾金玉小声道:“娘,娘撒了一把银子……给陛下。”

“那陛下面色怎么这么难看?”

“娘说陛下小气啊。”

“……”

顾明珠把地图扑到桌子上,走到同样一脸委屈的顾夫人身边,“娘怎么突然想起给皇上银子?”

秦元帝坐直身体,却是尴尬的揪着胡须,双眸迷茫似在怀疑人生。

上一次顾明珠不知他帝王身份,随意塞给他银子,他还能想明白,毕竟顾明珠有钱任性。

可他今日虽是微服出巡,但显现帝王真身,怎么还有人塞他银子?!

夜惠美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