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为何不教呢?要我看来,那一篇简直是这本书的jīng华,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太傅告诉我,什么忘了,这一篇的内容都不可以忘的。”
王太妃笑了起来,“陛下年幼之时便是太子,将来注定要掌管大豫,因此这《帝王篇》的内容,陛下记住是不错的。可是简行······”王太妃顿了顿,“简行的身份,学了这些,反而容易招惹一些麻烦吧。”她的神情有些怯怯的。
伴溪忽然一下便明白了她顾虑的是什么,在心中感叹了一番。以前只知道二嫂温柔贤淑,此刻才明白为何二哥哥不顾所有人反对,也只钟情她一人,原来她还是个睿智的女子。
“二嫂这番话朕不认同。简行是皇室子弟,未来即便不当君王,也要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尽到做王爷的本分,劝谏君王做个明君。二嫂的顾虑,朕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王太妃腼腆地一笑。
“简行是二哥哥唯一的孩子,是先帝亲封的河阳王,身份尊贵。在朕心里,更是像亲生孩子一般对待,二嫂以后只管教他便是了。”
王太妃一愣,旋即会意,忙行礼道:“谢陛下。”
伴溪像想起来什么似的,继续说道:“简行的年龄,也该到了念书的时候,二嫂便是每日亲自教他么?”
“是,陛下,我都是白天带王爷玩耍,晚上教他读书写字,白天怕他静不下心来。”
“那朕给简行找个好的老师教他吧,这么好的苗子,应该更好地培养。”
王太妃忙称谢,伴溪继续说:“让朕以前的太傅教他吧,老先生虽然老了一些,但教学生这件事上确实用心,对政务也有一定的见解,主要是他为人刚正不阿,十分有气节。”
王太妃立马跪了下来。“陛下厚爱简行,是简行的福分,但陛下这个建议是万万不行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有何不行呢?”
“陛下的太傅,怎么能教简行念书呢,这于礼法不合,简行万万不敢受用。”
简行虽然什么也不知道,但看母妃跪了下来,也乖巧地跟着跪了下来,像模像样地说:“请皇叔收回成命。”
伴溪心中感叹,从前与二嫂和简行最是亲近,如今自己的身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没什么变化,身边的人却一个个都不一样了。
她正感伤着,外头跑来了一个小内监。
“启禀陛下,裘文昌已经进宫了,正在议事殿等陛下,不知······”
伴溪大喜:“裘文昌终于到了?”
“是,陛下。”
“让他到这里来见朕。”
不一会儿功夫,裘文昌便到了。
“参见陛下。”再见面时,裘文昌看上去比从前憔悴了不少,想来是落魄时,也吃了不少苦头。
“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
裘文昌抬起头,君臣二人相顾无言,却眼睛里都含着泪水。
“爱卿受苦了,以后你便是大豫的丞相,再也不会屈才了。”伴溪亲自将裘文昌扶起来。
昔日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成了一个长着胡须的青年了。
“二嫂,既然你坚持不肯让朕的太傅教简行,那从今日起,就让简行跟着裘丞相学习吧,裘丞相的才能,当不输给朕的太傅。”
王太妃这才含泪应允了。简行似乎也挺开心,咧着嘴笑起来。
“二嫂,你与简行早些休息,朕他日得空了再来看你们,如今朕与丞相,还有要事相商。”
伴溪与裘文昌辞别了简行母子,便一齐走在宫内。
“朕终于把你给盼到了,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陛下,微臣哪里有什么苦,能得到陛下的认同与赏识,让微臣一介草民成为大豫丞相,是微臣的荣幸。”裘文昌仍然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还记得初次见到他的时候,那时候他还小,却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朕拜托给你的事,你一定要尽心尽力。简行是朕珍视的人,还请丞相务必尽心。”
“微臣领旨。”
“朕有时候觉得,朝堂上竟然没有一个帮朕拿得定主意的人,心中很是惆怅失落。忽然有些羡慕父皇,当年还有邓青相助。朕希望你能做朕的臂膀,共同治理好大豫。”她又有多少时间呢?
“微臣定当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伴溪笑起来,“死而后已还是算了,那样朕仍然是孤单一人了。只是朕确实有一件心事,根本没有主意。”
裘文昌略一思索,道:“陛下是不是在忧虑与北耶国的关系?微臣早已听说,当年的飞虎将军邓晟叛逃北耶,他竟然是北耶王室遗孤,现在很得北耶国王的赏识,如果不出意外,将来说不定还会继承北耶国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