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烟。”小孩嘴唇微微动了动。
林乔拾起掉出来的烟,感觉心里软极了,笑眯眯地说:“谢谢啊,以后给你买糖吃。”要是自己身上带了糖多好!
小孩摇了摇头。
张大婶拿了碗筷出去刷了,林乔也没走,蹲在chuáng边看小孩。
“你多大呀?”
“九岁。”
“叫什么名字?”
“林明。”
林乔忍不住笑了,弯着眼睛:“哥哥也姓林,哥哥叫林乔,乔木的乔,乔木是一种高大的树。”
小孩不吭声。
张大婶又进来了,林乔站起来,“这小孩真可爱。”
大婶也赞同:“小孩可俊,就是怕生人,天天不出来。”她又说:“我看他挺喜欢你的,还跟你说话呢。”
林乔从小讨人喜欢。他的性格不沉闷也不过分活泼,待人有一股子热情;他长得也好看,眉目清朗,天生的笑眼笑唇,开怀的时候比旁人更显得真心实意。在他的母亲离异前,家里的长辈一向疼爱他;虽然现在不常见面,但和亲戚老友的感情依然很好。不过林乔不是那种和谁都好,和谁都能成为朋友的脾气。他把自己身边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划分的清楚明白,从不厚此薄彼,更不喜新厌旧。所以他和小孩碰上一面,心里喜欢,第二天还是忘了“买糖”的承诺。
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林乔不喜欢工作。他在家电工厂里已经做了两年,越来越厌倦。每年入冬,A市气温骤降,如果早晨是雾蒙蒙湿漉漉的天气林乔通常赖在chuáng上打瞌睡。其他工友都习惯了他的懒散样子,偶尔拿这取笑他。当然也不是一直这个状态的。起初林乔拿了驾照,也曾经萌生过努力工作买车的愿望。但是奋斗过一段时间又泄了气,开始和年轻的工友们花天酒地聊天游戏,经常玩到半夜,第二天头脑不清地工作。
第 2 章
即使玩乐也是忙碌的。等到林乔想起那个可怜的小家伙的时候,秋天已经过去了大半,庭院里的柿子树已经结出了成熟的果实,开始在秋风里掉叶子。
林乔休了一整天的假,大敞着门,懒洋洋地靠在睡觉。已经下午两点,大人都出门上班去,小院子里像一个寂落的园子,有风chuī,有叶落,有蚂蚁搬食,只是没有人。很静,但林乔的电视很吵;他把电视的声音开的很大,男女主人公正在闹别扭。他躺在凉席上快要睡着了,突然听见有吱呀吱呀的声音遥远地飘过来——他从门里,看见一只小小的影子,地上铺着水,一团黑。
很奇怪。林乔不喜欢自己几岁大的小弟弟,但很喜欢这个陌生的。
他踢踏鞋子过去,伸手帮小孩拉绳子。
“谢谢。”
林乔揉了揉他的头,替他把水拎进屋子。
林老三的屋子没有和他本人一样邋遢,虽然东西古旧,但至少摆放的整齐:衣服有条理的堆在chuáng头,饭桌上也不是剩饭剩菜挤着。林乔自己的房间显然要比林老三还乱,各种电线扭成一团,有时还会有剩下的饭盒子。而且这间屋子里的用具很少,显出外乡人没有的利落。不过墙角码着一排空酒瓶。
他把水桶放在门口:“你爸爸上班去了?”
林明点头。
“那他几点回来?”
“六点。有时候晚一点。”
那你是不是天天自己吃饭呢?林乔忍着没问。他想起周围人背后对林老三的议论,想问小孩他是不是天天喝酒。有些凉水泼在他的脚上,睡意早被打散了。林乔终于想起那罐很久以前许诺下的糖,就牵着小孩从门口的便利店买了瓶彩色糖果。
店老板一边找零,问他:“这谁家的孩子?”小孩抱着瓶子的样子也可爱极了,他好像呆呆地看了林乔一眼。
“新搬过来的。”
他坐在chuáng上出神。林乔的屋子很挤,除了靠门口的一摊积灰的厨具,桌椅板凳把空间填的很满。他生活实在没有条理,每天要穿的衣服都要找几分钟。林乔把电视打开了,里面的人又叽叽咕咕地吵起来,小孩子活动着手指头,慢吞吞拧开了瓶子,倒出一捧漂亮的糖豆。他捡起一粒吃了,然后一粒接着一粒。
小孩也不能说小,九岁,林乔那个时候已经懂得很多事了,比如自己以后可能很难见到爸爸了,比如以后可能有同学要笑话自己了。他大概还能模糊记得三四岁的事情,再往前只有通过长辈们的回忆。但小孩软软白白的样子实在叫人喜欢。林乔摸摸小孩的头,发现小孩的头发并不如远处看的乌黑,相反,可能因为缺少营养,有些发huáng。
小孩吃完第二把糖就停下来,眼睛亮亮地看他。林乔笑了一下。然后小孩又扭头去看周围的摆设,他不自在地咳了一声:“啊……可能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