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瑟瑟眼睛里涩涩的,指尖轻抚那枚稚嫩粗劣的印章,心里不无庆幸。
幸好留下来了,提醒她那些特别又温馨的回忆。
奶奶一直都在陪着她,她该知足。
江瑟瑟深吸口气,把几大本笔记本搬出来,重新锁好小叶紫檀木的箱子,抱着沉甸甸的笔记本下楼。
这些是奶奶对女儿以及外孙的一腔慈爱,不该被锁在箱子里蒙尘,而应该传递下去。
人哪,只要还被记着,就没完全死去。
耽误这一会儿工夫,楼下已经没人。
王阿姨在厨房忙活,喜气洋洋的,精神头十足。
“你爸送你小姑姑上医院做检查了,完事就回他们欧阳家去。我给做些开胃的小菜,给你小姑姑送过去。她从小吃惯了我做的饭,省得害喜没胃口。”
江瑟瑟笑眯眯听着,也不捣乱。
王阿姨一眼瞅见她怀里抱着的本子,略微怔了怔,才记起来这是什么,明亮的目光里便存了泪。
“这些你还留着呢?赶紧找找,夫人当时记了好些个菜谱偏方的,很管用。我脑子不好使,一时想不起来,有这本子提醒啊,肯定能把你小姑姑这一胎伺候得稳稳当当。”
她抬起袖口擦擦眼,笑容里满是怀念。
“瞧我,人老了就爱唠叨。”
王阿姨仔细打量江瑟瑟的神情,见她神色平静,嘴角带笑,这才放心。
“这可是能当传家宝的好东西,以后等你有了,我还依样画葫芦地伺候你。”
第247章 只要是你斟的,毒药我也甘之如饴
一句话破功。
江瑟瑟哭笑不得。
“王阿姨,我才十六。”
王阿姨自觉失言,讪讪一笑,见她没恼,也笑起来。
“十六怎么了?我妈十六都怀上我二哥了。也就是现在讲究计划生育,要优生优育晚婚晚育,不然十六岁正经是大姑娘了。”
王阿姨举完例子觉得不合适,忙叮嘱一句。
“别听我瞎说,新时代了要讲科学。计划生育对女人跟孩子都好,听官府的一准错不了。你可千万不能早恋啊,记住没?”
还真是好久没听见这句话了。
江瑟瑟莞尔点头。
“我这么忙,哪有那个米国时间早恋?再说了,我恋谁去啊?”
王阿姨嘴张了张,又合上。
自家小小姐长得漂亮,跟小仙女似的,谁见了不爱。
远了不说,就君家的灏然,还有海家的小子,哪个对她没点心思?
别以为她上年纪了老眼昏花,连这么点小儿女心思都瞧不出来。没听说人老成精么?
呸呸,怎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王阿姨见江瑟瑟笑容宁静,往那一站跟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那样亭亭玉立,就忍不住笑开了花。
这也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呢。
“别在那傻站着,坐。这些书挺厚的,抱着不嫌胳膊酸?放下。”
江瑟瑟得她关心,甜甜一笑,当真放下笔记本。
“小姑姑要在家养胎,这些笔记对她有用,我打算给她送过去的。我先把那些食谱偏方找出来,重新抄一份给您。”
王阿姨最了解她,听她说句话就明白她心里到底是真开心,还是强颜欢笑。
此时见江瑟瑟笑容明亮无垢,眼神灵动含情,王阿姨哪还不知道她是真的放下了。
“好好,你拿回屋里抄,别累着,不行就拿照相机弄到电脑里头,再打印出来。”
“您说的是扫描吧?”江瑟瑟一拍脑门,抱起本子回屋。“多亏您提醒我了,这主意好,咱们可以弄几套副本送人,原本该好好珍藏当传家宝的。”
江瑟瑟回头冲王阿姨比出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
她本就不舍得奶奶的遗物,可又不好跟奶奶的亲闺女争,这下有解决办法了。
王阿姨笑呵呵地挥手,赶她去忙。
江瑟瑟平常写书打印合同查资料的,家里设备很齐全,不大会儿工夫,就弄好几套副本。
装订好后,江瑟瑟觉得过于简陋拿不出手,她便把“书”放下,找来一方深蓝丝绒布,绷上绣架,飞针走线地绣起来。
她的绣艺是奶奶手把手教的,小时候打的底子好,这些年也没怎么扔下,绣得不快,慢慢便得心应手起来。
唱片机里放着古筝曲《渔舟唱晚》,浅绿暗竹纹的窗帘静静垂落,冬日天光不刺眼,江瑟瑟便把绣架放到窗下,垂头一针针绣着。
角落高几上,素白花瓶里簇拥着一束娇艳的月季花,五彩缤纷,香气馥郁。
落地钟钟摆咔哒咔哒走着,分秒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