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凑得极尽,说话的时候,呼吸喷在安笙的耳朵上,安笙只觉得耳尖热热的,大概是红了。
陆铮说完话,就看见安笙粉红色的耳尖,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自己呼吸有些困难,竟是有些醉酒的感觉。
他暗暗咽了口唾沫,按下了自己心底那一瞬间所涌上来的,想要下口含上一口的感觉,立即坐直了身体,目视前方,掩饰自己的失态。
他不知道自己方才是怎么了,怎么会有那样孟làng的想法。
若是当众唐突了安笙,他觉得自己一定不能原谅自己的。
安笙倒是没察觉到陆铮的异样,她光顾着耳热了。
这个小插曲,其他人也没注意到,大家正忙着喝酒吃肉呢。
一顿午膳吃了极久,约摸着足有近两个时辰。
他们是巳时末来的青园,离开的时候,都已经快申时了。
陆铮说的没错,桃花醉的后劲是挺大的,至少除了陆铮和安笙以外,其他人几乎都有了些醉意。
陆铮叫人熬了醒酒汤,又命人收拾出房间来,让杜奕衡他们留下醒酒。
安笙因为有陆铮的提醒,倒是没喝醉,但也有些酒意,脸颊红扑扑的,整个人像极了熟透的桃子,鲜嫩欲滴。
陆铮安排好了杜奕衡他们,亲自送安笙回梅园。
路上起了风,安笙的小脸隐在白色的狐裘披风里,让陆铮想起了三月里的桃林。
他想,他现在知道人面桃花相映红是什么样子了。
不过,现在没有桃花,却有梅花。
梅园的梅花开了许多,安笙和陆铮走近梅园,迎面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十分好闻。
这香风一裹,安笙倒是觉得有了些醉意,她迷迷糊糊地想,自己竟是如此不胜酒力了么?
这时候的她,不知道有句话叫酒不醉人人自醉,等后来再同陆铮一起来这梅园,于梅林中相依相偎,她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能醉人的,并非只有佳酿而已,还有人心。
陆铮将安笙送到房里,林氏见安笙面色酡红,以为安笙饮多了酒,不由嗔怪陆铮:“怎么叫安笙喝这么多酒,那桃花醉后劲儿十足,她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么,安笙头回喝这酒,待会儿头疼怎么办。”
安笙听到林氏怪怨陆铮,忙解释说:“伯母,我没有喝醉,只是我喝酒容易脸红,看起来比较明显像是喝醉罢了,世子提醒过我了,不怪世子。”
林氏见安笙这样回护陆铮,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于是就笑说:“既然你替他求情,那伯母就不怪他了,快跟伯母说说,吃好了没有,玩的怎么样啊?”
安笙也知道林氏未必是真怪陆铮,闻言便也不再解释,只专心回答起林氏的话来。
第764章 风雪
安笙跟着林氏和陆铮在庄子上住了三日,方才回转。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他们回城那日,天上又飘起了小雪,林氏的马车里铺着软垫,炭火准备的也足,倒是不冷。
只是陆铮和陆文在外面骑马,迎着风雪,安笙总觉得会冷,所以频频揭开小窗去看。
林氏一见安笙神不守舍地一直向外观瞧,便知道安笙是担心陆铮呢,心里自是高兴满意。
她可不像是那些总觉得儿媳妇是来抢夺儿子关注的恶婆婆,多个人关心自己儿子,不是好事么,儿子毕竟大了,又不能跟她过一辈子,能得个知冷知热,知道心疼他的媳妇,她才放心。
“他们常年在西北,那地儿比咱们这可冷多了,酷暑严寒,说的就是那里,他们俩没那么娇惯,这点儿风雪,不碍事的。”
安笙听到林氏这样说,略微有些不好意思,收回了放在小窗上的手,轻轻地嗯了一声,说:“夫人说得极是,我看外面风雪确实不算很大,世子和文少爷穿的也厚实,想来应该冷不到的。”
她知道林氏这么说,是为了让她宽心,未必就是真觉得陆铮和陆文风雪里赶路没什么要紧。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陆铮和陆文常年在西北打仗,最担心的,怕就是林氏了。
做母亲的,哪有不担心儿子的呢,哪怕只是吃饱穿暖这样细枝末节的小事,母亲心里也是记挂的。
好在外面的风雪确实还不算大,安笙方才开窗看去,外头倒是比前两日要暖和一些,兴许是因为正在下雪的缘故。
她以前曾在一本游记上面看到过类似的记载,知道下雪的时候,往往并不十分冷,反倒是雪化的时候,气候寒凉。
但尽管如此,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担心陆铮会冷,所以说话的时候,目光还不由自主地往外扫。
林氏哪能看不出她为何这样,倒也不拆穿她,只顺着她的话头笑说:“正是这样。”
这几日天气入寒,到京郊温泉庄子上小住的不光他们一行,还有其他家的贵人们,回城这日,倒是碰见了不少人,因为下雪了的缘故,城门口积了不少人,还有不少车马,排起了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