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骤闻帝师危讯,悲恸之下昏厥倒地,一旦苏醒,势必首要问及帝师安危。”
“张御医今日若能救帝师于绝境,当居第一功!”
张御医也不知江浔哪里来的力气,那双手像铁钳似的,硬是不容抗拒地将他拉了出去。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只见殿内御医济济,自己确实也难以在此施展身手。
这般权衡之下,张御医心一横,主动加快了步伐,口中急切高呼:
“江大人,您且松松手,下官去,这就随您去!”
方出殿,江浔便深吸一口气,面容仿若寒夜冰封,冷峻威严。
他眸光如电,直视殿外御林军,低喝出声:
“圣上昏厥之前有令,速去迎请太子妃与皇孙殿下前来,不得有误!”
御林军乍闻此语,先是一愣,但转瞬之间,便被江浔平日里的赫赫威名与圣眷优渥所驱,当下毫不犹豫领命而去。
毕竟旁人可不知什么磨刀石、试金石,只知放眼满朝文武,盛帝最宠信与看重的臣子,非江浔莫属。
而江浔脚下不停,与张御医疾步朝外走去,路过沈征胜一行,他自然也瞧见了大受打击的沈嘉岁。
然而此刻,他已腾不出片刻时间,只能强忍内心煎熬,以最快的语速向沈征胜匆匆交代两句。
沈征胜神情凝重,郑重点头示意。
江浔的目光最后扫过沈嘉岁,满含愧疚与不舍,而后流星赶月般往诏狱赶去。
.......
呼呼呼——
沈嘉岁早已回过神来,此刻强压万般忧虑,于宫道之上疾行如风。
夕阳渐沉,两侧宫墙巍峨,森然屹立,其影沉沉,仿若久长岁月冷眼旁观着世间权势的更迭。
沈嘉岁的影子在斑驳的宫道石板上被拉得悠长,仿佛随时要被宫墙投下巨大的阴影吞噬。
可她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薄唇紧紧拧起,明丽的眉眼间满是坚毅与果敢,也压下了一切惧意。
这条宫道承载过千古帝王的踌躇满志,见证过无数朝臣的宦海沉浮。
而今,她沈嘉岁疾行其上,为的是在这历史沉淀的甬道中,踏出一条逆天改命、扭转乾坤的险径!
若成,盛朝的历史,将从今日开始改写!
第259章 为你皇爷爷侍疾去
转过脚下宫道,沈嘉岁便见远处行来一群人,脚步间难掩急切与茫然,正是去而复返的太子妃与皇孙殿下。
沈嘉岁精神一振,快步迎上前去。
太子妃心知沈嘉岁定是来寻她的,待人行至近前,便已先一步开口:
“江夫人,不必多礼。”
沈嘉岁顺势直起身来,走到太子妃身旁,借着宽袖的遮挡,在行走间紧紧握住了太子妃搁置在身侧的手。
“太子妃,圣上忽闻帝师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之噩讯,瞬间昏厥于地,人事不省。闭目之前,曾十万火急宣召您与皇孙殿下觐见。”
“此前,圣上与瑞王爷父子交谈之时,已然昏厥过一回,许是怒急攻心、忧思过甚所致。如此反复,恐于圣躬康健大有妨害。”
“此刻,诸多御医皆齐聚殿内,还请太子妃前去主持大局。”
沈嘉岁将声音放得很轻,特意避着前头引路的御林军,还有身侧伺候的宫人。
太子妃闻言倏忽抬眸,一丝骇色如涟漪般迅速在她眼中荡漾开来。
她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沈嘉岁,仿佛在确认着什么。
沈嘉岁则回视着太子妃,一双眼睛澄澈又坚定,不闪不避。
太子妃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可心头骇浪过后,她不仅不曾后退,反而在宽袖下紧紧回握住沈嘉岁的手,在这无声的交流中,二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与共识。
太子妃心知肚明,盛帝晕厥之前绝不会传召她和烨儿。
所以,这是江大人与江夫人冒大风险,给了她与烨儿一个光明正大出现的理由。
待到他们母子进了御书房,就算旁人知晓父皇不曾传召他们,谁还有这个胆子,将她和烨儿赶出去不成?
而江夫人口中,父皇两次晕厥,“怒急攻心”,“不省人事”,字字句句皆有深意。
她懂,她懂了。
太子妃久久不曾松开沈嘉岁的手,此刻心跳犹如急促的鼓点,一下又一下撞击着她的胸膛。
手持刀刃,蛰伏伺机。
她等这个机会,已经太久太久!
思绪走到此处,太子妃的眼里便燃起了炽热又决绝的光芒。
她虽为柔弱女子,今日却敢以纤纤细手,在这被皇权天威禁锢的红墙铁笼里,为逝去的挚爱,为年幼的孩子,为忠义的朝臣,义无反顾一闯!
“江夫人,烨儿身为皇孙,理应御前侍疾,只他到底年幼,父王又早薨,本宫这个做母妃、做妻子的,该代为尽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