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气氛隐约有些凝重,还是沈嘉岁捏了捏腰间的玉佩,率先开了口:
“世间难有双全法,但又处处事在人为。”
阿浔已经往大理寺赶去了,无论如何先了解全貌,只要能寻得一线生机,她和阿浔都会死死抓住!
长公主闻言点了头,看向沈嘉岁的眼神中已暗含认同。
这沈家姑娘很是坚韧与冷静,难怪当初蔺伯伯要那般撮合她与江浔。
今日若换了旁人,只怕......
这般想着,长公主没忍住瞥了拓拔宁一眼,却又暗暗心生庆幸。
没有谁生来便心计深沉,处变不惊,不过都是苦难中磨练出来的罢了。
她虽不知沈姑娘吃过什么苦,但瞧她这般从容沉稳,想必也曾摸爬滚打过。
这般想着,长公主不免心生怜惜,当即温声道:“你们夫妻俩既有此决心,想来——”
话头才起,殿外忽而传来禀报声:“太妃娘娘,福顺公公求见。”
此言一出,殿中三人对视一眼,登时就提起了一颗心。
内殿中,容太妃闻声掀帘而出,用帕子摁了摁眼角。
片刻后,福顺公公快步而入,躬身行礼。
只稍一抬眸,他便将殿中诸人神色尽收眼底,而后目光着重看了眼坐在拓拔宁身旁的沈嘉岁。
长公主见状眉头微蹙,福顺公公已恭敬开口:
“奴才谨遵圣上旨意,特来请江夫人移驾面圣,还望江夫人屈尊随奴才前往,莫让圣上久等。”
拓拔宁闻言,不由紧了紧握着沈嘉岁的手,长公主已经问道:
“不知皇兄特意召见江夫人,可是有何要事?”
福顺公公面露迟疑,随即摇了头,“这......奴才不知。”
沈嘉岁知晓圣意难违,当下起身道:“如此,烦请公公带路。”
而后,又转身辞别了容太妃与长公主。
眼看沈嘉岁随福顺公公离去,容太妃不由面露担忧,跟着站起身来。
倒是长公主拍了拍容太妃的手,温声道:“母妃万毋忧心,沈姑娘沉着冷静又有魄力,远非寻常人可比,且此番面圣......是好事。”
“好事?”
拓拔宁眉头本揪得紧紧的,闻言满眼疑惑地看向自家可敦。
长公主轻轻点了头。
如今就是要让崔道元与瑞王认为,追查追究崔家和吏部,是圣上与蔺老还有江浔合谋布局所为,这是要先除崔家,而后废他。
由此,瑞王才会乱了分寸,铤而走险。
今日沈姑娘面圣,一旦全身而退,崔道元和瑞王便更要深信不疑了。
就是难为了沈姑娘......
另一边,沈嘉岁恭恭敬敬跟在福顺公公身后,一路七拐八绕,竟是来到了御花园。
第224章 求情
“江夫人,这边请。”
一路上,福顺公公格外沉默,他倒是瞧见了,江夫人状若无意地将腰间的一枚玉佩解下,塞进了怀里。
那玉佩他也瞥了眼,不是极好的成色,面圣总是要谨慎些的。
这般想着,福顺公公的目光又不由在沈嘉岁面上转悠了一圈。
当年江大人崭露头角时,圣上就曾几次张罗赐婚一事,谁知江大人心如止水,一拒再拒。
就这般拖到了弱冠之年,谁曾想江大人倒自己起了意。
这沈家姑娘生得确实好,但想来以江大人的性子和眼光,只长相一条是万万不够的。
此番面圣......也不知江夫人能否应对。
当初领长公主面圣时,他还能壮着胆子提醒一句。
毕竟长公主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即便不能意会,总不至于失态。
可江夫人这般年轻,性子又不知如何,他福顺也是伴君伴虎,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
“江夫人,请——”
很快,绕过诸多亭台楼阁,沈嘉岁被引到了一处湖边亭。
盛帝稳坐其中,玄色龙袍更衬得天颜冷峻,眸如沉渊,叫任何人都窥探不得。
沈嘉岁只遥遥看了一眼,便垂下眼帘,由福顺公公引着入亭跪拜行礼:
“臣妇拜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恭敬中透着清亮,举止得体,未有畏缩之态。
盛帝的目光淡淡落在沈嘉岁身上,不动声色地审视着。
亭内气氛看似平和,却又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凝重。
盛帝不曾唤起身,沈嘉岁便跪着,直到盛帝隐含感慨的声音响起:
“那日在御苑,朕见江夫人时,倒不知你与修直有如此缘分。”
“回圣上,臣妇也未曾预料能有如此福分。”
沈嘉岁顺着盛帝的话答了一句。
盛帝微微颔首,终于道:“平身。”
沈嘉岁急忙谢恩,可起身后又动了动唇,似有话要说,却又碍于天威不敢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