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1237)

作者:大沧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厂子虽然有两个中大型的生产车间,但是只有一个是给炮兵侦察雷达的,且整个车间里面只有两条装配线。

除此之外,厂子里真正生产炮瞄雷达的职工也非常少,只有三百人左右。

刨掉管理层,实际上真正干生产的只有280人左右,与那些动辄几千人的大厂相比,这里更完全像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作坊。

但就是这么面积不大且工人也不多的小厂子,其生产效率却惊人的高。

云昌杰等人亲眼看到,这些工人们仅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就手工装配好了一部炮兵侦察雷达,过程中所有工人相互配合,干得有条不紊。

待产品下线之后,他们又将所有的工具全部收拾好,整个车间一直保持得非常干净。

此外,云昌杰等人发现888厂上到领导层下到普通职工,对于质量把控都非常严格。

产品下线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没有故障才会送入仓库,等待军方来提货。

尽管眼下他们的仓库里生产出来的雷达仅仅只有8部,但是却让云昌杰等人看到了888厂的工作态度。

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看厂里职工干部的心态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军代表虽然主要责任是把控产品质量,保证送往一线部队的装备不是残次品。

但同样的,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职责,那就是要保证供应。

要是所在的军工厂残次品太多,或者是无法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或者是订单的话,军代表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888厂能自行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这不但减轻了他们军代表的工作,也减少了因为无法完成任务被上级处罚的可能。

云昌杰等人的变化,周扬都看在眼里,他对双方目前的相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

在确定双方都比较配合,短时间不太可能发生冲突后,周扬便不再关注这事了。

西坡研究所

周扬正在办公室里研究闫海生送来的雷达天线布局方案,办公室外突然响起了“噔噔”的敲门声。

“进来!”

随着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周扬看到郑爱国走了进来。

“郑老,坐!”

而一旁的陈北玄则是立即起身给郑爱国倒了一杯水,随后便转身到了外面。

这是他们的规矩,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听到不该听到的,同时则是要防止隔墙有耳,领导们之间的谈话被其他人偷听到。

郑爱国坐下后说道:“所长,刚才我给原单位的老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个消息,觉得有必要和你说说!”

“啥事,你老说?”

“据我那位老朋友说,他们那边今年也争取到了20个应届毕业生的名额,对应的学校里面刚好也有水木大学,而且他们打算过两天就去京城挑人了!”郑爱国道。

“这么早就动手抢人了?”

“嗯,咱是不是也该动身了?”郑爱国道。

“是该动身了,咱们这边虽说距离京城较近,但也不能大意!”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这样吧,咱们下午把手头上的工作安排一下,明天就动身吧!”

“我也是这个意思,事关研究所的人才建设,影响重大,可不能马虎!”郑爱国道。

“嗯,您老挑人的时候不要对校方的推荐偏听偏信,要尽量多考察一下那些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周扬道。

“好!”

郑爱国也知道周扬在担心什么,说真的,他自己也担心啊!

在高考消失的十年中,上大学的途径遵循16字方针,即“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但实际上,这16字方针最终演变成了领导批准,别的都成了可有可无了,只要领导批准了,你就能上大学。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流行了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说法生动的反应了这些年大学的生源是怎样来的。

说白了,在这种选拔方式下,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关系户,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就得大大打个问号!

周扬再次说道:“郑老,你这次去水木大学可以挑30个学生,剩下的20个我从西工大选!”

“专业如何分配?”

“不要仅限于物理学、电磁学,化学、材料学以及机械学都要一些人过来!”

“行!”

“郑老,这次挑人的时候,尽量多关注一些表现一般的学生!”

“这是为何?”

“这类学生中往往可能藏有真正的人才!”周扬道。

尽管眼下上大学的人里面关系户较多,但也不能一杆子就把一船人打翻了。

实际上,大学里面也有不少能力出众之辈,只不过他们这样的人大部分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突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